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岗位知识需求的装配式建筑课程体系探析

2020-09-15 03:06:36黄志华丁晓华
科教导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装配式构件建筑施工

黄志华 丁晓华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 214153)

江苏是全国的建筑大省,要向建筑强省迈进,必须要有一支职业化的工人队伍,装配式建筑工人是职业化队伍的一支生力军。根据2019 年4 月《江苏工人报》《江苏新闻广播》等媒体的报道:一方面是全省装配式建筑市场的蓬勃需要;另一方面却是人才不足导致的发展乏力,供给不足。人才培养的匮乏,已影响并制约江苏省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在特殊情况中充分发挥了其高效性,从加强江苏省建筑大省的要求出发,我们高职院校加强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培养已刻不容缓,首要任务就是要完善对接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知识需求的课程体系。

1 装配式建筑课程体系现状

目前,省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在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上仍是以传统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主,仅是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装配式建筑相关的课程。譬如在原有课程体系上增设“装配式建筑施工与识图”课程,内容包括装配式结构介绍、装配式结构设计、预制构件制作与储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装配式建筑识图等内容。增设课程往往仅有32 课时,分配到其中每一授课章节仅有4 课时左右。这种简单地将少量装配式课程加入原有课程体系的方式,缺乏基于装配式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总体规划与设计,无法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装配式建筑施工与传统的现浇生产方式有很多不同,要从就业岗位及其知识需求分析入手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构建。

2 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及岗位知识需求

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可以分解为六大部分——材料与构配件供应、预制构件制作生产、设计与深化、构件运输与吊装、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运行与维护等。各部分的岗位知识需求如下:

(1)材料与构配件供应部分主要岗位有材料员、技术员、质检员,知识需求是掌握装配式建筑所需材料如混凝土、钢筋、保温材料、防水及密封材料,以及连接构件、拉结件、预埋件、吊装构件的性能和检验知识。

(2)预制构件制作生产部分主要岗位有技术员、施工员、实验员、质检员,知识需求是掌握装配式建筑识图、原材料及构件强度检测方法、产品质量检查和生产过程中的组织调度等知识。

(3)设计与深化部分主要岗位有PC深化设计师,知识需求是掌握装配式建筑制图识图、BIM 软件操作、工程造价等知识。

(4)构件运输与吊装部分主要岗位有运输工、吊装工,知识需求是掌握装配式建筑PC 构件运输与吊装的安全操作等知识。

(5)装配式建筑施工部分的主要就业岗位有技术员、施工员、安全员,尤其对吊装工、灌浆工、焊接工等高技能岗位的需求快速增加。知识需求是掌握编写安装方案、安装技术指导、现场布置与调度、构件垂直运输与安装等知识。

(6)项目运行与维护部分主要岗位有物业管理、检测分析等。知识需求是掌握装配式建筑监控与维护系统,通过运维期间的数据来分析其效能及缺陷等知识。

除了以上专业知识之外,作者认为在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方面还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还存在当构件安装出现问题时,工人施工随意等现象,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除了专业知识的讲授之外,职业道德的培养应该贯彻于整个装配式建筑课程体系中。

表1 课程设置

3 课程体系构建

3.1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建筑装配技术涉及了材料、建筑、部件、管理等学科。为了更好地掌握装配式建筑新技术,建议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装配式建筑技术作为建筑工程专业群其中一个专业方向进行设计。

目前,高职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分别是公共素质模板、职业基础平台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职业拓展模块,实训课程放置在专业课程模块中。以下按照四大模块对装配式建筑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构建。

3.2 课程体系优化与构建

(1)公共素质模块:该模块强化基础素质,围绕人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设置,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高职英语、高等数学、信息技术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建议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里面增加建筑法规知识的学习。

(2)职业基础平台模块:该模块使学生掌握装配式建筑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建筑工程概论、建筑力学、装配式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工程测量、装配式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CAD 等课程。其中建筑工程概论课程应包括建筑工业化、绿色节能和智能化等内容。

(3)专业课程模块:该模块使学生掌握装配式建筑专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前一学习阶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能识读装配式建筑施工图图纸、具有按图施工的能力;具备BIM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能进行构件的拆分和设计;具有编制建设工程招投标文件的能力;能编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等。理论课程包括混凝土结构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钢结构施工、BIM 建模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实训项目包括测量施工放线综合实训、BIM 技术综合应用实训、装配式建筑工程识图综合实训等。

(4)职业拓展模块:以就业为导向,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从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用人单位的需要出发拓宽专业知识面。主要包括选修课、素质拓展、主体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等课程。目前高职院校的选修课基本没有装配式建筑方面的选修课程,仍是以传统现浇混凝土工程为主。在此模块,建议高职院校适当增加装配式建筑选修课,譬如装配式建筑案例赏析选修课等。社会实践部分可以组织学生到装配式构件生产车间或者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参观学习等。

课程设置如表1 所示。

4 总结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产业发展的更高阶段,通过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能实现建筑的全生命期价值最大化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高职院校基于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知识需求进行课程体系优化构建,将全面提升高职院校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装配式构件建筑施工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00
建筑构件
国际木业(2016年8期)2017-01-15 13:55:22
建筑构件
国际木业(2016年12期)2016-12-21 03:13:28
建筑构件
国际木业(2016年3期)2016-12-01 05: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