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在颈椎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2020-09-21 07:16丁小萍范建平周宏玉周秋芳戴晓洁彭飞
军事护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训练器握力肌力

丁小萍,范建平,周宏玉,周秋芳,戴晓洁,彭飞

(1.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护理处,上海 200003;2.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脊柱外科)

颈椎病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发病年龄已趋于年轻化。手术治疗是颈椎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患者术后早期手功能康复训练有助颈椎功能的恢复。既往文献[1-2]报道,手和上肢功能训练常用徒手操、弹力球、哑铃操等,上述训练方法主要存在不能直观显示训练数据,不够确定训练效果等不足。为此,本研究研制了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3],旨在为颈椎病患者术后提供一种早期康复的器具,该器具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342669.3),并已经完成样机的研制。经临床应用,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脊柱外科行颈椎手术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4]。纳入标准:(1)患者神志清楚,能完成训练规定动作;(2)年龄为18~60岁;(3)手术切口为Ⅰ、Ⅱ类切口;(4)患者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严重并发症者;(2)无法配合本研究的患者。按照患者的住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的患者设为对照组(50例),2019年6-11月的患者设为观察组(50例)。本研究共纳入100例颈椎手术患者,其中男43例、女57例;年龄为44~74岁,平均(56.51±8.39)岁;手术方式:颈椎前路者67例、颈椎后路者3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和手术方式等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器具选择 观察组采用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主要结构包含3个部分:杠铃轴、手部按钮和显示器,见图1。对照组采用弹力球。

1.显示器;2.杠铃片;3.电池;4.蓝牙;5.控制电路;

1.2.2 训练方法 两组患者训练内容、程序和时间均相同。(1)训练内容:握力训练、上肢肌力训练和上肢关节运动训练,其中腕关节(屈、伸、旋)、肘关节(屈、伸、旋)和肩关节(收、展、旋)。(2)训练时间:30 min/次,2次/d,训练3个月。

1.2.3 资料收集 在住院期间,由经过统一培训的研究护士完成资料的收集。出院前,对长期照顾者进行培训,请其协助、监督患者出院后的功能训练,并将患者的功能训练记录通过微信发给研究护士。分别在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训练前、手功能训练1、3个月时由研究护士完成握力、肌力测量和上肢运动功能的评估与记录。

1.2.4 评价指标

1.2.4.1 握力和肌力 采用肢体功能康复评定与训练仪(型号XRHK,执行标准GB/T)由康复师和研究护士共同测量。该测量仪可进行握力、肌力定量评测并提供数据。

1.2.4.2 上肢运动功能 采用中文版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估表[5]对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上肢部分、下肢部分及总分,可分别从上肢屈伸肌协同运动、反射、协调能力、运动速度等方面进行评估。患者不同部位每组运动赋予0~2分,0分表示不能完成;1分表示部分完成;2分表示充分完成。手及前臂运动功能总分为66分,得分越高,说明上肢运动功能越好。该量表组内重测信度为0.997,组间重测信度为0.993。

2 结果

2.1 两组颈椎术后患者的握力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患侧手部握力和上肢运动功能比较,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患侧手部握力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2.2 上肢不同部位肌力比较 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患侧上肢不同部位肌力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患侧上肢不同部位肌力比较

3 讨论

3.1 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的创新点 本课题组研制的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具有以下优势:(1)可以进行上肢多个部位(如手部、前臂和上臂)、多个关节(如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多组肌群(如胸大肌、背阔肌等)的康复训练。(2)可以显示各部位康复训练的数据并存储。(3)可以具有多种功能,如后台可以收集训练数据,供研究人员进行大数据的分析和研究;还可以安装娱乐软件,寓训于乐。(4)可以应用于多种人群,除适用于骨科颈椎术后患者早期上肢功能康复训练外,还适用于临床众多输液患者的静脉炎防治、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训练及广大健康人群的日常锻炼等。

3.2 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的应用效果

3.2.1 手部握力 经研究[6]证实, 握力的改变是颈椎病患者术后手部肌力改变的客观指标之一。颈椎病患者术后早期握力的训练有助于患者握力和上肢功能尽早康复。Fischer等[7]开发了一种用来训练患者握力等功能的器具,但需24 h佩戴。而本课题组研制的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只需训练时使用。本研究显示,颈椎病患者术后应用手功能训练器和弹力球进行握力训练1个月后均有效(均P<0.05),这与以往报道[8]一致;但手功能训练器组的握力更优于弹力球组(P<0.01),说明应用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训练握力效果明显,这与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的设计(获3项专利)、逐一填报病例观察报告和研究人员严格遵循临床试验要求密切相关。

3.2.2 上肢肌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训练方法对颈椎病患者术后上肢肌力的康复均有效。从部位上看,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对肘部肌力和肩部肌力的康复明显优于弹力球组(P<0.01),这与上肢训练承受的重力以及上肢近侧端肌群更易被牵拉和挤压有关;从训练时间上看,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应用于颈椎病患者术后早期训练上肢肌力不仅恢复时间快,而且训练效果好,这与多功能智能化的手功能训练器能直观显示和记录并存储训练数据有关,并且多功能智能化的手功能还安装游戏软件,对提高患者训练的依从性和增加患者训练的娱乐性亦有帮助。

3.2.3 上肢运动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手功能训练器1个月后,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颈椎病患者应用多功能智能化手功能训练器进行康复训练,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常用弹力球,并且早期应用意义更大。

志谢:本研究得到海军军医大学孟红教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申主任、王晓航老师、荆瑶老师等的大力帮助,特此致谢!

猜你喜欢
训练器握力肌力
巧练握力益康寿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连续被动式运动训练器转速切换协调控制方法
虚拟维护训练器在飞机维修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儿童握力弱,未来健康差
简易游泳姿势训练器在教学中的应用
不容忽视的握力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