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竞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法律最为常见的作用就是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的合法权益。法律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法律教学不仅仅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更应该注重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可以成为能够将法律理论知识巧妙应用到实践中的综合型人才。对于高等职业学校的法律专业教学而言,更应该突出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教师应该懂得与时俱进,创新法律实践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与企业培训相对接,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法律实践的机会,并且能够对学生的法律实践的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引导学生将理论正确合理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同时优化考核制度,落实双证制度,从而为我国社会培养出一批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法律人才。
想要进行高效的法律实践教学,就必修保证教师是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的,最好是一线的法务人员,比如律师、法官、检察官等,这样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但是大部分高职学校的法律实践教学的教师都是来自各高校的学生,缺少实践经验,虽然进行教材中理论部分的讲解时游刃有余的,但是因为这部分教师并没有处理过真实的法律案件[1]。
法庭是审理案件的重要场所,许多高职学校的法律专业教师在开展法律实践教学的时候,一般会采用模拟法庭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产生了层次不穷的问题,受资金和场地的限制,模拟法庭形式化严重,许多教师为了通过教学评估才开展模拟法庭,且大部分开展的模拟法庭都是没有职业服装和配套桌椅的,这样学生很难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也存在准备不充分的问题,模拟法庭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确定学生角色、准备各种文书、进行程序演练等,也需要进行法庭的抗辩和法庭秩序的维护,工作量很大,因为许多学生和教师存在应付心理,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导致模拟法庭只有空壳。其次,还涉及可参与学生较少的问题,一个法庭最多需要十几人,导致很多学生不能体验模拟法庭,最后用写观后感的形式完成作业,法律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2]。
案例教学法是法律实践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但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教师选择案例较为随便,案例的内容不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法律实践能力,教学效果低下。同时,一部分教师也会直接选择教材中的案例进行讲解,许多案例都是缺少真实性和时效性的。真实案例的案情较为复杂,需要提前搜集和整体的教学内容也较多,且需要花费一定的教学时间,这就导致很少有教师会选择真实案例。进而导致许多学生只是熟练地掌握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如果遇到真实的法律案件,就会一筹莫展,严重限制了法律实践能力的发展[3]。
为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许多高职法律专业教师都会为学生提供到律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可以接触和处理真实的法律案件,并且能够在律所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全程经历案件处理的过程,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但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依旧存在有效师资不足的问题,因为一位律师一般只能负责三四名学生,如果有五十位学生,就需要十几位指导教师,教师的数量不仅不能得到保证,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同时,学生初到律所处理的案件不能够太复杂,这就限制了学生可参与的案件。且许多高职学校的法律专业依旧没有于律所建立起对接关系,限制了学生处理案件的来源。
想要提升法律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高职学校就必须有有意识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因为法律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极强的法律实践能力和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所以教师应该主动提升自身的法律综合运用能力,定期去律所参加法律实践,了解法律案件处理的真实流程,分析和解决法律事务中真实的问题,关注法律在真实案件中应用的技术性问题。学校可以鼓励教师从事律师的兼职工作,给予教师充足的实践机会,从而实践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也可以将教师安排到法院、检察院等实务部门进行锻炼,从多层次、全方位地积累法律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高职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扩大法律兼职教师的队伍,可以定期邀请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一线法务人员到学校授课,落实双师制,从而有效的法律实践教学提供坚实基础[4]。
模拟法庭是学生进行法律实践的重要机会和平台,在参与模拟法庭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很好地将法律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想要优化模拟法庭的实训效果,首先应该从硬件建设入手,在学校设置专门进行模拟法庭的场所,并且进行装饰,比如,国徽、法槌、审判的桌椅、法袍、检查官服、律师袍等道具,使模拟法庭的情境尽量与真实法庭保持一致,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有代入感,从而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案件处理过程中。同时,模拟法庭的审判过程也应该与真实法庭审判案件的过程相一致,在每一次模拟审判的过程中,保证控方、辩方、审判组等立场不同的小组互不交流,这样在开庭过程中,学生才能做出最为客观的判断、更加真实地进行举证、质证、互相控辩,从而有效避免模拟法庭性形式化的出现。其次,教师应该尽量保证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模拟审判中,鼓励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开庭准备工作中,并且分组进行演练,学生也可以进行互相点评。在开庭过程中,鼓励没有参与到模拟法庭的学生进行记录,分析每一个关键时间点和每一个角色身份的立场和做法 ,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5]。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所以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的时候,首先应该对案例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保证选择的案例是具有针对性的,符合学生的法律基础水平和法律实践能力,同时又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案例分析和解决的兴趣。同时,选择的案例既要有理论性案例,也要有真实案例,保证真实案例的比例要多与理论案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真实案例的教学时,应该尽量还原真实案情,为学生提供案例的各方面信息,从而保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法律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方法。当遇到证据不全面、判决有遗憾等情况的案例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其次,教师应该把握好案例导入的方法和时机,可以在讲解一些法律理论的知识的时候,配合案例进行讲解;也采用学生讲解,教师点评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案例的解决方法;也可以采用课上布置,课后完成的训练方式。综上,通过优化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想要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工学结合、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校内外建立起法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法律实训机会,使学生可以亲身了解律所、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等法律部门的管理制度和案件处理流程,感受法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同时在实训基地,应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和指导,鼓励学生将在课堂上所学的法律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案件处理中,使学生可以明确自己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业务范围,并且有计划地开展法律行业基本技能实训,从而使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发展[6]。
综上所述,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高职学校的法律专业教师对法律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够充分,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法律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所以创新高职法律实践教学的方法势在必行,教师需要分析现状问题,对症下药,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实训基地、优化模拟法庭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提升法律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为法律专业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从而有效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法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