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芷萱 时雨萌 张蕴
内容摘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显著,“老年人口女性化”呈现上升趋势。由于男女生理特点和社会角色分工的差异,女性退休年齡早、寿命长、工资少等现状正严重地影响女性养老生活。文章根据对女性养老金准备状况的调查数据,研究女性养老金准备意识及养老现状,并从女性自身、保险市场和国家政策等层面提出相应建议,倡导女性重视养老金准备,提前做好养老金规划,减轻女性养老弱势现状,提高女性养老生活质量。
关键词 女性 养老保障 准备金
1 引言
按照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社会的定义,当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本国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本国总人口的7%时,则称为老年型人社会。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1]。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2018年数据,我国60周岁及以上女性人口从67 048万人增加至68 187万人,呈现出“老龄人口女性化”现象。
纵观女性养老现状,绝大多数老年女性缺乏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低保、社保等基础养老资金和儿女收入养老;中年女性无论城乡都以养儿防老为主要趋势,少部分依靠自身劳动创造财富的女性通常需要远离家乡,承受自身能力范畴之外的工作压力;年轻女性尚为事业和生活拼搏,缺乏提前准备养老的意识。虽然国家政策在持续推进对老年人口的重视度,市场上也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养老产品和服务,但大都是面向全体老年人口范畴的对策,缺乏适合女性的养老体系。
2 影响女性养老金准备状况的原因分析
2.1 从社会宏观环境考虑
2.1.1 社会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截至2018年,我国65周岁以上的人口达到16 658万人,老年抚养较2017年上升了9%。老龄化日益严重,而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依靠国家税务支出维持,大量的老年人口需要养老的时候,会给国家的财政支出造成负担,也就是纳税人的钱难以支撑庞大的养老人口,因此必须建立其他切实可行的养老保障渠道。
此外,根据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情况,男女的参保比例存在差异,男性的参保比例比女性高出2.7%,这说明女性在老年人口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养老权益并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女性的基本养老参与比例有待提高。
2.1.2 国家政策及法律的影响
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很多女性将陷入生育和就业的选择困境中。据统计,生育已经给四成以上的城镇女性就业带来不利影响。怀孕、分娩、育婴影响女性就业的比例为20%~36%,有10%~20%的城镇女性因怀孕而减少收入、限制职业发展,甚至失去工作;15%~30%的城镇女性因分娩而减少收入、减少职业培训或提拔晋升机会,因分娩而降低工作职位甚至失去工作的占5%~8%;因育婴而减少收入、减少职业发展机会或失去工作的城镇女性占5%~15%[2]。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不得因生育原因解雇女职工,但是企业往往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加之维权成本高、维权意识淡薄,导致孕妇受歧视已经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仅依靠向企业缴纳的养老金养老已经不能满足养老需求。
2.1.3 就业歧视对女性养老权益的影响
从国民就业角度看,女性的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性别歧视普遍存在于职场中。从入职门槛到就业待遇,直接或间接的歧视都给女性带来了不利影响。第一,女性的就业层次较男性相比较低,失业率较高。统计数据显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就业女性仅占到男性就业者的22.81%。第二,2010年女性的失业率相对男性来说上升了1.2个百分点,其中主要失业人群为处于青年期的女性。第三,由于男女生理特点的差异,女性相较于男性在劳动供给和生产力方面存在弱势,女性工资普遍低于男性。这些导致男女收入存在差异的因素意味着事业上升期的女性可能由于职场压力错过准备养老金的黄金阶段,而中老年女性也会因就业歧视和生产力供给弱势影响她们为自身养老生活做物质上的充足准备,最终影响女性老年生活质量。
2.1.4 地区资源不对称对女性养老生活的影响
