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新一(全国畜牧总站)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七条道路”,即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是牧民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按照全国首次草地资源调查,草原面积约60亿亩,占国土面积的41.7%,其中北方草原牧区约50亿亩,不仅是草食畜产品的生产基地,还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集中区和重要边疆稳定区,实现乡村振兴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草原畜牧业是草原牧区的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要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推进路径,充分发挥草原畜牧业的多种功能,促进经济增长、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
从原始的采集狩猎到传统的游牧业,再到现代畜牧业,我国草原畜牧业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始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2018年仅268个牧区县和半牧区县的大牲畜年末存栏量就占全国的30%,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2%和31%,山羊绒、山羊毛和绵羊毛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2%、31%和41%。草原牧区培育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牲畜品种,放牧时采食了富有清香气息的各种天然饲草料,为此人们形容草原放牧的牲畜“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草原牧区生产了独具特色的畜产品,有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应当充分开发草原牧区生产绿色畜产品的优势,延长产业链、打造价值链、提升附加值。一要利用好各地的资源和市场优势,找准发展定位和目标,避免产品同质和无序竞争;二要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牧场和养殖大户等市场经营主体发展,提高草原畜牧业的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三要加快牲畜品种改良和养殖方式转变,应用“智慧牧场”等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科技贡献率;四要加强品牌创建保护和营销方式创新,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草原牧区流动,增强畜牧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几千年的草原畜牧业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丰富灿烂的草原文化,这些文化体现了草原民族在长期游牧生活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和文明成果。既有体现畜牧业生产生活的物品、饰品、服装、岩画、建筑、器具等物质文化传承,比如草原地区常见的祭“敖包”活动,人们绕着敖包转三圈,体现了草原民族崇尚自然的淳朴思想;在四川甘孜州一路可见精雕细刻的藏式房屋,展现了藏族同胞对生活的热爱;西藏布达拉宫、青海塔尔寺、内蒙古大昭寺等寺庙也从建筑、文物、庙会、民俗等多个角度反映了草原文化的特色。也有赞美草原、爱护动物、尊老爱幼的精神文化传承,比如牧民每次宰羊都会割下几小块肉,庄重地扔向天空,敬献给“天父地母”和养育他们的草原等。
草原文化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孕育良好乡风和开展乡村治理,增强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建设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一要做好草原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避免因发展工业造成对文化的破坏,特别是要防止“一刀切”式的生态移民或脱贫攻坚导致传统文化的流失;二要做好优秀文化的开发利用工作,用热爱草原、战胜自然、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草原文化精神教育人、感召人,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获得力量,增强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决心。
开发草原畜牧业的旅游服务功能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也是增加草原牧区经济效益,实现乡村生活富裕的有效措施。比如美国的第一个休闲牧场就是于1880年在北达科他州成立的;荷兰政府允许牧场主发展草地旅游项目,但要求不得破坏草原植被等。我国草原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跨越寒带、温带和热带,海拔高度从几十米到几千米,有野生植物1.5万余种、野生动物2000多种,还有牦牛、马、羊、骆驼、驴等各种驯化放牧的牲畜,形成了春夏秋冬季节牧场和划区轮牧休牧等不同生产方式,为人们提供了生产美景、特色美食、优美歌曲和悠久文化,是休闲娱乐的旅游胜地。2018年,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成为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还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草原牧区要紧抓机遇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一要根据草原畜牧业的特点开发旅游资源,避免大众化、盲从化,特别是要防止过度商业化,做成“一锤子”买卖;二要保护好生态环境,限定游客数量,加强宣传引导,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三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草原牧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机制,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服务环境。
人、草、畜是草原牧区的生命共同体,草为畜提供饲料来源,畜为人类提供食物来源,畜又为草提供肥料并通过采食调节草群的种类结构,人类决定着牲畜的饲养方式和草地的利用方式,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虽然近代以来由于人口增长,导致草原放牧牲畜数量增加和草原被无序开垦,出现了退化、沙化、盐渍化等生态问题,但是不能因噎废食,全盘否定或禁止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应当运用辩证思维,通过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生态和生产的统一。一要加强草原生态修复改良,利用施肥、人工补播、飞播种草、划破草皮、治虫灭鼠等多项措施,提高草原的生产能力;二要进一步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严格控制牲畜放牧的地点、数量和时间,调整牲畜的种类、结构和出栏周期,科学合理地减轻草原承载压力。
我国陆地边境线中,位于草原牧区的占了近60%,西藏、新疆、内蒙古、甘肃等省区的边疆区域基本上都是牧区县或半牧区县;约70%的少数民族人口生活在草原区,全国有34个民族跨境而居;“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都位于草原牧区,2020年52个挂牌督战的贫困县中草原牧区就有35个;草原牧区还是防范和打击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的重点区域。
草原牧区发展畜牧业既有传统优势,也有国际贸易优势,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推动和支持草原畜牧业发展。一要科学规划草原牧区生产布局,合理确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区、禁牧休牧区、划区轮牧区等不同区域的实施范围和管理要求,为草原科学放牧和打草利用提供依据;二要统筹考虑草原畜牧业在维护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增加公益岗位、加强民生保障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三要推动边疆地区跨境民族开展交流合作和共建命运共同体,加强草原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再造现代草原“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