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杰
摘 要 沙棘又称醋柳、酸刺和黑刺,属胡颓子科沙棘属,是一种优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和枝叶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营养成分高,是人类食用、药用及牲畜饲料极好的原料。它适应性强,繁殖容易,栽培技术易掌握,造林成活率高。
关键词 沙棘;育苗技术;苗期管理
1播种前的准备
1.1 播种前的准备
(1)苗圃地的建立。沙棘育苗宜选择在地势较平坦、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无地下病虫害,劳力较多,交通便利的地块,切忌在黏重土壤育苗。
(2)整地与土壤消毒。整地过程中要求翻耙、耢平,清理剩余物,精耕细作。育苗地一般前一年整地,即在前一年秋季整地不耙,耕作层25~30cm,春季浅耕,随耕随耙,及时平整、镇压。为防治病虫害,结合整地用辛硫磷颗粒剂22.5kg/hm2,也可用3%硫酸亚铁75kg/hm2撒施,消毒7d后方可播种。
(3)施肥。为提高土壤肥力,育苗地应施足底肥,底肥要用经过充分发酵的厩肥或堆肥,45~75m3/hm2及复合肥150~225kg/hm2,做床前将肥料均匀撒在育苗地上。
(4)种子处理。沙棘播种前应做好浸种催芽。催芽时先用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2h,再用50~70℃的温水浸种,搅拌使水温降到10~20℃时浸泡一昼夜,然后将浸泡的种子捞出进行混沙堆积催芽,混沙量相当种子体积的2倍,待种子1/3出现裂口时即可播种。如果提前处理种子,可用层积催芽,需在底层铺上10cm厚的湿沙,再一层种子一层湿沙进行催芽处理,室内控制温度不宜过高。
1.2 播种时间和方法
(1)播种时间。沙棘在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播种,但以春季为宜。一般为5月上旬,最晚不要晚于5月中旬,当土壤温度达到14~16℃时,最适宜沙棘播种。
(2)播种方法。播种方式多采用开沟条播,开沟深度2.0~2.5cm,条距20~25cm,播幅宽4~5cm。将种子均匀撒在播种沟内,覆土1~1.5cm,如果土壤比较黏重,必须掺沙覆土,播后及时镇压,每公顷播种量约为90.0~112.5kg。也可撒播,将种子均匀撒在床面上,再将种子压入土中,然后覆沙土1.5cm,并及时镇压,使种子与土壤接触。若春季播种时土壤干燥,播种前灌足底水,待土壤干燥后再将床面整平,然后播种。或边开沟边播种,然后覆土保墒。为防止土壤干旱或雨后板结,播种后覆盖一层草,当幼苗全部出土后再分期去掉,以免小苗发生日灼。春季播种后,要经常喷水保湿,约5~7d即可大部分出土,15d左右可出齐全苗[1]。
2大果沙棘无性繁殖技术
2.1 嫁接繁殖方法
随着中国沙棘砧木年龄的增大及嫁接部位的提高,嫁接的亲和力、成活率越差,但采用中国沙棘l~2a生实生苗低位嫁接大果沙棘,只要嫁接方法正确,管理得当,嫁接后不但愈合好,而且成活率高,生长健壮。接穗采集时间可在秋季落叶后至早春树液流动前进行,剪取良种树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芽眼饱满的1a生枝条,剪成20~30cm,每50根一捆置于地窖内湿沙埋藏,保持枝条湿润。辽西地区嫁接时间一般为4月中旬,砧木选用中国沙棘1a生实生苗,在嫁接前3~4d对砧木浇1次透水,以利充分满足接穗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提高嫁接成活率。
2.2 扦插繁殖方法
(1)常规硬枝扦插繁殖方法。①种条的选择、制备和储存:于休眠期,选擇株生长健壮的2a生木质化枝条为种条,采后将种条剪成20cm左右的插穗,上切口横断,下切口斜削。插穗制成后,将插穗捆成捆,采用混雪沙藏或窖藏,窖藏温度保持在1~3℃,相对湿度70%以上,在扦插前15~20d,可将插穗进行倒置催根,可提高扦插生根率。②生根剂处理:扦插前采用根宝3号生根剂处理5min或用甘霖1号生根剂10s处理。③苗床处理:苗圃地宜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土壤选择沙壤土、壤土为好,土层深厚,扦插前整地做床,苗床宽1.0~1.2m,步道宽40~50cm,机械或人工起垄,单位面积施腐熟的农家肥150m3/hm2,施足底肥,做好床后床面用多菌灵或0.1%~0.5%高锰酸钾进行土壤消毒,插前浇足底水。
(2)嫩枝扦插繁殖方法。喷雾装置可采用中国林科院工厂化育苗研发中心生产的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配套设备——对称式双长臂旋转扫描喷雾装置或地插微喷灌设备。插床可设计为圆形或长方形,圆形直径14.5m,高50cm,面积165m2,床底铺垫25cm厚的河卵石(直径10cm左右),然后用大粒河沙垫平(厚约5cm),床面铺15cm鲜河沙;方形沙盘长15m,宽1m,直接在地面上铺15~20cm鲜河沙,基质铺好后,先用清水淋洗,插前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4h后冲洗。若采用地插微喷灌设备时插床宽1m,上铺15~20cm鲜河沙,其他准备工作同上,插床长度可根据地势具体设定,以20~30m为宜,每床中间设40~50cm步道。从母株上剪取插条宜在阴天或早晚进行,置背阴处或室内制穗,穗长15~20cm左右[2]。
3苗期管理
(1)幼苗出齐后,及时除草松土。沙棘播种后,只要土壤湿润,大约2周内幼苗出土,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此时应视天气情况进行适当灌水,降大雨后及时中耕,并注意雨季排水。在苗木速生期6~7月份追施速效氮肥2次,每次追施硫酸铵225~300kg/hm2。
(2)合理定苗,促进幼苗均衡生长发育。当幼苗长出3~5个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去劣留优,去弱留壮,间苗后半个月定苗。沙棘播种育苗,每公顷产苗量45~60万株,苗高达到20cm,地径0.25cm以上,当年可出圃用于造林。
参考文献
[1] 白建军,王鹏侠,周成平,等.沙棘及其育苗技术[J].甘肃林业科技,2018(3):47-50.
[2] 樊祥昌.沙棘育苗技术[J].农村科技,2019(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