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国 郑泽芳 石永伦
摘要 2018年5月和11月,开展了独龙江流域渔业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共采集到鱼类标本4种、73尾。独龙江鱼类结构较单一,裂腹鱼类是独龙江流域的绝对优势种,占渔获物总重的98.9%,占渔获物总数的97.2%。独龙江流域渔业资源自北向南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下游的渔业资源远高于上游。为有效保护独龙江渔业资源,本文提出了加强基础性研究、异地保护、人工增殖放流、加大保护宣传与渔政执法力度等建议。
关键词 渔业资源;调查;独龙江流域;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 S9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7-0198-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In May and November 2018, a survey of fishery resources in Dulong River Basin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total of 73 fish individuals belonging to 4 species were collected. The fish structure in Dulong River was relatively simple. Schizothorax was the absolute dominant species in Dulong River Basin, accounting for 98.9% of the total catch weight and 97.2% of the total catch. The fishery resources in Dulong River Basin showed an obvious growth trend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the fishery resources in the downstream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upstream.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fishery resources in Dulong River,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such as strengthening basic research, off-site protection, artificial restocking and release, and increasing protection publicity and fishery law enforcement.
Key words fishery resource; survey; Dulong River Basin; Yunnan Province
独龙江在广义上是指发源于西藏察隅县伯舒拉岭东麓称日东河,流入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境内称为克劳洛河,与支流麻必洛河在雄当村麻必洛河桥处汇合后始称独龙江,出国境入缅甸与南塔迈河汇合后称为恩梅开江[1],全长250 km。狭义的独龙江指是独龙江乡境内北起麻必洛河桥南(东经98°19′7.28″,北纬28°07′25.87″)至钦郎当国境线(东经98°16′13.90″,北纬27°40′12.04″)江段,流程90 km,上游与下游海拔高差达820 m,干流水流湍急,有麻必洛河、朗王夺河等13条支流,总集水面积2 057.6 km2。独龙江流域所处的横断山是我国17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之一[2],也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区域之一[3]。本文所述指狭义的独龙江流域。
渔业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生态和经济价值。多年来,独龙江流域因其特殊性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但多集中在独龙江流域环境保护、植被、水环境、生态保护方面[4-7]和鱼类多样性、分布、区系[8-11]等方面,关于独龙江渔业资源的调查却未见报道。独龙江地域95%以上的地域为无人区,但随着独龙江流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是否会对独龙江渔业资源产生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掌握当前独龙江现有鱼类资源的基础数据,可为今后更好地监测和保护独龙江鱼类资源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保护当地河流生态系统提供参考。独龙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工作是云南省渔业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科学、合理、可行的管理措施,加强独龙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对促进和推动独龙江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材料與方法
1.1 调查点设置
