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菲菲
(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参与是学习效果的前提和保证,其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习得,更要重视学生思维的激活、引导和提升。下面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探索图形”一课为例,谈谈以思维培养为导向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为学生的思维而教,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而教。
学生与生俱来就带着“灵气”。这种“灵气”,体现在他们对未知世界强烈的好奇心上,体现在他们对未知领域的挑战和探索上。好的数学课应当是灵活的,是闪烁着学生思维的火花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合适的问题和恰当的引导,将学生思维的“小火苗”烧得旺旺的,呈现出活泼的课堂样态。
在教学“探索图形”这节课时,我在课件上展示了边长为10厘米的大正方体,并开展了如下教学活动。
师:同学们请看,这个棱长为10厘米的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
生:10×10×10=1000。它是由1000个小正方体拼成的。
师:如果老师把这个大正方体的表面涂上颜色,这些小正方体会有几个面被涂上颜色呢?根据涂色情况把这些小正方体进行分类,你打算分为几类?先观察一下,再和同桌讨论。
生:可以分为四类。有三面涂色的,两面涂色的,一面涂色的和没有涂色的。
师:每一类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请你们数一数,算一算。
生:太多了,太复杂了,算不清楚。
师:小正方体的数量太多,算起来不方便,怎么办?
生:可以从棱长小一些的正方体开始研究,看看是不是能找到规律。
师:你们建议从棱长是几厘米的正方体来研究呢?
生:从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开始。
师:好,老师为你们提供了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请你们看一下活动要求。
课件出示:
(1)找出四类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中的位置;
(2)分类数出四类小正方体的块数;
(3)把想法和同桌交流讨论,把结果填入学习单中。
当学生沉浸于挑战某一个未知领域的乐趣中时,往往是其最富“灵气”的时刻。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在本节课教学之初,我先抛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由1000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所组成的大正方体在表面涂色之后,根据小正方体的涂色情况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类,各有多少个?这样一个看似不难实则不易的问题,瞬间激起了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当学生自己提出从简单的情况入手研究时,也就寻找到了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方法——化繁为简。这样的教学过程,比直接从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入手研究,效果要好得多。原因在于学生总是喜欢挑战,享受征服未知领域的成就感。
学生的思维不仅要激活,也要引导。教师在教学中适时、适当的点拨,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聚焦在重点处,思之有法,思之有益。如果不加引导,让学生直接数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中四类小正方体的数量,学生可以较为轻松地数出来。但“随意地数”属于低层次思维,学生虽然数出了结果,却对探究后续问题没有明显益处。换而言之,学生要数,但要数得有思考,有方法。这里,需要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凸显教师导的作用。在上述片段中,我在学生操作之前给出了活动提示——找出四类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中的位置,再数出每一类小正方体有多少个。这就要求学生在数小正方体数量的同时,必须关注每一类小正方体与大正方体点、棱、面之间的关系。学生明确了思考的方向,数小正方体的数量时就有了更多思维的参与,这样就数出了发现,数出了规律。
每个学生都带着天然的“灵气”,有时闪现,有时隐藏。教师既要充分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自然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究中去;又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在适当的时机指明方向,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得课堂更加灵动。
大多数数学教师对死气沉沉的课堂都是反感的。很多教师时常抱怨学生脑子不活,思维跟不上自己的教学节奏。在看到这些课堂表象的同时,我们应当反思其背后的原因。要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激活并且涌动起来,教师至少应当做好两件事情:一是设置精巧且具有思维价值的教学环节,二是营造轻松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应当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以及课堂氛围的营造,力求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踊跃发表、敢于批判。
学生在探究了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之后,我为每个合作小组提供了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让学生数一数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和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学生充分地观察讨论,在全班进行了汇报。
生: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点上,有8个;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棱上,每条棱上有2个,2×12,有24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面的中间,每个面4个,4×6,有24个;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内部,有4个。
生:三面涂色、两面涂色和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我同意他的意见。但是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我认为是8个。
生:这个大正方体掰不开,看不到里面的情况。你们看(指着大正方体的上面,如图1),中间一面涂色的四个小正方体下面,不是藏着四个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吗?
图1
生:你只看到了一层。去掉大正方体上面涂色的一层和下面涂色的一层,中间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会有几层呢?所以应该是8个。
生:我用计算的方法来思考。小正方体的总数量是64个,去掉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8个,两面涂色的24个,一面涂色的24个,64-8-24-24=8,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应该有8个。
师:看得见的小正方体好数,看不见的小正方体难住了一些同学。到底是4个还是8个呢?
