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20-09-21 06:30:22
中华民居 2020年4期
关键词:游子乡土故乡

浙江省兰溪市诸葛村

这些年,越是向前走,关于故乡的印象就愈加鲜明。毕竟,人生可以去的地方很多,可以回的地方却很少。身似不系之舟,越过千山万水后,乡愁可能来自四面八方,而出发的渡口永远是那一个。

心如离离春草,每遇乡音总生发。离家三千里,年来常入梦,唯有门前湖镜水;流转二十年,悲喜总相忆,凉月如眉照老屋。然而,在不知不觉中,时代径自告别了车马都很慢的从前,将所有旧故留给了过往,也变却故乡模样。

重逢不识的不只是故地和故居,还有故人。青壮年同龄人大多从小城镇飞向了大都市,记忆中的老一辈许多已经故去,新生代相见不相识。在现代文明的裹挟和冲击中,日益空心化的不只是乡村,还有曾经繁华的小镇。故乡若有知,对尘满面、鬓如霜的游子,大抵也会生出陌生感和疏离感吧。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游子自兹去,常与故人别。并非所有的剧情都能幸运地以繁华落幕,也并非所有的故乡都能在命运浮沉中被即时打捞起。在行行重行行、心生倦意之后,蓦然发现,故乡已成了去不了的最远的远方。

故乡已流离失所于时代洪流中。乡村向城镇看齐,小城向大城演进,北方小城移植南方民居的灰瓦、青砖、马头墙,南方小镇移植国外建筑的石柱、草坪、水泥墙。至于乡村,瓷砖外挂和五颜六色的彩钢板成了标配,琉璃瓦与铝合金结构的莫名混搭司空见惯。无论是从两千米的高空俯视,还是身处其中,都有只把此乡作异乡之感。建筑与民居是记录一个时代的立体文化史,是当地最真实的生活形态和文化传统的见证物,是一方风物的记录者。在时代的快速变奏中,社会大跃进和文化多元冲突正在深刻影响着城乡风貌的改变。乡土中国,正在日益失去乡土感和鲜明个性,变得面目模糊。

有人在寻找故乡,有人在失去故乡,还有人在远离故乡。在去与留的交错中,在拆与迁的博弈中,故乡无地可栖。在风吹雨打中将故乡打捞起,使其免于颠沛流离,既是每一名游子对故土的责任,也是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在农耕文明转型、城镇化不断推进的当下,乡村日益模糊的不仅是形貌,还有精神文化。乡村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未来何去何从,需要集体作答。

令人欣慰的是,很多仁人志士和乡建团队走近乡村,将热血和才华融入乡村振兴事业。先行者带动全社会正在发生改变:从全国乡村振兴大会到全世界乡村振兴大会,从小范围试点项目到举国推进,从外国友人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到外国友人担纲乡村振兴项目,中国的乡村振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先知者推动了国家新政不断出台:从土地管理法到宅基地法,从鼓励集体公社复兴到促进乡村振兴法草案落地,各层面具体而微的法规体现了国家意志力的注入。拯救故乡,正在成为一场划时代的重大社会行动。

拯救故乡,也是让错位的城乡关系归位的良策。当下,城市老年人有着去留无措的无奈,乡村新生代有着进退不能的尴尬。种种“两难”加深了城市人和乡村人的焦虑。让性本爱丘山的人到乡村重新生长,让向往现代便捷生活的人就地城市化,让城乡双向流动更顺畅……得到救赎的将不只是故乡,还有城市。

一千多年前,苏轼写下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优美诗句,准确击中了中国人依恋乡土的心弦。千年而后的今天,困蹇流离的故乡也牵动着游子的心弦,呼唤游子付出心力来拯救。

归去来兮,吾乡安处在此心。

猜你喜欢
游子乡土故乡
亲近乡土
科教新报(2024年23期)2024-06-16 07:17:01
故乡的牵挂
心声歌刊(2022年3期)2022-06-06 06:31:38
走在故乡
鸭绿江(2021年17期)2021-10-13 07:06:14
潮细胞
睿士(2020年1期)2020-04-03 13:31:05
乡土中国
游子
天津诗人(2019年4期)2019-11-27 05:01:58
月之故乡
老友(2019年9期)2019-10-23 03:31:58
《故乡》同步练习
游子归家
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 09:29:32
游子之心
北方音乐(2017年19期)2017-12-08 08: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