2018年5月和11月,在独龙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共设置了12个采样点进行调查,如图1所示。
1.2 调查方法
2018年5月(枯水期)、11月(丰水期)分别在上、中、下游选取多个点位,雇佣当地渔民采用当地渔业捕捞时采用的刺网(1~3目)、夹网和垂钓的方式进行渔获物采集,上游、中游和下游分别采集1 d。调查人员对采集到的个体在野外进行初步辨认,确定的物种经测量后只取少量个体作为标本,其余放归原处。用70%酒精溶液固定、保存标本,带回鉴定。同时,通过查阅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相关历史资料和座谈交流及走访沿岸的渔民群众,了解和掌握独龙江流域渔业资源及管理现状。水样用奥克丹科便携式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型号W-Ⅱ)进行水质测定。
1.3 数据处理
调查结果数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和SPSS 16.0进行整理与分析。
2 結果与分析
2.1 水质
调查发现,独龙江流域水质呈弱碱性、溶解氧含量高,水温自上游至下游由低到高,具体如表1所示。
2.2 渔获物
本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标本73尾,总重量9 414 g,体长范围4.5~48.0 cm,体重范围1~1 200 g。从渔获物重量组成看,吸口裂腹鱼占90.5%,独龙裂腹鱼占8.4%;从渔获物数量看,吸口裂腹鱼占74.0%,独龙裂腹鱼占23.2%,如表2所示。
根据调查,从所得的渔获物来看,独龙江流域的主要经济鱼类多为适应低温急流性鱼类,渔业资源量自北向南增长趋势明显,渔获物数量呈线性增长趋势(R2=0.998 8),渔获物重量呈指数增长趋势(R2=0.907 1),下游的渔业资源远高于上游,如图2所示。
2.3 种类组成
根据整理的以往资料,统计独龙江流域已发现的鱼类隶属3目4科11属16种(表3)。其中,鲤形目6种,占37.5%;鲇形目9种,占56.25%;合鳃鱼目有1种,占6.25%。鲤形目鱼类包括鲤亚科2种、裂腹鱼亚科2种、野鲮亚科1种、鳅科1种。鲇形目9种,全部为鮡科鱼类。合鳃鱼目1种,属合鳃鱼科。本次调查到的鱼类隶属于2目2科3属4种,分别为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1属2种,鲇形目鮡科2属2种。
2.4 鱼类栖息地
2.4.1 索饵场、越冬场、产卵场与育幼场。根据调查数据统计,独龙江不同河段的渔获物的变化具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体长P=0<0.01;体重P=0.001<0.01),中下游渔业资源量明显高于上游。根据渔获物数据,结合当地居民掌握的长期干支流渔业资源特点及干支流水文差异,初步认为,独龙江下游干流为鱼类主要的索饵场和越冬场;发现大量的鱼苗和幼鱼以迪政当到马库之间的独龙江流域支流为主要产卵场和育幼场。
2.4.2 洄游通道。目前,独龙江流域未发现洄游性鱼类,但不排除小范围内的迁徙路径和行为。
3 结论与讨论
3.1 水质好,水温低
独龙江流域江水呈翡翠色,清澈见底,水质良好,水流湍急,溶氧含量高。全流域水温较低,随着海拔的升高水温下降,在克劳龙河与麻必洛河交汇处,水温为全流域最低。究其较低的水温形成原因,一是由于麻必洛河主要是高山雪水融化后汇入所致,二是独龙江流域平均1 km海拔高差达10 m,因而随着海拔的上升,水温也逐渐降低。干流及支流的pH值7.68~7.97,水质呈现弱碱性,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T 11607—1989)。
独龙江干流及支流的溶解氧含量为9.54~12.45 mg/L,远高于《渔业水质标准》(GB/T 11607—1989)中规定的溶解氧(≥5 mg/L)值。主要是独龙江流域植被覆盖率高,支流较多,落差大,水流在山间急突奔流,撞击翻腾,空气中高浓度氧气充分溶解到湍急水流中所致。
3.2 鱼类及其分布特征
3.2.1 鱼类。本次调查采用当地渔民常用方法捕获鱼类,但仅调查到4种鱼类,说明了独龙江鱼类组成较简单,生物多样性较低。采集的鱼类中裂腹鱼类是绝对优势种,占渔获物总重的98.9%,占渔获物总数的97.2%,远远高于其他鱼类。分析渔获物品种较少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捕捞方法不够全面,导致捕捞到的渔获物具有选择性;另一方面是采集时间较短所致。
3.2.2 分布特征。独龙江流域渔业资源自北向南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下游的渔业资源远高于上游。这种结果可能主要与水温和水中的饵料生物分布有关。首先,上游江水多由雪水融化汇聚形成,水温很低,只有少数适应低温急流鱼类能够生存;其次,上游水位较浅、腐殖质等营养物质积累贫瘠,饵料生物量相对下游不足。下游水域水温较高且较深、饵料更丰富,因而形成下游鱼类多于中上游的结果,符合山区河流渔业资源分布一般规律。
3.3 鱼类种类组成与区系
独龙江流域物种数量少且分类单一,在区系划分上与相邻的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水系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其中与怒江水系鱼类区系有着更近的渊源关系[11]。本次调查的鱼类隶属于2目2科3属4种,结构较单一,且均为适应山区河流或急流的冷水性鱼类。这与独龙江流域降雨丰富、干支流河水湍急、河床中砾石密布、水温较低且水中饵料较少等因素有关。
3.4 鱼类栖息地
独龙江下游干流为鱼类主要的索饵场和越冬场。下游河面宽阔,水流相对较深缓,水温相对较高,饵料生物丰富,因而成为鱼类的主要索饵场所和越冬场。迪政当到马库之间的独龙江流域支流为主要的产卵场和育幼场。独龙江流域支流河道均有较多沙质河床,为鱼卵的沉着或黏附提供了条件,便于幼鱼躲藏、鱼卵孵化和幼鱼生活。
3.5 渔业资源现状
