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林志云(省人大财经咨询专家、广州市天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是全国和全球各大城市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城市价值的现实问题。2019年10月国务院通过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世界银行发布了营商环境评估标准,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主线,以更美好的制度构造更美好的生活。
根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的方法和规则,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本文尝试从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三个方面,分析广东省的营商环境建设,提炼出当前广东省营商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予以解答。
制度方面:( 1 ) 诚信建设亟待加强,政府的诚信带动社会和企业的诚信。“重大轻小”的短期政绩观,只重视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缺乏识别和关注。( 2 ) 工商政策宣传不到位,尤其是工商优惠政策和环保政策的执行标准。( 3 ) 公平竞争需加强包括招标、投标的准入门槛和公开透明,其次政策执行缺乏灵活性,使企业陷入“政策困境”。( 4 ) 政企互动不足,流连于“形式执行”,事后相关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5 ) 中介机构借此牟取暴利,各部门政策执行标准不一,按各自标准落实,陷入“制度协调困境”。( 6 ) 市、县、区各自为战,相互竞争,不利于长远发展。
市场方面:( 1)高端人才总体欠缺,结构发展不平衡,人才政策力度不足,缺乏对现有人才的激励。( 2 ) 高新产业集聚力有待加强,相比北京中关村、上海金融街吸引资源的能力不足。( 3 ) 对科学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北京、上海、合肥正建设国家级科学中心,而广州尚在规划之中。( 4 ) 创新创业氛围有待进一步改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流入除深圳市以外城市的意愿不强。( 5 )企业成本优势并不明显,企业用地、能源、融资成本与国内部分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政策建议如下: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宣传贯彻民法典,充分发挥市场化和政府公共服务的作用
1. 进一步简化行政事务办理流程,优化政策执行缓冲。继续增加企业行政事务的网上办理窗口,简化程序(民营企业的工商注册年审);政策执行给予合理缓冲期,减少“一刀切”。
2. 加强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交流。强化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政府派设常驻人员,为企业提供政府最新的政策信息。
3. 实行更有力度的行政资金阶段性股权支持计划、更有针对性的积极财政、信贸政策,顺应“六稳”“六保”的迫切需求。对有潜力的新兴科技项目,适当加大支持资金额度或延长资金收回期限等。
4. 继续优化人才政策,形成“引、用、育”的强大人才体系,以高端人才为抓手给新兴产业赋能。着手加大人才政策执行力度,提升人才政策的吸引力,完善制度与服务配套,强化辖内高等教育提供人才的功能。
(二)抓住“新基建”和靶向新兴技术产业,进一步营造市场创新氛围
1. 抓住“新基建”包括的七大领域的投入和展开,以及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历史机遇,强化法治政策保障,全面实施创新驱动。
2. 统筹各市、县、区产业布局,落实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
3. 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作用,加快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4. 靶向高端制造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建设国家级科学中心。规划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级科学中心,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靶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与精细化工。
5. 将有潜力的老式商圈改造成具有产业集聚力的高新科技园区。挖掘老式商圈的潜力,通过政策优惠吸引新兴企业进驻,多方面支持培育“独角兽”。
(三)多措并举,增强企业经营的法治保障力度
1. 营造更公平公正、高效执行的司法环境。推进以审判为核心的司法制度改革,加大力度开展庭审直播、裁判文书上网、法庭开放日,进一步规范执行警务管理,加大惩戒失信企业的宣传深度和广度。
2. 实行更有力度的知识产权保护。继续支持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的工作,构建知识产权扶持政策体系,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大厦”,举办更多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高端会议。
(四)加大开放力度,进一步提高国际服务能力和水平
1. 完善交通“硬服务”,打造枢纽型网络城市。继续保持基建设备优势,对内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的立体式公共交通系统,对外重视国际航运及航空枢纽建设,加强内外交通连接顺畅的一体化建设。
2. 加强企业“软服务”,吸引外资来粤。对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在企业融资、税收方面进一步给予适当优惠,多措并举提高商务服务产业的整体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就像空气,只有空气清新了,才能吸引更多投资。”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是社会大众关注和关心的热点,如何正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实质上也体现在营商环境的政策导向和各个方面。因此,全面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入学习和坚持不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是改善营商环境宏观上的理论依据和学习贯彻遵循民法典是前提。其次是中观的层面,是具体的制度法规、政府的行政公共服务的改善;微观的层面是,创新“双创”,(对民企降低社保征收率,取消没有聘用残疾人,民企需补交残疾费用等)发挥企业家精神,建立商业的文明。通过“创新”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总之,营商环境的改善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成本”。我们今天以新时代新的发展理念和“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为目标方向,全面依法治国;以世界银行评估营商环境的十大指标作参考,全面深化改革,真正让政府的“放管服”同企业的营商环境成本有机统一起来。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