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从事教育工作时间长了,难免就会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习以为常”。在我们一般人的潜意识中,习以为常自然就是理所当然。因为从逻辑上讲,如果我不认为理所当然,又怎么会习以为常?至少,人们常常是按习惯思维行事,很少会主动质疑自身行为背后的逻辑,也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就会认为自己那样想、那样做是理所当然的。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人的习惯往往会受到过去接受的教育、社会文化环境和工作经验等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很难保证都是科学的,经得起追问的。不同个体的习以为常不可能完全相同,交往时发生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所以也不可能有公认标准的习以为常。更重要的是,习以为常是面向过去的产物,如果理所当然,又如何能超越现实和面向未来?
把习以为常当作理所当然,人的思想难免就会固化,一直在相对封闭的认知空间里滑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自以为是,本能地排斥、恐惧改革和变化。其实已作茧自缚,但依然在孤芳自赏。
把习以为常当作理所当然,人的行为方式也不会主动做出调整和改变,只能是“涛声依旧”,“重复昨天的故事”。这种情况下,面对变化了的学生和变化了的社会难免会捉襟见肘,甚至束手无策,但同时又很少寻找自身的原因,更多的是抱怨外部环境的诸多不是。
把习以为常当作理所当然,人们就不容易产生学习、反思、研究和超越自我的冲动。人们本能地会以为,一切理应如此,就该如此,何必再去折腾?所谓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现象”,本质上也就是把习以为常当作了理所当然。
但习以为常并不必然导致理所当然。或者说,如果我们对习以为常存在的问题保持足够的警惕,自然就不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甚至自己的习以为常也会常变常新,成为不断自我成长和革新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习以为常”。如何防止把习以为常当作理所当然呢?
首先,我们要强化学习,让自己与整个世界充分对话。通过大量的阅读拓宽我们的视野,优化我们的知识结构,从而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特别要阅读一些与自身的价值观、教学观似乎大相径庭的名作,以及一些似乎并不怎么看得懂的名作,以打破习以为常的稳定结构和平衡。同时,也要把自身的习以为常与文化背景有较大差异人的习以为常进行比较,学会换位思考,审视原有认知,从而不断调整、优化和改造自身的习以为常。
其次,我们要“吾日三省吾身”,经常追问习惯背后的依据,反思习以为常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的理性思考水平,进而形成更科学合理的新的习以为常。追问的内容,宏观的可以是自己信奉的教育理念,中观的可以是自己常用的教学方法,微观的可以是与学生日常交往的细节。通过不断地问为什么,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合情性、合理性、合法性進行考量,发现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之处,修正自己的习以为常,从而避免教育的随意、肤浅甚至对学生可能造成的伤害。
再次,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跟风、不从众,与流行保持适当的距离,对广受追捧的似乎天经地义的教育理念和改革措施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是照单全收、随波逐流。不膜拜专家和书本,学会反向思考,涵养批判精神。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不轻易为外力所左右,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清醒的思考,只向真理低头,不向世俗屈服。
当然,防止把习以为常当作理所当然,不但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改变习以为常的所有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少数人的“固执己见”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我们要改变的并不是习以为常的全部,而是习以为常中落后的、过时的,甚至对学生的发展有伤害的部分。
真正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既会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坚持不懈,又会不断挑战和超越自身的习以为常。
(芮火才,南京市江宁高新区中学校长,211100)
责任编辑:杨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