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调研结果折射几个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

2020-09-17 12:42曹兵海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中国畜牧业 2020年13期
关键词:投入品饲料原料牦牛

文│曹兵海(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2月1~19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就新冠肺炎疫情对肉牛牦牛产业的影响进行了摸底调研。调研涉及27个省(区、市)238个县市区域的780家养殖场户和企业,形成调查报告和各项建议29篇,已向有关部门报告,同时通过微信平台向社会发布。现将调研结果和从中发现的几个共性问题以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肉牛牦牛产业损失较大,并存在后期供肉短缺风险

1.直接经济损失。截至2月19日,新冠肺炎疫情对肉牛牦牛产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母牛(受影响约900万头)及其繁殖(约75亿元)、缺料减重再复重(约55亿元)、压栏浪费(约35亿元)、不能及时医治造成的死淘(约1.5亿元)、屠宰加工“米不足锅”和销路不畅压库及高薪雇工(约7亿元)以及养殖端的高薪雇工(约0.6亿元)等。通算下来,直接经济损失至少在170亿元以上。

2.隐性风险预测。受疫情影响,2020年至少少生450万头左右的公牛,我国将在2022年春季到秋季的三个季节,集中缺少约130万吨牛肉,按2019年均价70元/千克计算,经济价值为91亿元。这个供给凹层,对2022年稳定牛肉消费构成隐性挑战。

3.扶贫脱贫压力剧增。我国831个贫困县中,537个县都有肉牛母牛产业扶贫。扶贫母牛存栏量约为510万头,按照母牛存栏的35%受到影响这一全国调研结果来推算,约有135万头扶贫母牛因为空怀费料和人工费增加、缺料减重再复重、空怀期犊牛效益损失等,已直接经济损失11.5亿元。如果要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至少需要同等的力量,这对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攻坚”,加大了难度。

二、亟须解决的共性问题

在急迫形势下,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归纳了几个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需要尽快解决的共性问题并进行简要分析。

1.紧急打通“毛细血管道路”。“毛细血管道路”包括县级以下道路,尤其是乡与乡、乡与村、村与村之间的道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部分地区的人为障碍(各种路障致使载重车辆不能通过、怕带病毒穿村不让通过等)甚至暴力封路对肉牛牦牛产业恢复造成较大影响,并且越偏远的地方越严重。养殖场大都建设在比较偏远的区域,生产投入品与产出品的运输,有的不得不穿乡过村。这些“毛细血管道路”的障碍不但耽误生产,还加大了运输成本,降低了 “高速公路车辆通行免费”的政策和经济效果,成为疫情之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2.养殖生产投入品紧缺涨价、产出品生产流通困难。肉牛牦牛产业的投入品包括活牛、饲料(谷物、粗饲料)原料、精饲料、预混料和添加剂以及兽药、冷冻精液和液氮、生产劳保用品、养殖机械及配件等。产出品则包括活牛、牛肉等。在投入品当中,精饲料原料(谷物)和粗饲料(各种秸秆、牧草)是大宗,综合加权其他投入品,目前饲料原料类涨价幅度在7%~20%。

涨价因素中,除了“末梢交通”和“末梢人间”疫情检疫造成人员移动、货物运输不便、复工不到位等成本问题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1)特殊投入品自身成本升高。部分兽药和消毒用品、维生素和生物添加剂、酶制剂等,出现了物以稀为贵、保质期到期和库存时间延长等原因造成的经济压力。

(2)饲料难供及成本升高与酿造压榨行业复工复产效率直接相关。榨油行业的副产品,如豆粕、棉籽粕、菜籽粕、葵花籽粕等是畜牧水产业直接且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酿造榨取行业,如生产淀粉和面粉、酿酒、酱油和醋等行业,其副产品玉米渣、薯渣、麦麸、(白、啤)酒糟、酱油渣、醋渣等,是牛羊养殖的主要饲料原料。

