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内容设计及其实现路径

2020-09-16 10:26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经验知识点

刘 畅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7)

教育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当下学生的需要,亟待更新升级。那么有没有一种对于传统教学的改进提升策略,能够将传统与新的教学模式结合在一起,以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呢?课题组在众多的教学改革策略中选用了以信息化为依托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一方面保留传统课堂中面对面教学模式的优势,另一方面融合了在线学习、远程学习等教学形式进行迭代和创新设计,提出了“一轴两维九步”的课程内容设计框架,并选取真实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课程内容设计和实施。从教学结果来看,与单纯的面授教学、纯粹的远程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以信息化为依托,对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混合设计,是当下相对有效的教学模式[1]。

1 混合式学习

1.1 混合式学习的概念

对于混合式学习的概念界定,是当下国内外教育研究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学者祝智庭首次对混合式学习系统进行了阐述,并对混合式学习内涵进行了界定:混合式学习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2]。马志强认为混合式学习是结合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3]。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认为混合式学习是建立在对二元关系的统一基础上,是对学习、课程、教师等概念深刻理解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学习范式[4]。

在国外,最早提出在线教学理念的Joy Cross认为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方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性,与传统课堂学习相比,它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5]。汤姆·范德·阿克把混合式学习概括为:高配置的学习环境知识为学生提供了设备,为了促进学习和生产力,混合式学习包括向部分在线教学的有意转换[5]。Curtis J.Bonk对混合式学习做了一个界定:面对面教学和辅助在线学习的结合[7]。虽然国内外对混合式学习并没有达成一致性的概念表述,但是综合学者们的主要观点,混合式学习涵盖了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学习环境不单纯局限于学校这个学习空间,更具随意性和自由选择性。学习方式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的学习形式。其特点是教学形式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和学习方式的混合。文章所说的混合式学习指将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进行有机融合,提升教学效果有效性。学生至少有部分时间在学校以外的实体场所进行正规教育课程的线学习,期间,学生可自主控制学习的时间、地点、路径或进度[3],教师在混合式学习中不再是主要的授课者,而是起到规划者、引领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1.2 混合式学习课程内容设计理论

混合式学习的核心是教师和学习者角色的转变,学习空间的转移以及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从而达到学习质量的最优,学习效率的最高,学习有效性的最强。混合式学习理论是多种学习理论的融合与升华。混合式学习理论包含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教育技术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经验之塔学习理论、反馈理学习理论等[5]。从混合式课程内容设计的角度来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经验之塔学习理论发挥了巨大的推动性作用。

1.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客观的,但学习者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却是主观的。即对于相同的知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理解的程度依赖于学习者个人的经验、知识积累、成长环境及认知水平等因素[8]。所以,知识不是东西,学习不是接受东西,因此,教学就不是传递东西,而是创设一定环境和支持,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系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应用在混合式学习的课程内容设计中时,一方面教师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通过教育技术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激活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帮助学生的知识建构,从而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另一方面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教师辅助创设的情境中,对学习资源进行选择和加工,进行旧知的激活,新知的重构,最终达成学习目标,保证教学效果。

1.2.2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美国教育家戴尔在1946年出版了一本《视听教学法》的专著,提到了“经验之塔”的理论[9]。他认为经验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如图1所示。在经验之塔中,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多种展现形式,每种展现形式都是一种获得经验的过程。在混合式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参照以下经验进行对应的或创新性的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如通过直接观察、模拟操作、情境表演等活动经验进行混合式学习的初步探究。如借助微课、短视频等多样性学习资源创设真实情境累积观察的经验。如根据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重新建构,撰写项目报告、绘制景观地图等升华抽象的经验,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学习目标,提升教学质量。

图1 戴尔的经验之塔

3 混合式学习背景下课程内容设计与实践

《美国教育百科辞典》中将课程定义为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它包括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教学评价在内的广泛概念[10]。在混合式学习中,课程内容随着学习形式和学习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推移和拓展,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混合对课程内容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式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是教学的基础,而这种角色的更迭需要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和引领,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经验学习的阶梯,从而达到对知识的主动获取、主动检索和灵活应用。

3.1 设计框架

基于以上混合式学习的内涵特征和理论基础,是否能够围绕课程核心内容合理规划和安排教学进程,同时能够兼顾线上线下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设定能够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时间轴是课程主线。围绕线上线下课程内容,重新整合、串联知识点,构建资源体系,并辅助相应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知识体系,从而形成个人经验,这是课程内容设计的两个维度。依据经验学习的层级结构,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课程活动构建的主要方向,构造了“一轴两维九步”的课程内容设计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一轴两维九步”课程内容设计框架

