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辉,尹清风,徐云,王迪,张清贵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河南 新乡 453100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主要类型之一,其患病率呈逐年增加、日趋年轻化趋势,预计占全球成年人的10%[1]。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残疾、死亡的重要原因。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与代谢性疾病关系密切。腹型肥胖是肥胖的主要类型,与糖尿病并发症、透析患者病死率有密切关系[2]。因此,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常伴有腹型肥胖,此时临床治疗时,不仅要延缓疾病进展,也要控制体重变化。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首选药物,起到血糖控制、肾功能保护等作用。骨化三醇是维生素D3代谢的主要活性产物,其作用与维生素D相似,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现本研究对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采用骨化三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所纳入病例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我院科室在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150例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按1:1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男42例,女33例;年龄45~73岁,平均(56.34±6.39)岁;糖尿病病程3~16年,平均(8.61±1.64)年;体质量指数28~36kg/m2,平均(32.98±1.04)kg/m2;观察组75例,男45例,女30例;年龄45~72岁,平均(57.01±6.42)岁;糖尿病病程3~16年,平均(8.70±1.65)年;体质量指数28~36kg/m2,平均(33.02±1.05)kg/m2;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有同质性(P>0.05),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患者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3]中疾病标准;②符合《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4]中早期糖尿病肾病标准;③近1个月未服用其他影响血糖、体重以及肾功能的药物;④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其他类型糖尿病;②近期服用影响临床症状的药物;③严重糖尿病肾病者;④伴高血压、脑血管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者;⑤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合理饮食、适宜运动、规律作息,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 023371;规格:0.85g),初始剂量每次口服0.5g,随餐口服,每天2次;每周剂量增加0.5g,逐渐增加2g/d后,维持。观察组口服骨化三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同对照组,骨化三醇胶丸[R.P.Scherer GmbH &Co.KG(德国);注册证号:国药准字J20 150011;规格:0.25μg/粒],口服,每次1粒,每天1次。两组患者连续服用6个月。
1.4 观察指标①对比患者脂联素(adiponectin,ADP)、血清瘦素(leptin,LP)水平,即患者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采集空腹静脉血5mL,放射免疫比浊法测定ADP、LP水平;②对比患者肾功能指标,即测定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尿白蛋白/尿肌酐(albumin/creatinine rate,ACR)、血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③观察患者用药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以()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数据以率(%)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比两组患者ADP、LP水平治疗前两组ADP、LP水平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后ADP水平较治疗前增加,L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UAER、ACR、β2-MG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UAER、ACR、β2-MG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显著(P<0.05),见表2。
2.3 药物安全性评价观察组有1例头晕,1例食欲降低,发生率2.67%;对照组1例头晕,1例食欲降低,2例恶心呕吐,1例乏力,发生率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9,P=0.439)。
近年来,我国的肥胖人数大幅度提升,其中以腹型肥胖为典型特征。腹型肥胖患者常伴有多种代谢异常,是糖尿病肾脏的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作用途径可能是脂肪组织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或释放各种细胞因子,不断释放各种炎性因子,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损害肾脏功能[5];或脂肪组织不断分泌瘦素,促进尿钠排泄,或促进交感神经活性,导致肾脏功能紊乱;此外肥胖会促进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合并多种代谢异常,进而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6]。临床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时,在延缓病情进展和改善患者肾功能的同时,也要控制体重变化。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常用药物,对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有显著作用。该药物通过作用于肝细胞膜上的G蛋白,抑制胰岛素内活性酶腺苷酸化酶,阻断肝糖原异生,减少肝糖原的转化,以此控制血糖,降低血糖水平,延缓肾脏功能损害。可单纯二甲双胍的应用,对患者肾功能缺乏明显作用,且对于肥胖作用较差。维生素D代谢与肾脏损害有一定相关性,骨化三醇是维生素D的代谢活性物质,通过调节肾脏钙离子的代谢途径,缓解肾脏组织的炎症反应,进而能缓解肾脏功能损害;同时骨化三醇可抑制肾细胞外基质沉淀途径,降低免疫细胞的增殖活性,进而能保护患者肾脏功能[7]。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UAER、ACR、β2-MG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7%,对照组发生率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指出骨化三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能够延缓肾脏功能损害,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且具有一定的药物安全性,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表1 对比两组患者ADP、LP水平(,μg/mL)Tab 1 Comparison of ADP and LP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μg/mL)
表1 对比两组患者ADP、LP水平(,μg/mL)Tab 1 Comparison of ADP and LP levels between two groups(μg/mL)
表2 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Tab 2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Tab 2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DP、LP是预测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的主要预测因子,LP水平降低、ADP水平升高,与空腹血糖降低密切相关。LP水平处于正常值时,可通过下丘脑控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ADP水平降低,多表示患者极有可能出现代谢综合征,如何提高ADP水平,被认为是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标靶。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ADP水平高于对照组,L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骨化三醇联合二甲双胍可下调LP水平、上调ADP水平,以此控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对控制体重起到积极促进意义。可能是骨化三醇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以此提高ADP水平,降低LP水平。
综上所述,骨化三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有显著效果,肾功能改善明显,瘦素水平降低,脂联素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