从社会资源分配的角度看,城乡发展程度存在极端表现,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机会严重不均等,很多农村女性到了可以养老的年龄却为谋生活远走他乡,且受限于社会需求和知识程度只能拥有供给基本生活所得,不仅不能有效保障养老生活,还可能加剧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3]。
从城乡教育资源不均的角度看,农村地区的女性受教育程度低,收入微薄,缺乏养老危机意识,容易导致很多女性在年老时因缺乏经济来源而陷入贫困的生活窘境。
2.2 从女性自身角度分析
据国外相关数据,女性预期寿命平均比男性长5~10年,按时间计算花销,女性所要准备的平均养老金数额应当多于男性。而现下有很多女性依靠配偶的经济来源生活,而仅依靠一个人的收入实现两个人养老金的储蓄往往十分困难,在老龄化情况严峻的今天,一方收入是否足以支撑两人养老需要更多人审视。
基于心理方面考虑,女性的心思比男性更加细腻,需要更多的情感寄托。因此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关注,女性对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等一些新型的养老模式的需求将会更大。尤其是对于一些养老意识比较超前的女性,她们年老时的养老需求将会更加多样化、专业化,则相应的开支也会更大,需要认真考虑怎样进行合理的财务管理来实现老年时的养老自由。如果养老金准备充分,甚至可以解决更多的“空巢老人”问题。
3 女性养老金准备状况实证调查分析
3.1 调查设计
3.1.1 问卷设计
为了改善女性养老生活质量,了解女性养老现状,本研究设计并发放问卷以获得社会真实的数据反映。
问卷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长期居住区域和月收入;第二部分是女性对养老准备金的认识,以及对男女养老金差异的看法;第三部分是被调查者自身准备养老金的情况,包括妨碍/促使其准备养老金的因素;第四部分对有养老准备金的女性进行具体调查,包括准备年限、投入比例、投资方式等。
3.1.2 统计方法
通过Excel、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回收到的数据进行图表制作、数据解释,以此得出清晰可靠的結论。
3.2 数据分析
3.2.1 女性养老金准备意识分析
根据通过问卷设置得到的数据结果(见表1)可知,被调查者中83.4%的女性具有提前准备养老金的意识,但是开始准备的女性人数比例仅为35.1%,而还有少部分女性从未考虑过提前准备养老金的问题,占到16.6%,这说明女性整体的养老金准备情况并不乐观。
3.2.2 影响养老金准备意识的因素分析
为了探究个体基本情况的哪些因素对养老金准备意识有显著影响,分别将年龄、文化程度、长期居住区域和职业与女性准备养老金的意识作卡方分析,按照皮尔逊值小于0.05的情况下才具有相关性的原则,得到表2。
由表2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0.001,小于0.05,得到结论:女性年龄差异对其养老金准备意识的强弱有显著性影响。
继续分析两组变量显著差异的具体表现,根据频率交叉表(表3)发现,在各年龄段中,18~46岁的女性提前准备养老金的意识最强,但是大部分因为经济状况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开始养老金的准备而仅停留在意识阶段。
对文化程度与养老金准备意识进行相关分析可知,文化程度、长期居住地区和职业对养老准备金认识的P值均小于0.05,不构成显著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现实生活中文化程度的高低、农村与城镇观念及职业特征的差异往往会对人们的观念意识产生影响,故意识观念的改变也需要女性从各个方面注意并重视。
3.2.3 月收入对实际养老金准备情况的影响分析
除了具有准备意识但尚为行动的部分群体,在此重点研究了已将准备养老金的想法落实到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为了研究收入对实际养老金准备情况有无显著性影响,对两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首先对样本的收入作正态分析,图1是收入数据的Q-Q图分布,可以近似于一条直线,可将年收入的将样本数据近似看为正态分布。
3.2.4 养老金的实际准备情况
(1)女性未做养老金准备的原因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大部分人具备了提前准备的意识,却没有开始着手行动,通过统计发现,65.31%的女性都是因为经济条件有限,没有额外的资金可以提前准备养老金。有一小部分希望通过家庭的其他成员或者仅依靠社会养老来满足自己未来的养老需求。还有一些人完全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养老制度和女性的就业、生活环境给女性带来的养老困境,认为不需要提前准备养老金。
(2)促使女性准备养老金的原因及具体准备方式分析
对于已经准备养老金的女性,促使她们未雨绸缪的原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未来的养老预期不乐观,二是受现存主观客观的因素影响。
