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
摘 要:游戏可以帮助成人走进孩子的世界,尝试理解孩子的需求。游戏是非常需要智慧的,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要努力去关注孩子的情绪,理解、支持孩子,和孩子游戏时要寻找乐趣,建立联结。如果孩子负面感受悄悄地积累起来,这时候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接纳和等待,还需要教师通过游戏主动伸出援手缓解焦虑情绪。
关键词:游戏;焦虑情绪;缓解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2-0171-02
人生命起步的萌芽期就是幼儿时期,这个时期人的生长发育是非常迅速和旺盛,在幼儿游戏的时候可能帮助其各方面发展得到有效的锻炼。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设计的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的全身得到运动,从而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游戏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让游戏点亮幼儿快乐有意义的童年吧!当读到《游戏力Ⅱ:轻推,帮孩子战胜童年焦虑》这本书时,就被封面上的几句话深深吸引了。成人总认为“童年”就应该满是快乐和幸福。然而我们搞错了(或者忘记了)真正的童年是各种元素的混合,不仅有好奇、兴奋和幻想,而且还有恐惧、愤怒和悲伤。如果这些负面感受悄悄地积累起来,就会演变为孩子成长中最大的隐形障碍——童年焦虑。
一、童年焦虑的几种表现
童年焦虑有各种各样的表现:羞于表达自己;不敢尝试新事物;与人交往时扭扭捏捏;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做事情必须完美;做选择时迟疑不决;很难接受生活中的小变化;常常因为小事而发脾气或者不高兴;坏情绪产生后很长时间不能平静下来;表面上顺从安静,实际上并不开心;等等。如果类似的情形经常发生,那么说明孩子已经陷入持续的困扰,既无法自己摆脱,又无法直接表达。这时,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接纳和等待——他还需要我們主动伸出援手。
二、利用游戏缓解幼儿入园后的焦虑情绪
幼儿园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是以游戏活动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幼儿自身的心理特点,设计符合幼儿发展的游戏活动,从而帮助幼儿消除在陌生环境中产生的恐惧,这样能够有效的缓解幼儿在入园后产生的焦虑,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入园环节,避免在幼儿的童年产生心理焦虑。具体教学中我们合理的利用好幼儿园各种游戏,选择的游戏要从简单到复杂,准备的游戏材料要丰富充足,幼儿的游戏时间要依据每位幼儿的兴趣进行实时的调整。当幼儿真正的投入到游戏活动从而产生兴趣的时候,幼儿的内心就会拥有平静、愉快的情绪,从而降低幼儿的焦虑感。
(一)通过有趣的师生合作亲子游戏,拉近教师与幼儿的距离
我们为了让幼儿能够在入园后快速的熟悉和接受新环境,在开学之前我们可以组织新入园的幼儿让家长的陪同下参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并让教师参与到游戏中,从而拉近教师与幼儿的距离,这样真正的实现了家园之间的有效衔接,逐渐淡化了对家长的分离焦虑,使幼儿的情绪逐渐稳定,帮助幼儿将对家长的依恋不知不觉过渡到对教师的依恋上来,这样便于幼儿减轻焦虑感。
(二)多种游戏区域活动,让幼儿在幼儿园感受到快乐
幼儿园建立多样化游戏区域活动,能够有效的提升幼儿在幼儿园的安全感,便于幼儿释放内心的焦虑情绪,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作为教师要鼓励幼儿将自己熟悉的生活用品带到幼儿的区域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玩这些材料的时候缓解其焦躁的情绪,降低对陌生环境的排斥,从快乐中降低焦虑情绪。
三、从书中解读如何利用游戏缓解幼儿焦虑
作者科恩博士给出的建议是:游戏!游戏可以帮助成人走进孩子的世界,尝试理解他们的需求。在玩耍和互动中可以改善彼此的关系,增加孩子对成人的信任。焦虑是童年最大的黑暗角落,科恩博士所介绍的共情和游戏,将帮助孩子们走出黑暗。留给我印象比较深刻地一些游戏想借这个机会与大家一起分享下。
