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出处】
《尹師鲁墓志铭》
【大意】
师鲁写文章,简洁而有章法。博学强记,通知古今,在《春秋》上有专长。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不随便停止而胡乱听从别人的意见,人们也很少能超过他。遇事无论难易,敢作敢当,这是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因处境艰难而死。
我等着挨第三枪
陶行知原名文,后改名行知,安徽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的支持下妄图夺取胜利的果实。他们积极发动内战,残酷镇压知识分子的进步活动。1946年7月,他们先后暗杀了反对内战、要求民主的著名人士李公仆先生和闻一多先生。陶行知毫不畏惧,他继续积极投身到反动内战、要求民主的运动中去。有位好心人告诉他,他的名字已经列在国民党特务机关暗杀名单上,是“第三位”要暗杀的对象。他的家人和朋友都替他担心,劝他小心行事,提防“无声手枪”。陶行知却毫不在乎,他沉着地说:“我等着挨第三枪。”
【拓展延伸】
为了真理,为了正义,岿然独立于天地之间,这种勇是大勇,是孟子所谓的“上勇”。陶行知先生面对敌人的暗杀,毫不畏惧,以凛然的正气载入史册。
古诗积累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查慎行《三闾祠》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荀鹤《小松》
小故事二
首次环球航行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为了证明地圆说,于1519年率领一支由265人组成的远征队,从西班牙出发,进行首次环球航行。
在航行中,海员们不但要与风暴搏斗,有时甚至要喝腐臭发黄的淡水,吃面包屑、牛皮,甚至死老鼠。有些人动摇了,但是麦哲伦坚定地表示:“即使船上的牛皮统统吃光了,我们还是要前进!”他们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了西班牙。而这时,仅剩下一艘船和幸存的18名水手,麦哲伦也死在了充满艰辛的征途上。在欢迎会上,人们授予英勇的生还者一个精致的地球仪,上面镌刻着一行西班牙文:“你首先拥抱了我!”
【拓展延伸】
开一代先河的人物,总被人们尊重,这是因为他们敢于做“第一”。鲁迅先生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吃它呢?”探寻真理,需要的是勇气。追寻有意义的人生,也需要这样的勇气,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成为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