陈艳,朱唯一,余小萍,朱大乔
(1.上海交通大学 护理学院,上海 200025;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护理部,上海 200025)
护士短缺已成为制约全球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为380万人,相对于“十三·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争取到2020年全国护士总量达到445万”的目标而言,仍存在较大缺口[1]。与此同时,国家的生育政策不断调整,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陆续实施,以女性为主体的护士群体生育意愿开始逐步释放。育龄期护士既要履行家庭赋予的高负荷的抚育子女的义务,又要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工作-家庭能否保持平衡必将影响到其今后的职业规划和留职意愿。本研究从工作-家庭关系的视角,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已育二孩的临床护士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其对工作、家庭的看法及平衡两者关系的做法,试图为管理层合理引导和调配有生育需求的护士、稳定临床护士队伍提供借鉴和参考。
1.1 研究对象 2019年1-6月,采用目的性抽样+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上海市3个行政区的4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已育有二孩的10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已育有二孩的临床护士;(2)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者;(3)临床一线(非行政管理部门)在职护士。排除标准:进修或实习护士。样本量以资料信息达到饱和、不再出现新信息为止。本研究遵循知情同意、保密、无伤害及有益原则。本研究最终访谈了10位访谈对象,其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访谈对象的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收集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整个访谈均在安静、自然、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持续时间30~60 min。研究者遵循受访者便利的原则提前约定访谈时间和地点。访谈时经受访者知情同意,对访谈过程录音。本研究的访谈提纲是依据文献探讨、专家咨询及访谈需求形成。访谈提纲如下:(1)您是什么时候生育二孩的?(2)您为什么会选择生育二孩?(3)当时选择生二孩之前,有纠结过吗?有没有思考过可能遇到的问题?后来是怎么下定决心的?(4)生育两个孩子前后,你对家庭和工作的认识或态度有没有变化?(5)您对目前的工作满意吗?能具体说说吗?(6)作为一名二孩母亲,您愿意继续留在这个岗位上的原因有哪些?(7)生二孩前后以及怀孕期间,单位及领导有给予一定支持吗?(8)您有过辞职的想法吗?如果有的话,是什么时候?(9)您未来会一直留在这个岗位吗?(10)您觉得二孩政策开放后,医院和社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临床护士的留职率?
1.2.2 资料整理 本研究的资料整理和分析同步进行,研究者在每次访谈后,反复听取录音,24 h内将录音转换成文稿,并结合现场笔记,将受访者的非语言行为整合插入文稿中。同时建立受访者学历、年龄、护龄、职称等信息的一般资料库,受访者给予编号A-J,相应地访谈文稿编号为A-J。
1.2.3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采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分析[2]。访谈资料用Nvivo 11对资料进行整合,形成研究主题。笔者在分析资料时与课题组另一研究者共同分析资料,阐述比较各自所得结果,反复修正并最终达成一致,以提高资料的可信度及分析的合理性。
2.1 主题1:冲突与促进共存 护士工作为家庭和个人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收入、便捷的医疗资源及职业成就感,工作对家庭的促进显而易见。但护理工作存在弹性空间小、工作量大、责任心重等特点,使得护士体力负荷和心理压力较大。加之,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主内”的社会期待以及作为二孩母亲角色的自我期待,护士更容易感受到工作对其履行家庭角色的影响,如时间的挤压、体力的耗费和心力不足。由此,形成了工作-家庭促进与冲突“共存”的平衡关系,且更容易感受到工作对家庭的冲突。
