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思政理论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20-09-14 02:39许雪莲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雨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

许雪莲

摘  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课中构建包含“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自学内化-课堂交流讨论”三个环节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并利用雨课堂平台实现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全员有效参与和教师的全程引导把控,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分课堂;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105(2020)04-0027-05

A Study of PAD Class Teaching Model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Based on “Rain Classroom”

XU Xue-lian

(Wenzhou Business College, Wenzhou, 325035, 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has constructed a teaching model including three teaching links that formd by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Rain Classroom” is used to draw the students to join in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and help teachers to guide and control it. The new teaching model has been proven effectiv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PAD Class; Rain Classroom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践行铸魂育人、立德树人宗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伟大工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主渠道和压舱石的作用,因此如何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成为各界的关注重点。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在2019年3月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2]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善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平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切实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

一、新挑战:当前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效果堪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利用网络平台和先进教育技术推进思政课改革,实行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校的共识。经过几年时间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各大网络平台上的思政课在线课程已有上百门,各种互联网技术软件如雨课堂、课堂派、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也得到广泛应用,新教学模式的研究虽积累了一定成果,但尚未探索出一个普适性高、可操作性强、实效性好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网络课程学习本身的诸多局限性

目前网络教学平台上的思政课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但学生自学的效果大多不尽如人意。一是在教学内容上,因思政课的特殊敏感性,多数网络课程的授课内容都比较中规中矩,更偏重理论性内容的讲述,虽讲解深入、逻辑严谨,但对于大多数缺乏一定理论知识基础的非思政专业大学生来说,很多内容听起来味同嚼蜡。质量较好的网络课程资源,多由重点大学根据自己的学情制作,而对于大多数非重点大学的学生来说,学习进度和内容不完全适合,课堂内外的教学出现脱节。此外,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是与时俱进的,而网络课程由于制作周期长、花费大等原因,一次录课通常要用2到4年时间,因此教学内容中的理论、数据、案例等都无法及时更新,对社会热点问题更无法严密跟踪和解读,这一问题在《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中表现尤为明显。二是在授课方式上,网络课程多采取教师单向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导,满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不能主动参与知识构建和问题解决,教师亦无法及时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效果。有的课程虽设置了少量直播互动课,亦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

(二)线上线下课程的有效衔接存在问题

思政课在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如何整合现代与传统教学方式,如何实现教学各环节衔接的精准化,以及如何保证制作和运用所需的技术条件和实现条件的问题。[3]在实施课堂翻转的过程中,学生自学线上课程后,如果无法在线下课堂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内化学习内容,则学习效果将大大弱化。线下讨论课的实施也有很多问题,一是选题设计上,讨论题的选择较为随意,有些选题与线上课程的内容脱节;学生在进入讨论课前,缺乏深入思考和充分准备,讨论过程中通常一个小组中只有一两个人态度比较积极,其他同学都处于“打酱油”状态,讨论的重点难点、深度广度都难以把控,效果无法保证。二是教学组织上,目前全国多数高校的思政课仍是大班中班上课,人数多在80到150人的规模,给讨论课的组织带来相当挑战。三是参与方式上,讨论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互动方式仍较为原始,多采取学生自由发言、小组讨论和汇报等方式,学生参与率较低,很多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沉迷于玩手机或做其它与课堂无关的事。

总之,在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探索一个能够实现线上线下两个课堂科学整合,讲授式、讨论式和探究式三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师生和生生交互方式活泼生动、富有实效的新教学模式,基于雨课堂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二、新方案:基于雨课堂的思政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结合思政课特殊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情特征,笔者主持的课题组设计了基于雨课堂的思政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并于两年的时间内,在《基础》、《纲要》、《概论》三门课程中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主要思路是,利用雨课堂的技术优势,在思政课中构建由“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自学内化-课堂交流讨论”三个环节有机组成的教学模式,宗旨是提高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参与效率和深度,提升教学实效。

