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璇
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
舞蹈是艺术的代名词,近些年来受到社会民众的一致认可和喜爱。舞蹈艺术有着比较繁多的种类,不管是艺术传承型,还是自娱自乐型,人们通过参与舞蹈活动,一方面使得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发展,同样的也能够引发情感共鸣。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不同地区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之前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就舞蹈教学来看,其关键在于学生心理和教学方法的高度同步,而现今社会对于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关注人才的综合素养。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课程融合实践性与技巧性为一体,集表演排练和训练为一身。
就现今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现状来看,教育工作者讲解传授舞蹈知识是主要的教学模式,通常情况下都是教育工作者边讲边做,学生边看边学,以此对舞蹈知识和技巧进行掌握。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枯燥、单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全面发挥出来。而现在高等教育给予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养提升更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舞蹈教学应当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运用,深度合理运用教学资源,扣学生和教师两个视角统筹考虑教学,如此才能够使得舞蹈教学的整体效率得以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只是和技能,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高职院校的大部分舞蹈专业的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所接受的都是语、数、外等一些高中知识,很少有学生在之前就已经接受过舞蹈知识能力培养和教育。所以当前高职院校舞蹈专业学生在舞蹈基础方面较为薄弱,很多学生在高职院校之前的学习经历中完全不了解舞蹈知识,也没有接受过舞蹈教育和培训。另外,又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柔韧度等各个方面素质对于舞蹈的学习来说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这些都影响着舞蹈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特别是基本功教学方面比较枯燥,另外也有着较大的运动量,对于高职院校这些从未接受过舞蹈教育和训练的学生来说,市场会有烦闷、厌倦、焦躁情绪出现。而那些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舞蹈基础,简单的基本功舞蹈课程练习对于们他来说又过于轻松,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随意、自满、怠慢的情绪,实际上,学生这些情绪都会对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产生负面影响。而高职院校舞蹈教育工作者在实施舞蹈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是边讲边做、示范舞蹈,然后学生们边听边练,对舞蹈动作进行模仿,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缺乏创新。
高职院校舞蹈教学基本上都是由教育工作者亲身示范或口述讲解内容,课程模式陈旧、单一,学生们在课堂上也是对老师的动作进行简单的模仿。另外,在实施舞蹈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仍然是将重心放在素材教学,并没有给予实践性舞蹈教学足够的专注,同时又强调学生能够熟悉记忆舞蹈专业知识,并没有紧密的联系实践操作。另外还有部分高职院校设置的舞蹈教学课程时间较少、较短,但是又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教学内容,这样就经常性的会出现教学目标难以达成的情况。另外舞蹈教学基本上都是以上课形式展开,学生人数较多,在课堂上舞蹈教育工作者无法兼顾每一名学生,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对舞蹈学习兴趣丧失。[1]
情感对于舞蹈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因素,是舞蹈不可或缺的灵魂所在。在舞蹈表演时假如说情感缺乏,那么就会导致舞蹈表演只是成为了一种形式,无法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相应的就不能打动人心。舞蹈这一门艺术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和传送人们的内心情感。学生想要更好的理解舞蹈内涵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学习,才能够提升自身的舞蹈素养。教育工作者想要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舞蹈内涵,就应当基于艺术视角,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舞蹈中所要体现出的情感进行深刻的体会。高职院校学生身心素养基本上已趋于成熟,虽然已经塑造了自身的情感意识,但对于舞蹈和情感结合这些问题的理解仍然有着较大落的难度。[2]
所以教育工作者在实施舞蹈教学过程重,应当给予培养学生感知舞蹈情感能力足够的重视,在组织舞蹈的知识理论课中可以融入一些带有浓厚韵味的舞蹈知识点,也需要对舞蹈情感感知进行重点的讲解。在具体展开舞蹈训练时要关注领导学生紧密联系形体变化起伏、舞蹈动作和情感的关系,尽量向情感方面延伸。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舞蹈情感得以发展。舞蹈教育工作者可以有效利用舞蹈和音乐的艺术共同点,在舞蹈教育中紧密合理地搭配音乐,这样才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对其舞动兴趣进行激发,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激发。然后在舞蹈中灌输情感,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充分表达艺术情感,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精力也比较充沛。所以,教育工作者应当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舞蹈情感引导,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基于不同层面和视角,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舞蹈艺术。
当前要求改革在不同地区深入推进,对于各学校舞蹈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培养具备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综合性人才。[3]创新能力对于合格的专业的舞蹈人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要素。假如说学生在学习舞蹈时,不能将自身的想法有效地融入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那么其舞蹈表现也只是简单地模仿,并非艺术形式。高职院校针对学生展开舞蹈教学,一方面能够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社会对于舞蹈人才需求得以满足,同样的也能够有效的发展和延续舞蹈艺术。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进行培养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引导学生们更深刻的理解和感知舞蹈艺术的内涵。舞蹈这一门艺术起情感是非常丰富的,更加关注个人情感内心的表达。所以,应当基于情感视角,对舞蹈艺术的内涵进行考量和理解,对舞蹈中所体现出来的肢体语言和情感进行认识。
民族类舞蹈在具体表现是呈现更多的是一种激情的情感,而古典乐舞蹈则存在较大差异,但具体演绎表达过程中,更倾向于呈现带有中国特色的情节,表达低回、忧伤的多元化情感。在具体情感表达舞蹈时能够进一步洗涤人们的心灵。其次,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多元化舞蹈教学时,能够引导学生们对于舞蹈中不同动作细节的深层次含义有更深刻的了解。舞蹈动作属于一种对内心情感进行表达的肢体性语言,其本身就带有多重的蕴含意义。通过进一步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关注学生通过舞蹈,产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在展开舞蹈学习过程中更快的将自身在设定角色中融入,这样他们才能够对舞蹈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才能够基于情感,大胆的创新舞蹈,促进自身舞蹈素养能力的发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舞蹈创新意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过于固定化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不能限制舞蹈的固定动作,要引导学生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不同的舞蹈动作。基于之前的舞蹈动作为前提基础,进一步优化整合,这样才能保障呈现出的舞蹈表现效果更为突出。高职院校学生有着比较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憧憬未来的生活,有着自身对美好生活的构想。[4]所以,教育工作者在实施舞蹈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合理地对学生的这一特质进行运用,为他们提供能够对自己进行有效展现的平台。教育工作者实施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对自由画化、多样化的舞蹈比赛进行设置,这样才能够使的学生充分表达自我的空间。同时,教育工作者也需要针对学生的创业性舞蹈展开合理肯定的评价,对其舞蹈中所体现出来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这对于学生舞蹈创新意识的提升有着积极影响,对于学生舞蹈能力和素养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个性化教学实际上指的就是转变传统大众、陈旧的教育模式,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育方式进行灵活的选用,更快、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基于教育整体性视角来看,个性化教育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包括了学生的性格培养、气质提升、整体素质能力发展等等。而这些特质彼此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存在,相互组合又成为一个系统化的体系,对于个体的发展成长以及行为能够产生主导性的作用。
个性化舞蹈教学指的就是高职院校在设置舞蹈课程过程中,应当将多元化体现出来,这样才能让学生们进行自由的进行舞蹈学习,促进学生舞蹈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促进其舞蹈专业素养的发展。
舞蹈这一艺术学科不管是操作性,还是实践性都较强,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单一陈旧,已经不能满足舞蹈自身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对于舞蹈人才的需求。所以应当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展开高职院校舞蹈教学,通过对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使学生们对于舞蹈艺术的深层次内涵更好的理解,进一步发展专业舞蹈素养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