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莉
【摘 要】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医学检验成为诊断过程不可忽视的必要手段。本文结合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现状,认为提高临床医学检验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在检验中加强沟通,建立完善的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体系等方式能够使检验管理现状得到优化。
【关键词】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7-288-01 引言: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随着医学诊断流程的不断规范,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地位不断提升,目前已经成为临床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需要保证临床检验的质量安全。
1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现状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管理,历来被视作辅助诊断的项目,特别是在一些非三甲医院以及卫生工作站,很多医务工作者丝毫没有意识到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安全隐患频发,具体问题如下:第一,对检验流程重视程度不足。近年来人们对临床检验有了初步认识,然而在实际诊断过程中,部分医护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安全检验的相关操作,对医院发放的检验流程手册视若无睹,很多时候甚至只是简单询问患者相关症状,没有进行检验步骤。第二,部分医护人员检验技术质量管理意识严重缺失,某些医院个别检验项目没有详细的质量要求和操作程序,大多数时间流于形式,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给患者造成更大经济压力的同时,影响诊断结果,间接导致了医患关系的紧张。第三,很多患者凭借自身经验对病症进行判断,当医生提出临床检验时,患者以及家属经常认为医院是在“骗钱”导致重大疾病未能及时确诊从而错过了最佳诊断时间。前不久引发舆论激烈探讨的“民航医院杀医事件”,正是患者家属拒绝接受一切检查导致了恶性后果。第四,整体来看,我国医疗资源处于严重短缺的情况,很多医院虽然制定了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细则,然而医院各部门随时处于“战备”状态,特别是急诊等科室,医护人员常年缺乏休息时间,在执行上难免出现不合乎规定的疏漏。
2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优化对策
2.1 提高临床医学检验人员工作精度 临床医学检验对患者病情确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慎重对待,不断提高工作精准度。第一,检验流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检验器械的使用和校准以及维护工作需要严格执行,并由医院领导定期检查。第二,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制定检验质量控制方案,疑似出现重大疾病或罕见病症时,检验人员需要对检验流程以及结果反复确认,务必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很多县级医院的检测设备功能有限,医务人员水平不够,因此检验结果若是存在不确定性,严禁瞒报或谎报,必须及时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联系具备资质的医院重新检验进行比对。第三,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很多致病因素将会被逐渐发现,因此医院应该定期组织检测人员进行培训,更新知识储备,当患者患有较为罕见的疾病或新型病毒等引发的疾病时能够及时发现,从而为患者争得宝贵的治疗时间。第四,检验设备需要由专人进行看护、保管,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机械设备以及化学试剂。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药物可能存在过期现象,设备的精准度会下降,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务必保证检验设备能够随时提供精确数据。第五,检验人员必须对检验试剂使用严格控制,上岗之前需要通过医院的资格考试,人员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一旦出现错误必须进行严厉惩罚,务必确保精准性。
2.2 检验人员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应该加强沟通 由于患者的病情多种多样,很多时候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并不能及时精确反馈出检查结果,或限于患者症状和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在病症没有表征时没能进行针对性检验。因此无论是检验人员还是医生,应该加强沟通,无论发现何种问题首先做到客观陈述事实,通过不同切入角度将所有情况综合分析,尽可能得出最准确的结果。医务工作者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很多错误没有纠正的机会,一旦出现,无法挽回。很多医生随着经验和职级的增加,在业内具有权威性,在绝大多数时候,他们的判断非常准确,受到社会的尊重。而臨床医学检测人员有时候会被医学以外的其他原因所影响,不敢说话,基于此,医院管理者应该制定严格的制度:首先,临床医学检测必须严格按照既定流程进行操作,原则上不允许出现失误;其次,医生需要根据检验结果与患者实际表现出的症状进行对照,判断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如果结果相符则正常治疗,如果结果不相符则需要进行二次检验,必要时需组织各科专家进行会诊,务必使诊断结果准确。最后,鼓励所有医务工作者就检验工作大胆说话,在医学范畴内正常讨论[2]。