生:是8个。
师:让我们打开大正方体看看,是不是你们所想象的样子。(教师播放课件,如图2)
图2
数学教学应该努力为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力图让学生的学习困惑暴露在外,并通过学生自身的“辨”及彼此间的“辩”,达到突破难点、提升思维的效果。数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中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和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的数量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是要有序地数、找规律地数,才能数得清楚,数得有意义;二是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包含在内,“看不见”的部分需要依靠学生的想象、推理才能数清楚。许多教师在教学本节课时,为学生提供了可拆分的大正方体,其目的就在于降低思维难度,使学生能够拆开看一看,一探究竟。本节课我反其道而行,提供的是不能拆开的大正方体。其目的就在于断了学生去“看”和去“数”的路子,而“逼”着学生去思考,去想象。一个小小的改变,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和辨析的空间。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较弱的学生,在数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数量时出现了困难,这正是学生思维困惑的真实体现。这个思维难点的暴露,成了学生“辩”的好时机。学生通过实物操作辅助想象,通过计算进行验证,多角度入手,在辨析中突破了这一难点。正是我在学具上动的“小手脚”,以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空和自由,学生的思维才得以充分激发,才使他们在思辨中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数学教学既要重视学生思维的激活与参与,更要重视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深度思考中提升其思维品质。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解决一个问题,而要由一个问题引申开去解决一类问题。由“题”走向“类”的过程,是数学抽象的过程,也是学生数学思维提升的过程。
学生在探究棱长分别为3厘米、4厘米的大正方体中四类小正方体的数量时,已经感悟到了四类小正方体的数量与大正方体的点、棱、面之间的关系。即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点”上,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棱”上,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面”上,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在“体”中间。即便发现了这样的关系,很多学生仍然停留在“数”和“算”的具体直观操作阶段。此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究,摆脱直观操作的局限,去寻觅其背后隐藏的数学奥秘。
(学生汇报棱长为4厘米的大正方体中四类小正方体的数量之后)
师:刚才汇报当中,我们得到了四类小正方体的数量。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顶点上,有8个;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棱上,有2×12=24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面上,有2×2×6=24个;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中间,有2×2×2=8个。大正方体的棱长是4,为什么我们都用2来计算呢?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它和棱长4有什么关系吗?
生: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棱上,一条棱上有4个小正方体,去掉头和尾的两个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剩下2个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所以,用(4-2)×12=24个。
生: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每一面的中间,每一面去掉上下两行和左右两列,用(4-2)²算出一个面有4个,再乘6个面,得到24个小正方体。
生: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内部。去掉外面涂色的一层,用(4-2)³算出有8个。
师:如果计算棱长更大一些的正方体,你们有信心吗?没有学具让你们操作了,你们还能算得出来吗?
生:能。(合作小组计算棱长分别为5厘米、10厘米的大正方体中四类小正方体的数量)
师:这样算下去,算得完吗?如果棱长为n,你们能写出每一类小正方体的数量吗?
生:三面涂色的有8个,两面涂色的有(n-2)×12个,一面涂色的有(n-2)²×6个,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n-2)³个。
师:总结得太棒了!你们找到了这个规律,就能解决这一类问题。请你们再思考一下,这个n可以是任意自然数吗?
生:不可以,n≥2。
学生在前面的操作中,发现了四类小正方体与大正方体点、面、棱之间的关系,品尝到了自主探究发现的美妙“滋味”。这时,教师应该趁热打铁,继续带着学生向知识的更深处探寻。
在上述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棱长为4厘米,而我们都用“2”来计算呢?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使学生将关注点从计算转移到算式中的“2”与棱长的关系上来。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中,计算模型逐渐“浮出水面”。这时,我提出新的要求,不再提供学具,让学生计算出棱长分别为5厘米、10厘米乃至n厘米的大正方体中四类小正方体的数量。学生有了前面思考的基础,抽象出计算公式也就变得水到渠成。公式的提炼,使得学生掌握了解决这一类题目的“通法”。提炼公式的过程,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思维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好的数学课,因为有了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而变得生动有趣,因为有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而显得更有价值。数学教学应当着力于增加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开拓其思维空间,提升其思维品质。数学教学应当为学生的思维而教,为提升学生数学素养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