2.1.1 工作对家庭的冲突 10名受访者均提及护士工作对家庭冲突的方面,包括工作模式(尤其是翻班)、工作量、培训、考核、检查、医患关系、职业暴露等。护士F:“翻班真的很累,很多时候在家是睡觉,没有精力做家里的事情,压力也很大。”护士C:“ICU真的很忙,而且还有一些无形的压力……压力是潜移默化的,有时候在医院受的气只能到家里消化。”
2.1.2 工作对家庭的促进 10位受访者均提及护士工作的“稳定”益处,其中有3位受访者提及护士工作能体现个人价值,获得职业成就感。护士G:“做那么长时间(护士)了,比较顺手,也相对比较稳定,收入也有保障。”护士D:“做护士满意的就是医疗资源,孩子就医比较方便。”护士E:“我在跟患者的交流中,能够解除他们的痛苦……我觉得工作可以带给我快乐,也能体现护士的价值。”
2.2 主题2:工作与家庭对个人角色需求增加 作为工作和家庭边界的主要维护者,已育二孩护士为平衡工作-家庭关系,其在体力、精力和心力上的付出接近个体极限。一旦工作或/和家庭对个体角色需求增加,都会加剧工作家庭之间的冲突,甚至威胁到工作-家庭平衡关系。
2.2.1 工作角色相关的需求增加 一是工作量增加,3位受访者提到护士经常需额外加班来完成工作;二是个人发展需要,有4位受访者表示工作时间之外的业务学习或职业规划提升等占用护士的私人时间。这两方面会加大工作对家庭的渗透与挤压,甚至威胁到原本已勉强维持的平衡关系。护士B:“现在手术量成倍增加,但护士的人数并没有增加。上班的八个小时,除了吃饭的半小时休息下,其他时间都在忙。有时候加班回家晚了,照顾孩子又成了问题。”护士J:“每个月都要业务学习,很多是在休息的时候特地来参加,这样孩子又要让父母带。”
2.2.2 家庭角色相关的需求增加 一方面是由于家庭对母亲角色需求的增加。有4位受访者提到两个孩子同时面临升学问题或同时生病等都需要母亲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家庭成员的支持度下降。有2位受访者提到,当因种种原因(暂时)失去父母的外部支援时,大都由二孩护士顶替履行相关责任。这两方面都会加剧工作家庭之间的冲突。护士D:“我两个小孩正好差三岁,所以现在大的面临九月份读一年级,小的面临上幼儿园,然后精力就分散掉了,无暇顾及……如果小孩之间交叉感染,大的生病了,小的也生病,就要两头跑。这里医院刚下班就要跑到儿童医院。”护士J:“我也不能一直让我婆婆带孩子,她也需要休息,有时候她也有自己的活动,那我必须要放下自己的事情来带孩子。”
2.3 主题3:自我调整与外部支持
2.3.1 个体内部的自我调整 (1)对角色偏重“重新定位”:虽然现代社会男女平等观念不断普及,但传统的社会性别分工要求女性成为“贤妻良母”的期望并没有削弱,女性仍然是家庭事务及孩子照料的主要承担者。随着家庭子女数目的增多,家庭对护士的期待和需求亦相应增多。此时,只有权衡各个角色对自身的相对重要性并重新做出选择,才得以维系工作-家庭的动态平衡。9位受访者在有二孩后,对角色偏重“重新定位”,选择暂缓职业发展来满足家庭角色的需要。护士G:“以前工作与家庭会对半开,现在工作明显就能混就混吧,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完全以家庭考虑为优先。工作做好,赚点钱就行了。”护士A:“还是以家庭为主,有的时候适当放弃工作,工作尽量工作的时候做好,下班后尽量不做工作的事情。”(2)放弃个人多种需求:7位受访者谈到会主动放弃个人的许多需求来平衡工作-家庭关系。护士B:“我就是压缩自己的时间,下班回家就是带孩子,都没空看手机的,一般人家找我是直接打电话的,因为我都不看微信。”护士C:“‘复联四’(电影)上映时,我就跟我老公说我一定要去看,结果到它下映的那一天我也没看成……要么我加班,要么我老公加班,要么就是孩子生病,反正就是各种各样的事情……”
2.3.2 有力的外部支持 (1)家人是最重要的家庭领域边界的维护者,家人的支持对于维系已育二孩护士工作-家庭平衡至关重要,她们能够坚持留在护理岗位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帮助和理解。①父母协助:10位受访者的家庭结构均为主干家庭,三代人生活在一起。祖辈父母不仅会帮忙料理家务,还会承担一部分养育孩子的责任。有父母作为护士的坚强后盾,能减少和缓解其工作-家庭冲突。护士B:“现在我妈和我们一起住,她帮我带宝宝,做掉些家务,没有她我根本不行。”护士H:“现在我上班的时候,我婆婆帮我带大宝,然后我休息的时候就我跟我妈两个人一起带两个孩子。”②丈夫分担:5位受访者谈及配偶和自己共同养育孩子。