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国华(四川省巴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非洲猪瘟疫情于2018年8月在我国首次发生,经历短期点状散发和跨省市区域性快速传播后疫情趋于平稳,养猪业进入后非洲猪瘟时代,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养猪业都将面临非洲猪瘟疫情的威胁。为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恢复生猪生产,实现稳定保供,同时利用非洲猪瘟疫情危机提供的机会补齐产业短板,促进产业升级,笔者通过对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1.非洲猪瘟危及全球。自1921年肯尼亚首次报道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非洲猪瘟在全球流行已近100年。在近100年的时间里,肆虐除北美洲和大洋洲外的80余个国家和地区,对疫情国生猪产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非洲猪瘟疫情跨洲际、跨国界传播成为常态,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
同时,非洲猪瘟病毒根除艰难,全球仅西班牙、葡萄牙等10个国家完成,耗时最短的5年、最长的36年,人、物、财投入巨大。
2.国内疫情防控和生猪保供压力前所未有。2018年8月我国辽宁省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随后迅速席卷除港澳台的所有省份,生猪产能大幅下降,生猪存栏降幅达50%,部分地区达80%。2019年,我国进口猪肉达190万吨,超2018年68%,占世界猪肉贸易量20%。同时,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猪肉市场供需关系趋紧,造成猪肉价格持续走高,一度超过常年的2.5倍。以生猪为主的食品价格推动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持续走高,给群众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1.基层政府对生猪产业培植积极性不高。以年出栏生猪200万头测算,生猪产业产值40亿元,出栏300万头,产值60亿元,是统计数据(1200元/头)的1.67倍,同时可形成饲料、兽药、物流、屠宰和加工等综合产值近10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但在养殖业不创税、生物食品安全等级高、环保政策压力大和现行统计制度影响下,基层政府未能真正认识到生猪产业的基础和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认识到“猪粮安天下”的历史定论。由于县、乡两级政府受环保政策和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有“创建”无猪县、无猪乡(镇)的想法和苗头。同时,环保、国土、林业等部门与生猪产业发展需求割裂,部门合力未形成。
2.保障体系建设落后。基层动物防疫技术人员年龄老化,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小。同时,村级兽医多为兼职,动物防疫职能弱化。在防疫体系建设中人、财、物无法充分保障的现实条件和内部互相体谅的情感背景下,对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卫生监督等行业监管职能履行不够。主管部门对饲料、兽药生产、经营、生猪经纪人等重点人员监管工作不深不细,进出境等关键环节监管办法和机制缺乏。
非洲猪瘟是生猪产业洗牌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全国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到生猪产业在农业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坚决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稳定保供“阵地战”、重塑产业“攻坚战”,紧紧抓住非洲猪瘟危机提供的机会,做好保供给和促发展“两篇文章”,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抢占本轮生猪产业发展的先机和制高点。
1.有效层层传导压力,做到真重视。切实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充分应用体制和制度优势召开专题会议,将当前生猪生产保供给和发展压力逐级传导,特别是县、乡两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要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生猪生产。同时,各部门、各区县、各乡镇主要领导要召开专题会议宣讲形势、研究对策;各级、各地政府要做到真重视,要切实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
2.全域规划,统一布局。以县为单位,按照区域内种植业需求,测算制定适宜的生猪饲养量,谨防养殖过多引发环保问题。成立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工作组,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用2~3个月时间在区域内统一规划、落实生猪规模养殖用地,尤其注重在规模种植基地配套建设畜禽规模养殖场。
3.全链发展,补齐短板。
(1)加快构建现代生猪良繁体系。畜禽良种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40%。健全生猪三级良繁体系,稳定仔猪供应,同时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健全本地龙头企业或专业化父母代种猪场保障区域内散养农户仔猪的供应机制;鼓励乡镇或乡镇联合引进业主或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建设统一经营、独立核算的父母代种猪场,保障辖区内仔猪供应。
(2)加快饲料加工发展。实现袋装料向散装料生产、运输转变。
(3)加快物流和精深加工发展。进一步整合屠宰资源,淘汰落后产能。鼓励生猪就地就近屠宰,支持生猪屠宰企业加大冷链仓储配送体系建设,大力推动猪肉供应从“调猪”向“调肉”转变、从热鲜肉向冰鲜肉转变、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4)大力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围绕人员、车辆、猪只、物资“四流”,支持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更新升级,全面推广自动料线、空气能地暖、环境监测系统、自动清粪系统等生猪生产、环境控制、动物防疫、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设施设备和在线可视化智能监控系统建设,同时支持现有规模养殖场复产。
(5)大力推动种养结合。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加快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全面推广粪便全量收集利用、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模式,同时支持在田间林地配套建设管网和储粪(液)池,建立“猪——沼——菜(果、草、林)”等循环发展模式和技术,实现种植基地和规模猪场有效结合。大力推进生物有机肥产业发展,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促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
4.着力提高全域生物安全水平,增强疫病防控能力。要不断完善并严格落实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大力创建非洲猪瘟无疫区。进一步规范泔水处置与利用等问题,从严落实生猪定点屠宰制度,建立经纪人备案管理制度。同时,规范生猪规模养殖场生产信息报送工作,提高动物疫病预警能力。
5.加快夯实保障体系,提高保障能力。充分保障科技体系建设中人、财、物的需求。加快完善标准体系建设,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模式、新工艺、新材料在本地熟化。持续开展微生物制剂、酶制剂、有机微量元素等新产品应用、清洁养殖、精细化规范化饲养管理、抗生素替代与中药产品开发等应用技术研究,保持生产技术及时更新不落后。
同时,整合基层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相关培训项目,构建“一对多”会议集中培训、“一对一”入场分类指导相结合的技术培训和服务模式。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制度,分类设置课程,分批轮训,实现县、乡两级政府与技术人员、规模猪场、家庭农场、养殖大户等全覆盖。创新培训结果应用,将生猪从业人员培训情况与政策倾斜、项目申报相结合,强制性推动生猪从业人员技术的提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技术培训与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专家业主“面对面”、技术供需一线牵,解决技术服务在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
6.合力保障发展要素,激发投资活力。
(1)保障有效投入。保障生猪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加大对挪用项目资金约束和处罚力度,同时建立激励奖补机制,对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的规模猪场给予临时性救助。
(2)保障用地需求。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要严格落实国家政策,保障生猪养殖用地需求。
(3)稳定金融和保险支持。国有企业要主动作为,积极围绕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补齐产业链条短板。同时,积极协调金融、保险等金融机构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促进生猪生产加快恢复,提高猪肉产品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