3.2 设计过程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可以自行设置课程时间轴,但是这也会导致学习过程中个性化的缺失。在线学习虽然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如何让学生保持个性的同时又能够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控制学习进度就成为一个难点,时间轴的设定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课程内容是由一个一个知识点串联起来的,知识点的重难点解决恰恰需要合理适度的教学活动进行深化,两个维度由此产生。

根据以上分析,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课程内容设计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与步骤。

(1) 引起注意。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11]。因此,创设与知识点相关联的现实情境,从而唤起学生关注度,引起学习兴趣。

(2) 告知目标。教学进度的时间轴控制是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不同之处,因此,告知教学目标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控制学习进度,也能提前预告当前所学知识点的作用和意义,从而辅助学生进行该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

(3) 激活旧知,呈现新知。在线学习的知识点是由教师通过各种形式一一呈现出来的最小内容单元。单纯的知识呈现并不能激活学习者的神经元,让学习行为真正发生。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资源分类和编码,并且确定每种资源与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相关联。当然,课程体系是有关联度的,资源的设计要遵循递进式、层级式的学习经验,新知与旧知存在相关性,才能推动学习行为的发生。

(4) 灵活测试。在线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定,同时也会导致学习的差异性,为了检验资源与线上活动设计的合理性,可以开展多样性的测试活动,以检验在线学习成果,并为后续面对面教学提供参考。

(5) 构建知识,指导学习。经过以上几个步骤,学生自主学习中往往会产生疑问和差距,那么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讨论、答疑、情境的展示或者小组报告等。一方面可以弥补在线学习的弊端,另一方面可以继续发挥传统课堂的优势。

(6) 反馈评估,实践应用。不论在线活动还是面对面讨论,合理的反馈和评估通道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不断练习并积累疑问,教师应该对这些问题和疑问提供及时且有意义的反馈,并不断鼓励学生互帮互助,搭建知识结构,设定符合教学目标的评估项目,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最后可以设置一些知识应用性活动,以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联系实际工作,形成记忆迁移。

4 课程内容设计具体实践

4.1 “一轴两维”

根据“一轴两维九步”混合式课程内容设计框架,首先确定课程中线上线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为“一轴”。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及知识点建设教学资源,设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这是课程内容设计的两个维度。虽然混合式教学强调教学角色的转变,但是仍然离不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规划和指导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不同的资源和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努力程度也不尽相同。最后围绕资源和活动,按照框架中的九个步骤,以层次化结构化的原则,推进学习时间轴,如图3所示。

图3 “一轴两维九步”框架的层次化结构化努力度

4.2 九步内容设计

以“旅游文化”课程中“解密青铜器”这一教学项目为例。根据历年教学经验及学生调研,对该课程内容进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这个环节是课程内容设计的基础,不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就难以实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目的。课程是由一个一个知识点串联起来的,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搭建资源平台,提供知识点的微讲解资料。自主学习任务书涵盖了该教学项目的学习目标、任务达成标准、资源所对应的教学活动等。鼓励并督促学生根据个人情况,按照一定的步调进行学习。线上资源中以基础性概念描述和归类为主,配以相对简单的测试内容。线下面对面教学中以讨论、汇报等小组活动为主,主要进行知识的结构化构建等深度学习,如表1所示。

表1 “解密青铜器”教学项目资源与活动设计

5 效果及反思

经过一轮教学改革的实践,我们发现主要有以下问题:

5.1 学生对教学改革的适应需要时间

从传统教学的以老师为中心到混合式教学的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角色改变了,学习模式改变了。教师在课程中讲授的形势变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这些变化都会导致学习模式和学习行为的变化,都需要适应的过程。

5.2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在整个教学方案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应尽量选取一些递进式的任务和资源发布给学生,并制定一个完成的小目标和对应的评价机制,让学生有所期待,有所挑战,有所收获,而不是将所有的资源和问题抛下。

5.3 教学改革的过程是对师生提出挑战的过程

从教师方面来看,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准备和筛选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随时应对各种答疑解惑,课后还要把各类资源进行组合改进。这也要求教师不能前一天晚上备课,而需要在学期初规划好课程资源和课堂活动,并预先告知学生。从学生方面来看,传统课堂的人云亦云已经不适用于混合式教学,学生不仅需要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思考和检测学习成果,更需要寻求小组合作帮助完成讨论和作业。

5.4 教学思政化应贯穿教学始终

教书育人是教师和教学管理单位的宗旨,旅游文化知识涉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切入口。导游人员对游客进行讲解的过程也是普及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每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都需要围绕思政教育的中心点铺开,文化引领下的旅游才会走得更远。

总之,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学生的主动参与,家校的通力合作。混合式教学必然是学习理论的混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和学习方式的混合。根据课程特色和学情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个性化和能力本位的提升,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才是优质教学。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经验知识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一张图知识点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关于G20 的知识点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