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畜禽粪污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2020-09-18 03:41李子泉湖北省监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中国畜牧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粪污猪场畜禽

文│李子泉(湖北省监利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刘云华(湖北省监利县动物检疫站)

湖北省监利县作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年出栏生猪120万头、出笼家禽2500万只(羽),实现畜牧业产值35亿元,畜禽养殖业已成为全县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污排放量逐渐增大,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对此,监利县通过落实治理责任,注重政策引导,加强监督管理,探索出“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容量化控制、生态化发展”的治理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期,笔者对监利县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思考,现报告如下:

一、现状与分析

1.要防止畜禽规模养殖成为农村新污染源。在监利温氏、湖北天牧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下,监利县畜禽规模养殖得到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有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户5265个,其中生猪规模养殖场户2934个,万头以上猪场17个,生猪和家禽规模养殖比例达到85%以上。以监利温氏养猪公司为例,年生产能力达到55万头,已发展规模养猪户553户,其中规模化小区38个。据测算,一个万头猪场每天产生粪污达60吨,一年排污总量达2万吨以上,与散养户相比,畜禽规模养殖场集中度高、排污量大,易成为农村新的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压力较大。

2.功能配套不够,标准化建设明显滞后。近年来,监利县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先后启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畜禽规模养殖场标准化示范创建、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防治示范和小型沼气工程等项目,共改造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区)40个,创建标准化示范场98个,建设沼气工程30多处。这些项目的实施,虽然对粪污治理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推动作用,但项目总量偏小、涉及面窄、配套不够,加之运行还不规范,带动效应不够明显,标准化建设与污染治理要求不相适应。

3.治污水平不高,无害化处理势在必行。据估算,监利县每年仅生猪养殖产生的粪污总量就达到150万吨,污染形势比较严峻,加强治理已迫在眉睫。当前,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受到多重因素制约,主要表现为:一是规划选址不当,部分养殖场没有经过专业设计,既没有建设粪污处理设施,也没有预留粪污处理建设用地;二是处理设施简陋,少数养殖场缺乏必要的畜禽粪便、污水和废弃物贮存处理设施,环保意识不强;三是处理工艺简单,部分养殖场仍采用直冲式或水泡粪式的清粪方式,未采用“干湿分离、雨污分离”的生产工艺,达不到治污标准和排放要求,综合利用率较低。

二、措施与成效

1.总体思路。监利县坚持“环保与发展并重,治理与利用并举”的理念,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按照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持续加大畜禽粪污治理力度,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2.主要措施。

(1)多方投入夯实基础,强力推进养殖污染治理。监利县政府将“加大农村畜禽养殖环境治理”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一方面,在责任落实上下工夫,通过签订责任状、承诺书等形式,全面锁定养殖者的治污主体责任;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对《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治污模式、先进典型等内容进行全方位宣传。另一方面,在政策引导上做文章,坚持个人出一点、企业拿一点、财政补一点“三个一点”的筹资办法,积极出台奖补政策,对治污达标的养殖小区给予5万元奖励,对达标的规模场户按照每栋1万~2万元标准进行奖补。对建设零排放环保设施的生猪养殖场户,先按养殖量每头补贴15元标准作为建设启动资金,验收后按出栏量每头5元补贴环保设施建设费用,连续补贴6批;对环保设施建成后正常运转的,按出栏量每头5元奖励环保设施运转费用。

(2)多种模式探索治污,实现养殖粪污综合利用。遵循“猪多肥多、肥多粮好”的治污思路,监利县选取两家规模养殖猪场,进行两种不同类型的农牧结合粪污还田试点。选取新沟镇横新养猪专业合作社作为“猪—沼—稻”试点场,选取尺八镇巨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猪—沼—蔬”试点单位,两家试点以生猪养殖场为圆心,以周边5千米农田为半径,推进种养深度融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同时,大力推广温氏公司散养户零排放工艺模式。主要处理工序是:“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干粪入棚发酵”“尿水入覆膜沼气池—将沼液泵入发酵后的有机肥棚—制作有机肥”,实现零排放。据测算,每个零排放模式户约需投资10万元,采用零排放工艺处理后的猪粪还田,每亩农田可实现节本增效600元,其中节约肥料300元,增产粮食150千克。

(3)多重监管保障达标,严格畜禽养殖环节管理。一是狠抓规划指导,把好选址关。监利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合理布局,引导畜牧业有序发展。二是狠抓备案管理把好准入关。对新上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区),严格按照“先申报、后规划,先设计、后开工,先备案、后建设”的要求,全面加强备案管理,严格准入标准。三是狠抓行政执法,把好监督关。环保、畜牧等职能部门依法加强监督和指导,通过全面排查,分类指导,确保逐一整改。同时,龙头企业也给予大力配合,如:温氏公司对新建的猪舍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不允许加盟;对已经空栏、整改未达标的加盟户,公司不投苗使用,直至整改达标;对自建大型猪场,公司出资聘请9名环境监督员,对猪场粪污排放情况进行监督,严禁漏排和偷排。

3.主要成效。2019年,全县累计投入粪污治理资金2400多万元,建设零排放示范户148户,建立粪污深度处理模式的万头猪场7家,建设沼气池、三级沉淀池20多家,建设农牧结合试点2家,12家规模猪场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初步实现了“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容量化控制、生态化发展”的治理目标。通过强力治理,全年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约50万吨,节肥8万吨,直接和间接增加农民收入1000多万元,大型猪场、养猪密集区等重点区域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三、对策与建议

1.科学合理规划,注重政策宣传引导。建议坚持以“合理布局,利于生产,便于管理,防止污染”的原则,严格执行规模养殖用地规划,科学发展规模养殖。新建养殖场的选址应建设在交通便利、水源条件好,远离城镇和人口密集的地方;养殖场周围要规划足够的农田或林木,以便产生的粪污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实现农林牧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宣传典型榜样,曝光破坏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增强养殖场防治污染的紧迫感,提高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形成对养殖场污染监管的整体合力。

2.增加治污投入,建立治理长效机制。建议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持续加大对畜产品主产区的资金投入力度,尤其增加生猪调出大县的奖励额度,并建立健全对畜产品主产区的奖补长效机制,在确保社会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着力缓解畜产品主产区的生态环境压力。落实养殖企业主体责任,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粪污治理社会化。加大对养殖场粪污处理的政策扶持,重点对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运行费用给予相应补贴。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依法治理,建立运行长效机制,确保规模养殖场户达标排放。

3.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环保养殖模式。积极研发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的新技术,提高相关技术的科技含量和实用性。通过沼气、沉淀、净化、人工湿地及发酵床养殖等工艺,确保规模养殖场实现粪污零排放;发展生态畜牧业,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大力推广“猪—沼—稻”“猪—沼—蔬”等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使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分层的多级利用,做到无污染排放,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养殖污染的问题。

猜你喜欢
粪污猪场畜禽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