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 李静 张文 陈健 张雪
【摘 要】 目的:观察培门冬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不良反应并总结其对症处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使用培门冬酶治疗的患儿,总结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对症处理措施。结果:本组78例患儿中,出现过敏反应3例(3.8%)、尿淀粉酶升高14例(17.9%)、胃肠道反应10例(12.8%)、凝血功能异常19例(24.4%)、胰腺炎21例(26.9%)。本组病例中未出现肝脏毒性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培门冬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会有恶心呕吐、尿淀粉酶升高、过敏反应、胰腺炎、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出现,但不会造成患儿肝脏毒性方面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 培门冬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防治措施;胰腺炎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的B系或T系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异常增生的原始细胞可在骨髓聚集并抑制患者正常造血功能,同时也可侵袭骨髓外的组织。目前,对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与一些危险因素有关。以往我国临床针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化疗多使用左旋门冬酰胺酶,然而其治疗进程中常见多种不良反应,例如过敏反应、凝血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等,对患儿的身体健康与化疗进程造成不利影响。培门冬酶是一种聚乙二醇与天冬酰胺酶的共价结合物,其同样适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程中且治疗效果良好[1]。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使用培门冬酶治疗的患儿,并观察总结培门冬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不良反应并总结其对症处理措施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使用培门冬酶治疗的患儿,其中男性43例、女性35例;患儿年龄1.5~12岁,平均(6.1±0.3)岁;本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结合免疫分型,B-ALL 47例、T-ALL 31例;本组病例中按照CCCG-ALL-2015方案危险度分组,低危组29例、中危组33例、高危组16例。
纳入标准:1)患者经过明确的诊断,可以收集患儿的完整的病史和相关检查资料;2)符合本文研究药物的适应证。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免疫系统疾病者;2)先天性疾病,或先天性畸形者;3)对本文研究药物过敏或不适者。
1.2 治疗方法
本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儿明确诊断后,均按照CCCG-ALL-2015方案开始诱导化疗,其中将长春新碱替换为长春地辛,左旋门冬酰胺酶替换为培门冬酶。具体为地塞米松、泼尼松、柔红霉素、长春地辛、培门冬酶联合化疗。用法如下:地塞米松6mg/m2/d,d1~4;泼尼松45mg/m2/d(B-ALL),60mg/m2/d(B-ALL),d5~28,d29~35减停;柔红霉素25mg/m2/d,d5、d12;长春地辛3mg/m2/d(最大量4mg),d5、d12、d19、d26;培门冬酶2000U/m2/d,d6、d26(中高危组用,低危组不用)。
1.3 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
本组患儿在接受培门冬酶化疗前均需要接受凝血功能检查,同时接受血常规、尿淀粉酶、肝功能、血脂等相关检查。患儿每次完成培门冬酶化疗以及治疗进程中患儿出现各项临床异常症状时均需要对上述内容进行复查。医护人员应结合以往培门冬酶使用时的不良反应,密切观察患儿在所有疗程中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具体包括过敏反应、凝血功能异常、胰腺炎、肝脏毒性、胃肠道反应等。
其中过敏反应观察内容集中为患儿是否出现皮肤瘙痒、皮肤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以及荨麻疹等;定期监测患儿的凝血功能是否出现异常,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出血、血栓等症状;胰腺炎:观察患儿是否出现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是否存在血糖、尿淀粉酶指标异常,是否出现急性胰腺炎等不良炎性症状等;肝脏毒性:观察患儿是否出现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定期监测患儿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是否异常升高;胃肠道反应:观察患儿是否在治疗中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等异常症状。
针对上述不良反应,本组病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连接床边心电监护设备,时刻准备好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甲泼尼松龙等相关急救药品。若患儿在定期指标检测过程中发现有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异常时,医护人员可使用血浆、冷沉淀、低分子肝素等药物对患儿进行对症治疗;若患儿在定期指标检测中出现血糖、尿淀粉酶、肝功能、血脂指标异常时,则由医生给予针对性降糖、护肝、降脂药物治疗;若患儿出现胃肠道反应时,则给予止吐、保护胃黏膜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2 结果
本组78例患儿中,出现过敏反应3例(3.8%)、尿淀粉酶升高14例(17.9%)、胃肠道反应10例(12.8%)、凝血功能异常19例(24.4%)、胰腺炎21例(26.9%)。本組病例中未出现肝脏毒性不良反应。
3 结论
多项临床研究实践证实[2-3]:采用培门冬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其完全可以代替以往的左旋门冬酰胺酶进行联合化疗。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培门冬酶在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进程中仍然会引发儿童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相关医护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患儿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监测结果,及时给予对症治疗,以避免不良反应愈发严重影响到患儿治疗效果[4]。
针对本研究中培门冬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不良反应来看,其中引发患儿过敏反应的原因可能在于联合化疗的疗程过多,所以治疗过程中反复持续给药是引发患儿过敏反应的一项重要原因[5];因而患儿凝血功能异常、胰腺炎和胃肠道反应的主要原因则可能是患儿本身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与药物治疗产生的相关反应,这一点在其他药物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相关医护人员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培门冬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仍然会有胃肠道反应、尿淀粉酶升高、过敏反应、胰腺炎等不良反应出现,但不会造成患儿肝脏毒性方面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周卫英.国产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7):133-135.
[2] 冯静乔.观察国产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J].中国医学工程,2015,12(07):86-87.
[3] 陈慧,林晓霞,陈燕惠.培门冬酶和左旋门冬酰胺酶在中国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荟萃分析[J].临床荟萃,2018,33(02):163-166.
[4] 鲍颖,梁颜,何丽,等.两种不同类型门冬酰胺酶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8,22(12):2435-2437.
[5] 彭大鹏,魏旭东,米瑞华,等.CAG方案联合培门冬酶治疗成年人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J].白血病·淋巴瘤,2017,26(01):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