酿造压榨行业中的大大小小企业分布于全国各地。正常状态下,或季节性,或全年源源不断给畜牧业提供着饲料原料。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酿造压榨行业复工所需时间长短和复工规模大小,直接影响了畜牧水产业饲料原料的价格和供应。

谷物存储于全国各地的国家、地方、私营仓储粮库,正常状态下直接大面积供应并稳定着畜牧水产业的生产发展。谷物类如玉米、高粱、麦类等饲料原料已经涨价10%~20%(截至2月20日)。涨价除了运输原因,还有趁机涨价的投机因素。这些问题制约的不只是肉牛牦牛产业,可以说制约着整个畜牧水产业的生产恢复和发展。

(3)活牛和牛肉生产流通困难。活牛流通困难的具体原因是“牛集市”关闭和母牛、小牛、育肥牛经纪人活动受限。牛肉生产流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屠宰场“无米下锅”和“锅大米少”的开工不足、滞销压库、人手不足(除返工返岗不足外,还有辞职转业等)以及缺少流动资金等。

综上所述,“人、财、物”的“暂冻”,是产业链上问题链的核心。

三、建议

1.实施“毛细血管交通”市长和县长双负责制与举报结合制。实施车辆穿乡过村“只对下车人进行检疫登记、不下车则直接通行”。

2.“开仓放粮”,迅速全面普惠养殖企业(场户)、调节平抑饲料原料市场价格的波动。国家和地方仓储粮库在留取口粮及工业用、战略储备用等粮食的情况下,本着“就地就近”的原则,适当向社会“议价”释放玉米、大麦、燕麦、小麦、高粱等谷物作为精饲料原料。同时,调动私营谷物仓储,就地就近迅速缓解畜牧水产业饲料原料不足、运费和涨价问题。建议采取市长负责制,县长主抓协调粮库和本县用量,县级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站具体承办统计,集中采购、分别运输直接到养殖企业(场户)。

3.政府担保、农业银行垫付流动资金,采取实质行动。释放流动资金加速全面复工复产。采取市长和县长、农业银行行长负责制。市长和县长协调本地农业银行及本地酿造榨取企业(场)、养殖企业(场户)、屠宰加工企业,按照利息不高于8%甚至更低水平,直接全面促进复产。

资金投放照顾的大型企业,主要有“应急”和“带动”两种效果,但是“支撑效果”主要来自“中小微”企业(组织)和农户,并且后者还意味着数亿人口的就业和稳定。因此,对于“中小微”企业(组织)和农户的资金需求,不但不应该排在下位,其待遇还应与大企业平等,甚至更优惠。建议利用我国行政组织效率高的优势,以整村或合作社为单位,采取市长、县长负责制,直连村级据点(村主任、村书记负责),利用“一卡通”等已有机制,迅速组织下放资金。

4.建立新型交易体制,鼓励肉牛经纪人(饲料供应商)点对点、定制式中介交易服务。以村为单位,允许肉牛经纪人和饲料经销商按照疫情防护要求在村内移动中介。村级行政单位在村外指定装牛的场地,集中对外销售活牛。而饲料或饲料原料则直通到养殖场户。

5.各级政府负责、协调建立牛肉储备制度。采取市长、县长负责制,利用已有的定点屠宰基础,政府出资委托屠宰场收储牛肉。这项制度可以在消费市场回归常态之前,发挥缓解养殖和屠宰销售“出纳痛点”的作用,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6.组织化、系统化启动市县级劳务市场。建议立即启动、激活各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的功能,协调、联络、组织所管辖范围内的用工方和供工方(乡镇、村),向各类企业(场)进行“点对点”人力资源服务。

猜你喜欢
投入品饲料原料牦牛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成立20余载,水产投入品3.0时代,这家动保企业凭何成为养殖户的“首选热爱”?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本溪市开展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专项整治监督检查工作
欧委会批准8种转基因农作物为食品和饲料原料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进一步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
试谈水产养殖投入品制售企业应该如何面对农业农村部的监管
跟着牦牛去巡山
广东饲料原料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