(一)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讲授式课堂和讨论式课堂有机融合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教授张学新于2014年提出的一种课堂教学新模式。形式上,将教学过程在时间上清晰分为三个相对独立又关联的环节: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简称PAD课堂。这一模式实质上是在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一个心理学中的内化环节,使学生对讲授内容吸收之后,有备而来地参与讨论,将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4]看似简单的设计,实则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操作方式上,对分课堂模式分为“当堂对分”和“隔堂对分”两种,课题组分别对两种方式进行试验,结论是思政课更适合采取“隔堂对分”。这样的“隔堂讨论”,是对分课堂与传统讨论式课堂的根本区别,也是对分课堂的关键创新。[5]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教材内容的全面重构和整合。这是对分课堂设计的重中之重,也是教改的难点所在。教师要在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一门课程内容的整体框架、内在逻辑和重点难点的基础上,根据对分课堂的设计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整合和提炼,处理成相对独立的若干个教学专题,每个专题包括讲授课、学生自学、讨论课三部分内容。在教师课堂讲授环节,内容要少而精,侧重讲解知识体系框架和基本概念理论,精讲重点难点,对非重难点内容进行“留白”,由教师选择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上视频课中的相应内容,布置给学生自学。在课后内化吸收阶段,学生除了要自学网课之外,还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阅读教材、参加测验等方式,消化吸收课堂教学内容,二是围绕老师布置的讨论题目查找资料,准备好讨论课所需素材。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带着自学心得、困惑的问题和研讨资料回到课堂,进行小组研讨与全班交流,深化理解,释难解惑,总结提升。三个环节前后相继,环环相扣。通过这样的设计,既保留了由教师精讲重难点内容的优势,又汲取了网络课程中最精华和最适合的内容,很好实现了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换,同时通过学生内化和课堂讨论两大环节,充分发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总体课时安排和分班设计。根据对分课堂的设计,实行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制定严密详实的教学进度表。在课时安排上,教师将每2周设计为一个对分课单位;在学生安排上,将一个教学大班的学生分为2个授课大组。在总共24次课共48学时的课程中,单周的2学时安排全体同学上讲授课,双周的2次课(4学时)中,分别安排一个大组上讨论课;在总共16次课共32学时的课程中,单周的2学时安排全体同学上讲授课,双周的2个学时中,分别安排一个大组上讨论课。未到课堂上课的另一个大组,则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开展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安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既确保了大班精讲课上教师对课程重难点内容的总体把握,又保证了小班讨论课中的高参与度和实效,同时又使学生有部分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学生的接受度较高。

3.讨论课选题设计和具体流程安排。关于讨论选题,广泛的课堂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思政课更适合设计开放性、思辨类选题,具体操作和解决问题类的选题则不太适合。要选择学生有一定知识基础、比较感兴趣或有所困惑、偏现实热点类的选题,以吸引學生积极参与。在讨论课的具体流程安排上,要点在于精准设计和把控节奏,避免拖沓,防止讨论课变成一盘散沙。讨论课全程90分钟或45分钟,分成5个部分:教师回顾前节课内容要点、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弹幕交流、教师答疑和总结。其中以小组讨论和汇报为重点,宜占总课时2/3左右。教师在讨论课上要起到主导作用,讨论课前按照对分课堂“亮、考、帮”的原则,安排学生做好准备;讨论课中营造一种开放包容、生机勃勃的氛围,引导学生全情投入、深入思考;讨论课后布置学生做课堂小结,进一步总结反思。设计合理、节奏紧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对分讨论式课堂,真正使学生在思政课上学有所思、学有所获,更好达到了思政课的育人目标。

4.配合使用学习手册。学习手册不是学生自行准备的学习笔记,而是由任课老师统一设计和发放。手册按学时安排和教学专题设计成不同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三大部分:精讲课的笔记和心得小结,自学课的学习笔记和疑难问题记录,讨论课的课前资料准备、讨论心得总结。此外还包含教学进度表、课程学习要求、详实的分数记载表和最后的课程学习总结页。手册定时上交组长和任课教师打分,还设计有组员互评环节,这些都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及时对手册情况进行反馈总结,对学习不认真的学生进行引导督促。学习手册使学生养成了深入自主学习、勤于思考总结、全程参与教学过程的好习惯。

5.配合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在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完成“重学习态度、重学习过程、重综合素质、重实践体验”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6]具体做法,一是调整平时与期末成绩比例,将平时成绩提升至课程总成绩的60%-70%,强化过程考核,淡化期末考试,能够更加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进一步细化平时成绩考核内容,严格规范考核标准,着重考查学生参与对分课堂各环节的整体表现。二是为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建立免考制度。平时表现最好、平时成绩最优异的学生,通过申请审核,可以获得免考资格,人数约占教学班总人数的15%左右,最后平时成绩即作为学生的总评成绩。要严格规范免考的考核标准和申请程序,保证全程公开公正,避免争议。这一措施促使学生更关注学习过程,大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应用雨课堂等教学工具,服务于混合式教学设计

最近几年,雨课堂、对分易、蓝墨云、学习通等教育技术软件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中雨课堂是由清华大学学堂在线推出的师生交互式智慧教学工具,可以直接嵌入微信和教学课件,应用便利。将雨课堂与对分课堂相结合,运用雨课堂的强大功能,赋予对分课堂在“课堂讲授-课后自学-课堂讨论”各个环节的全新体验,大大改善了学生对教学过程参与率低的问题。雨课堂即时生成的数据库,便于老师随时掌握全班同学的学习动态,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对思政大课堂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精准了解、全程全面把控的弊端。

1.课前:教师在课前按照对分课堂教学方案,将讲授课的预习课件和思考题、讨论课的选题和参考资料等,通过雨课堂向学生推送。教师可及时准确掌握学生预习时间长短、浏览课件页数、测验作答情况等学习轨迹数据。学生通过预习材料,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也可将遇到的问题与教师进行在线交流。