配偶给予的情感支持和养育孩子的实际行为,能增加护士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其心理压力,减少工作-家庭冲突。护士B:“他工作也挺忙的,但是他一回到家就会照顾、陪伴孩子;有时候他会说,‘你去睡吧,我来’;让我听了觉得挺温暖、幸福的(露出幸福、欣慰的微笑)。”护士E:“他还是比较顾家的,他一个人照顾孩子也没问题的,教育孩子会有很多烦恼,需要夫妻双方一起分担。”(2)领导作为工作领域边界的维护者,他们的支持对于维系二孩护士工作-家庭平衡也很重要。3位受访者谈到自己怀孕或者哺乳期时,领导会给予更多的关心。护士C:“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她(领导)还是能够给予理解和支持的。比如说家里小朋友发烧,如果上班的话会帮助你调班。”
3.1 营造良好的医院及政策环境,提升职业获益,保留和稳定护士 本次受访的已育二孩护士年龄在30~40岁之间,职称均为护师及以上,处于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成熟的职业时期。在当前护理人力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国家及医院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举措来支持这一群体,以免该群体的流失。访谈发现,护士职业所带来的“稳定”益处是护士愿意留在护理岗位的主要原因。这就提示管理者应以护士职业获益为切入点,一方面最大化原有的职业获益,另一方面增强护士对职业获益的感知,让护理人员“心甘情愿”地留下来[3]。
为此,从政策层面,可以考虑提高护士的工作收入和社会地位。护士的收入不但是提高其留职意愿的重要因素[4],也是其选择生育二孩与否的重要考量[5-6]。同时,完善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从降低生育成本和减少养育后顾之忧方面采取措施[7],如延长产假及哺乳假、推动托幼扶持等[8-9]。从医院层面而言,可考虑进一步提升医疗资源对护理人员的开放程度及便利就医程度,如依托自身优势建立针对医务人员父母、子女的就医服务;针对双职工家庭提供职工子女托幼班等。同时,对护士进行益处发现教育,使其切实感知并客观评价职业获益,认识到作为护士的职业价值及成就感[10]。另外,考虑到工作-家庭平衡的动态变化,对这一群体可暂时减少翻班次数、提高工作时间灵活性[11]、鼓励她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参加网络学习完成职业培训等,以缓解工作对家庭的冲突。
3.2 响应国家人口发展战略,合理选择生育时间 我国自二孩政策实施以来,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远低于预期效果。调查[12]显示,与中国育龄人群相比,女护士二孩生育意愿较低。本次访谈发现,10位受访者中有5位在生育二孩前,并没有明确的再生育计划,但一旦怀了二胎,基于政策允许,还是会再次考虑生育问题。可见,这部分人群是扩大生育二孩队伍的潜在人群,其生育意愿具有可塑性。访谈也发现,二孩的年龄差相对较大,在照料孩子方面面临的压力较小,所以对于个体而言,首先应明确自身的生育意愿,合理选择生育时间,可适当扩大两个孩子之间的年龄差,对生育前后自身的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安排妥帖,做好充分的准备[13]。其次,在有生育计划前可主动及时地与科室领导沟通,将生育意愿提前告知,这样既能取得领导的理解与支持,利于自身备孕、产检、生育等诸多事宜,也能便于科室和医院提前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减少科室“扎堆”生孩子的现象。
3.3 强化男性家庭责任感,完善家庭支持体系 访谈发现,父母协助、丈夫分担能有效减轻二孩护士家庭负担,降低工作-家庭冲突。徐凤霞等[13]的研究也显示提高工作家庭支持度可降低已育二孩护士的工作家庭冲突水平。因此,应通过加强家庭支持水平,尤其是提升作为丈夫的家庭责任感,来维系二孩护士工作-家庭平衡。一方面,社会性别平等的实现需要男性适当的回归家庭,承担部分家务劳动及照料子女的义务。男性必须要意识到承担家庭责任不仅仅是“供养”家庭,也必须“照料”家庭,家务劳动、照顾子女等并不是女性一个人的责任,必须落实“双亲化”[14]。Pal[15]的研究显示,随着社会性别角色的转变,当男性逐渐回归家庭,更多地参与家庭事务,能使已婚护士感知到较低的工作-家庭冲突。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家庭支持体系。可通过提供丈夫陪产假等政策让男性能够尽家庭责任,也能让女性适当地从家庭“解放”,缓解劳动市场对女性的固有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