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怡
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人机间信息的交互和传递顺应而生,这为“互联网+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契机。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积极响应信息时代的号召,纷纷尝试将移动教育App引入课堂,本篇文章立足于教育App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阐释相关概念,归纳应用模式,肯定教育App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成效,发掘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教育App在中职课程教学中更加合理、有效的运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教育App;中职;教学应用;应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2-0141-02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将教育App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创设了新的教育模式和技术环境,也提高了教学质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了学习效果,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当前,有关教育App的数量已超过10万个,内容涉及范围广,基本覆盖所有学科,这在我国虽处于初级阶段,但已成为欧美、新加坡等国的主流教育模式。本篇文章通过对我国教育App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发掘,总结归纳相关应用模式,分析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期为教育App在中职课堂教学中更加合理、有效的应用提供借鉴。
一、相关概念的阐释
(一)教育App的内涵与特点
1.教育App的内涵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同时也是智能移动终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App特指在移动终端上使用的,能够实现某些特定功能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也被称为“移动应用”或“手机客户端”,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导形态。教育App则是指具有教育教学功能的各种App。
2.教育App的特点
第一,移动化。在基于移动教育App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习场所还是学习工具,教学主体都可根据自身的需求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上传教学资料、布置教学任务或进行知识的预习和巩固。这说明教师和学生可“因时而动”“因事而动”,体现了移动教育App最重要的特征——移动化。
第二,交互化。移动教学技术实现的基础是网络通信技术和移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学习信息、资源和评价等技术的双向交流。教育类移动App在技术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设学习情境和人机互动活动,力图通过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现教学的优化。
第三,个性化。移动教育App使学生不受时空限制的同时,也给予了学生更多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的权利。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复习和巩固练习,不仅促进自身个性化的形成,也培养了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为终身学习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教育App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无线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和普及,在学生群体中,App的应用已远远超过Web的应用。在各级各类院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现代教育更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其发展的新趋势。
二、教育App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分析
(一)以班级授课为主,教育App为辅的教学模式
该类模式应用于中职公共课或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课前教师将教授内容上传至平台,学生提前进行课程的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主要用手机进行互动式教学,在手机屏幕上,以教师控制为主,呈现相关学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上课利用手机玩游戏和上网的现象。教师可利用教育App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检测,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概况。
(二)以小组任务为主,教育APP为辅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育App中上传某个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者自由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该项任务。小组成员根据学习任务的特点和自身的优势,合理分配子任务。通过教育App中“学习小组”的应用,学习者间可自由交流,互相询问问题,并且可对自身及同学所学的内容作以评价。该模式不仅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还能培养其包容理解、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三)以教育App为主的教学模式
以移动教育App为主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教师对课前、课中、课后的精心设计,并将三者有效衔接。课前教师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集、整理和制作课中、课后所需的教学资源,并将其上传至平台,学生根据教师所上传的教学内容,提前对知识进行预习和了解。
三、教育App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成因分析
(一)教育App在教学中的应用成效
1.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将教育App融入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信息社会人们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学习者可因时、因地通过计算机终端,利用网络平台丰富的多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移动教育App开发的本质在于互动与共享,即教育者与学习者可通过网络进行及时的交流和信息的分享。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教育App进行学生点名、签到,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上课出勤管理,节约了课堂时间并维护了课堂秩序,这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时间效率。
2.丰富学习资源,培养学习自主
移动教育App的核心在于为学习者提供丰富而便捷的学习资源,以及各种形式的学习服务,即网上答疑、学习小组、教学互动等。学习者通过移动教育App不仅在课堂上可体验便捷而丰富的学习资源,课下也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这既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3.塑造多重角色,提升技术水平
教育App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仅需要完成常规上课所应准备的PPT和基本流程,还需要制作大量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后复习、巩固练习的信息和资源并将其上传至平台。
(二)教育App在教学中应用所存在的问题
1.教师综合能力不足
教师起初利用教育App教学时,可能会感觉比较新颖,但时间一长,由于不能合理安排好自身时间、有效调整心态,部分教师只利用App来点名,课堂上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舍去在线资料收集、整理和课堂的互动。这从一定角度表明,部分教师综合素质缺乏,难以合理安排时间、平衡角色,将新事物融入自身固有的教学模式之中。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升
教育App作为智能移动终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直接可在“应用商店”下载、安装在手机上,并与各种学习、娱乐软件共存。中职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往往借学习的名义用手机做其他的事情。另外,有些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教育App中“经验值”的获取,而对学习内容不够重视,这是教育App在课堂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抓住教师和学生两大教学主体采取相关措施是关键。
3.教育App的设计和开发有待改进
教育App虽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职课堂教学之中,但其制作和设计还不够成熟和精良。其中,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形式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厚度还不能有效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除此之外,当前有关教育App应用平台的相关研究较少,各种功能还有待提升,中职院校将其应用于翻转课堂还受到很多限制。
四、教育App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对策分析
(一)学校层面
根据当前教育App在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应从完善制度和教师培训两个方面进行改善提升。就制度而言,学校需合理安排教师教学和日常工作任务,灵活而全面地进行职称评比,从根本上减轻教师身心压力,使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再者,学校需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引进人才,完善教师队伍,尽量增加教师资源。
(二)教师层面
教师在利用教育App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学习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从根本上认识和了解教育App的基本原理;其次了解教学与技术的相关知识,使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育App的教学模式,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三)学生层面
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缺乏,不仅需要教师层面的积极引导,还需要家校之间形成有效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课中教师需加强对学生的课堂实际表现和学习实际效果的把控力度,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规定学生采用统一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
(四)技术层面
虽然信息化工具与教学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极少有教师能将深厚的教学理论与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相融合。笔者认为,教师可通过线上信息技术教程进行自我提升,在了解相关技术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对移动App应用平台有更深入的了解,更能因时、因地选择和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特点、适合教育教学内容的教育App。
五、结语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App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5G时代的到来,学生越来越倾向于便携、高清、可移动的学习方式,以期通过此类教学模式,进一步拓宽视野,丰富学识。本文探讨了教育App的几种教学模式,分析了当前教育App在中职课堂教学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針对性的解决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职教育工作者充分了解教育App在课堂教学中的模式和特点,吸取他人之精华,去其糟粕,选择与学习者、学习内容及学习场景相匹配的教育App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泓宇,刘祖萍.基于移动教学APP的高职云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2]刘明俊.基于手机客户端APP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研究[J].软件导刊,2016(6).
[3]李玲.教育APP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硕士论文,2017.
[4]魏敬民,武美玲.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APP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