2.课中:上课前学生通过手机扫码登陆线上课堂,同时完成课堂签到。课中广泛使用测验、投票、弹幕、随机点名、投稿、红包等功能,精心设计课堂各个环节,持续以一个个任务驱动学生紧跟课堂节奏,认真听课、主动参与讨论和交流,实现学生大规模参与课堂互动的核心目标。特别是在讨论课上,通过雨课堂可实现自由分组、投票投稿、弹幕交流、即时反馈、随机抽取汇报代表等功能,这对于引导和督促每位同学认真参与讨论过程有着直接作用。

3.课后:教师可通过雨课堂推送测验、作业、辅助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拓展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可通过雨课堂上的课件和资料自主复习,也可就讨论课的难点与老师同学进一步交流,最后可将学习心得、作业等发至雨课堂平台,与同学交流分享。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雨课堂提供了完整立体的数据支持,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的数据记录,及时调整教学流程设计,促进了教学活动由传统的“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型。

三、总结:教改取得的成效及完善方向

经过两年时间、三门课程、十余名教师参加的教学实践,改革总体取得了良好成效。通过每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学习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大增强,教师的学评教成绩稳步提升。当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期待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取得的成效

1.构建了符合思政课特点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从思政课教学目标的价值性、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和当代大学生的学情特点出发,探索了一个低成本、易上手、可操作性强的对分课堂实施方案。教师通过严谨细致的对分课堂流程设计,实现了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和考核方法的全面改革和重构,既克服了传统讲授式课堂满堂灌输、学生参与率低的弊端,又规避了简单应用网络课程时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缺乏有效引导监控的消极方面,总体实现了两大整合:一是将讲授式课堂和讨论式课堂有机融合,既体现了传统讲授式课堂的教学优势,又强化了讨论式课堂的自主探究效果;二是将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融合,既发挥了教师引导和监控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能保证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高效率和高覆盖率,体现其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切实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2.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雨课堂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移动互联技术、网络学习和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对大学生“手机控”的特色因势利导加以运用,将现代技术手段和实体课堂的优势相结合,不但可实现签到、测验、投票、弹幕等即时功能,而且可全程服务于对分课堂从讲授课到课后自学再到讨论课的整个实施过程,实现了教师的全程引导和学生的全员参与,弥补了传统思政课堂学生抬头率低、教学实效性差的缺陷,改善了讲授式课堂和讨论式课堂的整体效果,促使混合式教学设计得以顺利和高效实施。

(二)存在的不足与完善方法

1.学生在内化阶段的学习质量和效果不尽理想。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与其它传统的翻转式课堂相比,很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强调内化和吸收的过程,力图实现讲授法和讨论法两大教学模式的整合。学生将在课后自学和思考的结果,带到讨论课中进行讨论、交流、分享,从而达到答疑解惑、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效果。但对于大多数学习兴趣、自律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都不够强的大学生来说,自主学习阶段的学习内化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疲于应付,敷衍了事,影响了后续讨论课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学生课后内化阶段,要进一步建立有效的奖励和督促机制方法。此外,讨论课的选题设置要更能够吸引学生在课后主动深入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达成质量较高的自主学习效果。

2.新教學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精力投入提出了更高要求。相较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对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进行全面重构,这就要求教师对学情有更清晰准确的了解,对教学内容有更高层次更深入的把握,对教学过程有更游刃有余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对现代教育技术有熟练的使用技巧,当然也需要在教学设计、教学资料准备、作业批改、答疑交流等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对进行了教改的课程有更多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也需要教师有投身教学、甘于奉献的精神。

3.新教学模式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硬件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施对分课堂的过程中,要求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在排课排考、日常教学督导、教师教学业绩考核等方面给予特殊安排。此外,硬件要求方面,对分课堂的设计原则是在原上课教室直接开展讨论课,以最小的成本和最便利的方式开展对分教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高校教室的桌椅无法移动,小组讨论时,前桌的同学需要回头扭身,部分学生不愿意配合,直接影响了小组成员间的交流效率和效果。因此最好有专门的讨论型教室,配置有可移动式圆桌、移动话筒、电脑、触摸屏幕、视频录制设备等,将大大提升对分课堂的实施效果。

总之,基于雨课堂的思政课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大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全程和深度参与,使思政课的理论知识在大学生知、情、意、行、信合一的实践中落地,是适应新时代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值得我们进一步实践并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3] 唐海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思考[J].教育观察,2015(12):94-95.

[4] 张学新.对分课堂[N].教育文摘周报,2016-03-02(1).

[5] 张学新.对分课堂:一种新的教学法[J].复旦大学教与学专刊,2014(2):1-2.

[6] 李海凤.对分课堂视阈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初探[J].科教导刊,2017(18):85.

(责任编辑:孟祥玲)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雨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