首先对女性持有的养老金预期满程度进行分析,总体来说,她们对养老金的预期和现有的养老状况并不满意。调查数据显示,仅有不到10%的女性对养老预期表示满意。这说明,现有的女性养老水平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女性自身的需求,无论是政府的养老制度还是相应的养老产品服务等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女性准备养老金的原因及具体准备方式分析
在了解了影响女性准备养老金的因素后,继续对已经开始准备养老金的群体进行探究,希望了解这部分女性对养老准备金的投入比率与哪些因素相关。
对于养老金投入的比率,我们设置了投入资金的占年收入比例的问题。对每月养老金投入资金占月收入比重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得到Q-Q图,如图2所示,近似于一条直线,且得到偏度(0.786)和峰度(0.291)的数值均符合近似正态分布的要求,可将数据近似看为正态分布。对每月养老金投入资金占收入的比重和收入做回归分析,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到其显著性水平大于0.05,所以月收入对每月投入的养老资金所占比例没有显著性影响。
4 对策及建议
在分析了女性养老准备出现的种种问题及原因后,需要从多方入手,同时改善这些情况。
4.1 提升女性养老准备意识
女性养老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女性后半生生活费用是否有保证,这个源头在于女性本身。首先,当代女性应自觉培养准备金意识,面对现阶段社会的整体养老政策不会有太大变动的情况下,女性群体既然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消灭这些潜在的歧视,那么可以调转头来提升自身来改变这个现实:提前对自身晚年的养老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进行初步的打算和实施行动。
4.2 创新发展女性方面养老产品
养老方面最热门的产品莫过于保险,保险顾名思义就是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保险的种类越来越多,可是针对女性方面的养老保险却很少。分析女性这个群体,退休早,工资少是最鲜明的标签,可她们却面临着与男性一样的养老问题,女性的养老问题比男性更加急迫,对保险公司来说,这毋庸置疑是一个很好的商机。创新发展女性方面的养老保险产品,可以根据女性现阶段的年龄、家庭收入水平、养老需求等来划分不同的保险产品,让女性根据自己的真实状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养老产品,通过多渠道的金融产品来筹集足够的养老金,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
4.3 积极完善女性养老方面各种政策
首先,完善这些政策需要下基层,贴近女性生活,察看她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以及现行政策中哪些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充。国家政策的权威性是不可否认的,进行深一步的调研,细致入微地探寻女性养老保障方面的缺漏,用政策来补足这些缺口。其次,查看现行的养老政策是否真正落到实处,政府与基层人民之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关系,层层筛选下来,上行下达是否做到了,需要进行严格的考察,从细节入手,杜绝一切“偷工减料”传达政策的行为,要确保将政府的付出交到人民手中。最后,鼓励广大妇女同胞们献计献策。可以建立一个直通政府的部门或者通道,确保女性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来传达自己有关养老方面对国家政策的建议,为了保障传递质量,应该安排专业人士进行信息的筛选,避免垃圾信息浪费时间,保障每个建议都能得到良好的考究。
5 结语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和国家社会对养老问题的重视,女性养老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无论是男女性别客观因素,如生理结构方面的差异、生产力的贡献度导致的社会分工和报酬不等,还是传统思想、资源不均导致受教育水平和家庭婚姻负担等造成的女性创造财富的机会减少,都体现了女性养老生活质量不能得到切实保障的现实。要从根本上解决女性养老问题,不仅需要外部政策和市场的扶持,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女性养老问题,更需要女性自身加强养老规划意识,提前为今后的养老生活做足准备,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敏感度,为老年拥有一定质量保证的生活未雨绸缪。
【参考文献】
[1]何群燕.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女性老年人口问题的对策探讨[J].大观周刊,2011(51):35-36.
[2]杨慧.全面二孩政策下生育对城镇女性就业的影响机理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7(4):108-118.
[3]张秋霞,李晶,罗晓晖,等.中国农村女性老年人养老困境研究[J].老龄科学研究,2018,6(1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