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心理学专业“院·校·社”协同育人途经探究

2020-09-15 03:06王道君
科教导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心理健康

王道君

(上饶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江西·上饶 334001)

上世纪七十年代,德国物理学家Hermann Haken[1]首次提出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s),即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分组合在一起时,其造成的整体效应比各成分单独产生的效应相加之和更大,组合过程中产生了增效作用。麻省理工学院Peter Gloor教授[2]最早定义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他认为,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工作效率将比成员单独完成目标更高。

2018 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 号)中,明确提出要完善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作为“大学—政府—中小学”(University-Government-School,UGS)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的有效突破口和试验田,对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卓越教师的培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3]如利用校友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协同育人新平台。[4]高职院校借由独特的办学条件,在政府主导下,学校和企业相互合作,充分发挥产教各方的资源优势,大大提升了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5]对普通本科高校而言,部分专业的产出价值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联系远不如高职院校,许多高等师范类院校结合实际情况,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实行了“大学—专业机构—中小学”(University-Professional service institution-School,UPS)的协同育人模式,并取得良好效果。[6]

心理健康教育在协同育人模式中具有许多特殊性。在美国,UPS 模式开展较为成熟,得益于社区大学和专业咨询机构的支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较高,但仍然有许多问题:部分孩子的心理咨询在进行数次后便会中断;一些家长对于社会咨询机构不太信任;许多咨询机构本身存在运营问题。[7]甚至社会质疑:那些迫切需要接受心理咨询的孩子真的能从中受益吗?学校和社区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否明显?[8]在瑞典,部分青少年群体中存在药物成瘾现象,针对特殊群体的心理干预任务是否适合交给中小学或是政府机构来完成?[9]在我国香港地区,基于UPS 模式开展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较为规范,但主要还是面向高职以上学校。[10]种种研究表明,基于UPS 协同育人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尚未有较为成功的合作育人经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仍值得我们研究。

1 地方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策略前提研究

协同育人机制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育模式,在开展的过程当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1.1 地方高师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协同育人的具体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政府在协同育人教学模式中起指引与支持作用,积极配合与响应政府的号召,会让协同育人取得卓越的成效。

(1)协同育人培养目标应与地方的实际需求。[11]协同育人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服务于地方发展。在地方转型发展的同时,高校也要相应地思考新问题,提出新举措。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要求逐步提高,地方经济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会增加心理健康教师的需求量,这时候高校则应该顺应这一需求,提高人才培养标准,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全方位配合地方特色发展,输送充足的人才资源。这样的创新思路对于地方和高校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

(2)协同育人培养目标应与学科专业相契合。[12]协同育人的主体是学生,目的是培养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育人过程目标应当与学科专业相契合。以心理学专业为例,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应用心理学,除去师范类专业特色,应用心理学还包括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专业内容,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高校还应积极运用社会资源,通过与社会相关心理咨询机构合作,提高学生在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专业技能方面的素质,实现社会机构和高校资源的互补,切实提高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3)在实践基础上关注学生价值观教育。[1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在协同育人的整个环节中,实践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实践活动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实践也体现出协同育人模式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所提出的具体要求。通过让学生深入企业、学校等一线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在社会活动当中的责任意识,进一步体现出协同育人对学生价值观的养成教育。只有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是全面的,是新型的,是符合社会需求,顺应时代潮流的。

1.2 地方高师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协同育人的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教育情怀。价值观的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灌输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念,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唤起他们的教育情怀,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中去;另一方面,拥有更加良好道德品质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能体现出更高效的学习表现。种种迹象表明,热爱教育事业的学生,不仅在校学习成绩优异,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也往往收获赞誉,在毕业后的工作道路上更容易取得高成就。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怀,既是高师协同育人的重要方法,也是关爱学生、关注发展的充分体现。

(2)提升协同育人专业化水平,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专业发展永远占据最主要地位。学生们只有展现出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协同育人模式的价值才得以充分体现。在高校,高水平的教师所任教的班级往往座无虚席,资深的教授能够赢得学生最多的敬佩。同时,高水平教师的敬业精神,也能耳濡目染地传递到学生的身上,更进一步提升协同育人的效果。协同育人并非把育人使命和责任完全交给第三方,高校仍然承担主要的任务。因此,要想真正体现高质量的协同育人,提升高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必不可缺。

