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寒门出贵子』为何成为普遍现象

2020-09-17 05:22甪里先生为何在宋代寒门出贵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文史博览 2020年7期
关键词:贵子考试制度苦学

甪里先生 《为何在宋代,『寒门出贵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有说法认为,宋代是“寒门出贵子”的时期。如范仲淹,两岁失怙,生活拮据,寄居在寺庙中,昼夜苦学,靠吃粥度日,最终高中进士,官至副宰相。欧阳修,四岁丧父,家境也不好,母亲便教他用秸秆在沙子上读书写字,最后他经过苦学考中进士,官至参知政事。

据统计,宋代布衣入仕者占比55.12%。其中官至一到三品者,到了北宋末年已达到64.44%。而唐朝寒素子弟的录取率却仅有15.9%。可见,宋朝的科举考试真正实现了“取士不问世家”,以至于有“寒门出贵子”的佳话。

那么,宋代到底有什么样的环境和制度,以至于如此呢?一是以儒立国,整个社会崇尚知识,尊重读书人;二是科举面前人人平等,上至官宦子弟,下至乞丐,任何人皆可应试;三是废除推荐制度,以成绩定去留;四是完善考试制度,锁院、糊名、誊录并行,严防营私舞弊;五是试题灵活多样,重视考生的个人见解及致用能力;六是扩大录取名额,其中北宋平均每年大约录取360人,取士人数远超各代;七是登第后即可授予官职,而且升迁途径较快。

宋代不仅考试制度上机会平等,起点不平等的鸿沟也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宋代“义学”“义庄”兴起,不仅为那些贫寒学子提供经济支持,也为他们提供读书机会。此外还有官办学校、书院,也会给予贫寒子弟一定的生活补贴。对于进京赶考的贫寒子弟,政府还会发放“公券”,凭此可以在公家的驿站免费食宿。

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宋代寒门子弟才有了实现阶层跨越的更大可能性。

猜你喜欢
贵子考试制度苦学
寒门亦能出贵子
初三的你我
成语故事系列
在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的尝试与思考
考试制度历程之高考改革路
教育观察:“寒门出贵子”缘何越来越难?
动机和态度对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模型研究
还是没及格
“导游”手帕
劝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