(一)亲子游戏,堪称战胜童年焦虑的“旗舰”
记得我女儿小的时候不愿意剪指甲,每次帮她剪指甲时,她便会把手缩在后面,或者当你要下手剪的时候,突然乱动,想尽了各种办法,却屡试不爽,耗尽了我所有的耐心,直到阅读到书中介绍的“停走停”游戏我才豁然开朗。作者的女儿艾玛小时候也害怕剪指甲,后来,他从朋友那里学到一个叫“停走停”的游戏,于是想在她身上试试。他拿着指甲刀,站在离艾玛3米远的地方,告诉艾玛只要她喊一声“停”,他就会立刻停住不动。他足够缓缓地向艾玛靠近,让她在临界点上有足够的时间面对恐惧,而恐惧感也始终在她的可控范围内。这样,她既不能逃避又不至于崩溃。
这也让我想到了班上的佑景小朋友,由于吃饭慢的原因,导致焦虑、厌学,但是在学校的表现几乎看不出她有什么异常,在家里却作得厉害。她妈妈与我们交流,曾想带她去咨询心理医生,但是心理医生又不建议太小的孩子去做咨询。在她很无助的时候,我向她推荐了这本书里的亲子打闹游戏。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说教显得苍白无力,那何不试试游戏呢!在打闹与对抗的过程中,孩子全身活跃了起来,增强了对身体的察觉意识,产生了大量的肢体亲密接触,加固了亲子联结,释放了天然的“创造性生命力”——这是一种旺盛的童年活力,只是被焦虑禁锢了,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也一定会从中获得内在的信心和力量。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与孩子的妈妈进一步地交流,她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二)角色置换,让孩子换位充当更有力量的角色
“角色置换”的原理是让孩子换位充当更有力量的角色,来处理自己的恐惧和忧虑。孩子有时会自己发起这类游戏,有时则需要我们的帮助。无论是哪种情况,置换角色后的游戏都能让孩子释放紧张感。例如,大部分孩子打完针后回到家都会要求玩打针的游戏,只不过他要扮演医生,来掌握象征着权利的注射器。在我们班里也有一些胆小内向的孩子,如吉乐祺、钱攸循等,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闷闷不乐,有时很焦虑,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鼓励他们扮演强大、勇敢、无所不能的类似于超人的角色,并刻意设计了一些超能力,让他们勇敢地打败“焦虑”这个大魔头。
(三)安全的冒险,挑战焦虑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安全的冒险指的是那些有趣、刺激但又不会带来实质性危险的活动。为了重塑焦虑的大脑,孩子需要不断积累一种体验,那就是:生活可以有惊无险、刺激好玩。安全的冒险对于大部分焦虑的孩子来说,刚开始时可能非常陌生,但是一旦他们了解并熟悉了,便会抱有极大的热情主动寻找那些有趣、刺激、可以释放紧张但又足够安全的活动。很多孩子在户外运动时都能找到这种有惊无险的感觉。比如班上的闵晨萱小朋友,她比较容易紧张,在户外攀爬活动中,总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是一次偶然的尝试成功后,她彻底变了,变得喜欢攀爬、喜欢挑战了,她战胜了自己的紧张与焦虑。
四、结语
游戏是非常需要智慧的,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要努力去关注孩子的情绪,理解、支持孩子,和孩子游戏时要寻找乐趣,建立联结。时常问问孩子“你快乐吗?如果不,原因在哪里?”有人曾问过科恩博士,您按照游戏的方法去培养女儿,那么您的女儿长大后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科恩博士采访了女儿,她的答案不是成功、成才、挣大钱,而是觉得生活会容易一点,困难的时候,可以更好的理解自己的情绪,发现遇到的问题,主动去寻找解决方案,想办法度过艰难。“让生活容易一点”,希望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每个孩子的生活都能容易一点点。记得曾经读过这样一段文字:“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我们是孩子童年的守望者,多阅读,多思考,多了解孩子的需求,愿每个孩子都拥有美好的童年。
参考文献:
[1]赵小琴.利用游戏,缓解幼儿入园焦虑[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
[2]郭敏.论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价值回归[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