前期调查发现,由于缺少养殖代替,独龙江流域居民鱼类蛋白质来源主要依靠捕捞江中的鱼类。独龙江流域居民一直较喜食独龙江里的鱼,尤其是用酒煮鱼的方式(当地称为“苦撒”)。调查也发现,独龙江流域违法捕捞行为在部分河段时有发生,但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加上渔政执法力量不足,很难有效查处和杜绝。根据当地渔民口述,近年来随着与外面的联系增加,一些现代便捷的捕捞工具不断投入和使用,加之外来人员的食用消耗,导致当地渔获量越来越少,并且渔获物个体越来越小。
4 保护建议
独龙江流域基本无人工水产养殖,加之交通不便,外来水产品供应匮乏,当地野生渔业资源衰减的压力具有加大趋勢。当前一定要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做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针对独龙江渔业资源现状,提出以下保护建议。
4.1 充分认识独龙江流域鱼类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渔业资源是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生态和经济价值。独龙江是怒江州三大水系之一,是中国四江并流奇景构成要素之一,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两岸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取水地。从调查结果看,独龙江流域渔业资源呈现衰竭趋势,鱼类保护工作势在必行。
4.2 广泛宣传,加强保护
广泛开展渔业资源保护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将独龙江流域渔业资源保护提高到维护独龙江生态安全的高度,广泛宣传独龙江流域渔业资源衰竭的严峻形势,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宣传保护独龙江流域鱼类资源对沿独龙江经济发展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强渔业资源管理工作,争取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4.3 加大投入,加强基础性研究
在基础设施建设、水域生态监测等方面加大对独龙江流域的投入力度,为保护工作提供保障。同时加强独龙江流域渔业资源的保护、可持续利用、驯养繁殖等方面的研究。
4.4 异地保护与人工增殖放流
为较好地保护独龙江流域鱼类,建议在独龙江流域外的其他适宜地区开展异地保护工作,主要包括鱼种采集、人工驯化、人工繁殖、苗种培育、人工增殖放流等基础研究,最终实施人工增殖放流,达到增加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的目的。
4.5 开展养殖代替捕捞
在保障生态安全的条件下,在独龙江流域附近有条件的地方大力推动开展生态高效、节地节水的人工水产养殖,充分供应市场,逐步取代野生鱼类捕捞需求。
4.6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渔政执法力度
独龙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工程,因而必须完善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渔政执法力度。坚持实施禁渔期制度,持续开展打击非法捕捞行为,重点查处电鱼、毒鱼、炸鱼及使用禁用渔具捕捞的违法捕捞行为。渔政部门充分履行职责,切实加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
5 参考文献
[1] 赵维城,何大明.独龙江流域水文特性及水资源开发[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3,5(增刊1):78-87.
[2]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3] MYERS N,MITTERMEIER RA,MITTERMEIER CG,et al.Biodiversity hotspots for conservation priorities [J].Nature,2000,403(6772):853-858.
[4] 陈自明,潘晓赋,孔德平,等.独龙江流域冬季鱼类多样性及其分布特点[J].动物学研究,2006,27(5):505-512.
[5] 孔德平,潘晓赋,杨君兴,等.独龙江流域鰋鮡鱼类分布特征及其体长与体重的关系[J].动物学研究,2005,26(6):632-637.
[6] 何尹生.独龙江流域原生态河流环境保护建设的措施和建议[J].环境科学导刊,2015,34(3):7-9.
[7] 徐伟毅,缪祥军,邱家荣,等.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渔业资源调查[J].水生态学杂志,2008,1(1):122-124.
[8]王崇云,何兆荣,朱维明.云南独龙江流域植被概况[J].生态学杂志,2001,20(增刊1):26-33.
[9] 和建华.云南独龙江流域水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措施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9,38(2):14-18.
[10] 张惠君.独龙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与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1999(1):61-67.
[11] 陈自明,潘晓赋,孔德平,等.独龙江中下游流域的鱼类区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3):30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