2.3 建立完善的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体系 现阶段临床医学检验收费较高,特别是一些针对重大疾病的检验需要通过进口设备辅助进行,很多患者无法承受,一旦经过检验发现并不是预先设想的疾病时,患者难免产生“医院骗钱”的想法。基于此,应该建立完善的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体系。第一,从国家宏观角度出发,逐渐将更多的临床检验环节纳入医保,降低患者经济负担。第二,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临床检验的重要性,同时对医生制定严格的规范要求,通过传统方法能够准确判断出患者的病症时,不必通过昂贵的器械进行辅助检验。第三,对诊断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内容应该包含患者发病前后的生活、工作情节以及饮食、作息规律,为诊断提供详细的参考,如果患者听取医生建议接受检验后未检测出病症,需要通过复盘对医生的工作作出客观评价,必要时予以惩处。
2.4 开展全过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优化还需要引入全过程管理理念,由此开展的管理需围绕检验前标本信息、实验试剂与实验设备、具体检测环节、检验报告展开。在检验前标本信息的管理中,在标本由送检人员送至检验科前,需对标本开展细致核对,同时对电子医嘱、所用抗凝剂、所用防腐剂、检测项目、采集方式、送检时间等方面信息进行检查,只有核对无误,方可将标本送检。在收到标本后,检验科标本接收人员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仔细核查,以此判断标本有效性,保证签字接收的标本有效,并拒收不合格标本;在实验试剂与实验设备的管理中,医院需要在每一批检验试剂入库后开展针对性的信息录入工作,涉及的信息包括批号、数量、有效日期、生产日期、购买日期等,该批实验试剂的库存量与有效使用期需要由计算机管理系统动态显示,包括试剂能够在有效期内投入使用。为保证医院试剂采购及时开展,应提供详细库存量等依据,提示即将过期的试剂,实现更加系统化的临床医学检验,临床检验工作效率提升、每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均可由此实现。在具体的临床检验操作中,需严格遵循现用原则、结合仪器设备使用配套试剂,配合采用分类管理模式的相关设备管理,医学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即可得到更好保障。在设备仪器管理中,还应引入数字信息化技术,设备仪器参数的及时录入、定期更新与升级也不容忽视。还应做好检验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维修工作,设置专门人员负责相关工作,配合针对性建设的仪器设备使用台账,即可对仪器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随之开展的仪器校正需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计量法要求与规定;在具体检测环节的管理中,需建立健全医院检验科的操作考核制度、岗位职责、质量标准、工作管理制度,检验科工作可由此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由此分析具体实践中暴露的问题,即可进一步形成科学的标本送检核对制度、差错登记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配合针对性的职业道德培训,检验工作者的责任感可大幅提高。此外,具体检测中的重要环节控制管理也需要得到重视,以此基于暴露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处理对策,即可保证调整和改进的及时性;在检验报告管理中,需开展数字化检验报告管理,保证服务器系统能够及时录入患者检验结果,且计算机系统能够自动核对报告单相关指标结果正确性,只有通过核对的报告单方可发出。
2.5 其他策略 为进一步优化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还应关注资本同享、仪器运用管理、三基训练等策略。资本同享指的是检验仪器的网络化、自动化运用,以此逐步淘汰手工检验分析试验办法。配合业务知识的通常化培训、规范化的试剂盒运用,现代化的全自动分析仪器即可更好服务于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在具体实践中,专业学组的针对性调整、现代化仪器的开放和运用、各临床科室的小试验室规范、检验报告一单通的落实、集合化的仪器设备管理均不容忽视;仪器运用管理需基于检验仪器管理运用案卷开展,以此登记注册各类检验仪器,做到责任到人,基于操作指导书的检验仪器规范化运用也必须实现,定期维护、保养记录等工作也需要严格开展,检验仪器的稳定运行可由此得到保障;三基训练需围绕“三严”、“三基”的学习展开,医院检验科需要开展定期考核。基于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特色,必须针对性加强急救技术知识、急救医学知识的训练学习,并设法提升相关人员应对无法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围绕新仪器操作步骤和原理、新测定办法、新知识开展的培训也不容忽视,基本医学知识学习的加强同样较为关键。通过加强临床科室与检验科的联系,检验科即可更为深入了解不同疾病的诊断标准,积累更多的常见病和高发病的医学知识,通过不断积累临床工作经验、学习各类知识技能,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即可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果。
结语
随着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不断研发,临床检验技术与临床治疗的联系不断加深,能够迅速确诊患者的病情,及时制定治疗方案,使患者早日康复是每一名医务工作者最朴实的愿望。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检验人员质量管理意识,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 乔淑梅.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现状及其优化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189+191.
[2] 李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现状及其优化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