(3)加强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协同育人模式的最大创新举措便在于实践活动的升级。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例,过去的教育模式中,高师学生的实践场所以中小学校为主,承担的实践任务较为复杂,在专业领域收获的实验经验有所不足。在协同育人模式下,高校积极与地方法院、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学生们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并且实践内容更加具有专业特色,所配置的指导老师也更富有专业工作经验。通过协同育人的实践培养模式,学生们能更系统地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到实践应用当中,更全面地了解心理学专业的发展前景,更充分地为毕业做准备。此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毕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了就业方向,为社会创造出更大价值。

(4)积极与合作机构交流,将协同特征最大化体现。协同育人模式的最大特色在于协同二字。协同模式意味着高校承担主要的育人功能,同时可以将部分更具特色的育人过程放在其他机构完成。这就要求合作伙伴间必须保持紧密联系,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打造合格育人平台。通过协同模式,学生能够利用最广泛的教育和实践资源,高校能够培养出更高层次的人才,提高科研与学术竞争力,企业或机构可以按照要求得到实践帮助,扩大规模,这无疑是多赢的局面。因此,要想将协同特征最大化体现,紧密的交流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2 地方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结构与建议

2.1 地方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结构

基于UPS 协同育人模式,研究者提出地方高师心理健康教育“院·校·社”协同育人的结构,如图1。

图1 地方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结构

此结构的中心部分是学生。学生是协同育人活动的主体,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结构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高校、机构和中学。

(1)地方高师在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模式中起主导作用。作为协同育人结构中的第一部分,高校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一方面,最终培养出的仍然是高校的学生;另一方面,高校在专业技术方面要给予学生最有力的支持。因此,高校的最主要职责是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的传授,同时注意教育专业化实践进程,提供高水平实践师资,为协同育人联合培养模式提供充分的理论与实践支撑。在培养方案内容设定时,高校应注意开设临床心理咨询、心理诊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法、教学技能实训、团体心理辅导等与协同育人目标高相关的课程,提高育人品质。

(2)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机构是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亮点。机构实践是协同育人结构中的中间部分,也是协同育人结构中的亮点。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主要有精神卫生中心、医疗或科研机构、心理咨询中心、临床心理诊所、法院、监狱、企业和公司等等单位。机构的职责是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多元化的实践空间,满足专业的各方面需求,反映了协同育人的社会属性。

(3)中学是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实践是高师育人模式中的传统项目,也是最重要的实践部分,为协同育人提供了最广泛的实践基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实践内容从简单的心理课升级成团体辅导、心理社团、心理个案咨询、心理剧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中学实习心理健康教师不再是一门轻松的差事,甚至比其他学科的实习内容更为充实。同时,实习生们犹如一股新鲜的血液不断注入基础教育领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2.2 地方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的建议

(1)高校应当在协同育人过程中配置高、专、精的机构联合指导老师。就目前现状而言,大部分协同育人机构并非心理学专门机构,或缺乏专门的指导团队。要想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多样化,高校除配置本校专业任课教师外,还应该联合机构高、专、精指导老师,如中学的联合指导老师具备中学从教经验,法院的联合指导老师具有基本法律知识,咨询中心的联合执导老师具备丰富临床咨询经验等。专业的指导老师能给协同育人带来最为直观的质量提升。

(2)提高协同育人合作深度与广度。心理学知识的普及面很广,但真正能运用到社会工作中的专业部分并不深。以中学为例,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目标应在普及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基础上,以社团、心理剧等多种形式为载体,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建立健全家庭—学校—专业机构一体的心理健康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改进心理健康教育。

(3)完善协同育人路径,形成共同价值取向。在育人实践过程当中会涉及到社会工作的各个部分,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所难免。以法院为例,实践过程中希望学生能够利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对撤诉的当事人进行干预,推动庭外和解,这和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太一致。高校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应当妥善处理好这一问题,在对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加入多元化要素,完善协同育人路径。在此基础上,各个部分不断完善,不断修正,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提高育人成材率,提升各用人单位认可度,保障协同育人的信效度,交出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心理健康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