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巴哈?亚生
【摘 要】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阿替普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诊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6例,根据阿替普酶剂量的不同治疗将其分为:对照组(n=48例)和研究组(n=48例),其中对照组予0.6mg·kg-1,研究组予0.9mg·kg-1。结果: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的研究组在1天和1月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92%)低于研究组(89.58%),组间差异显著(=4.38,P=0.04)。结论:采用0.9mg·kg-1的剂量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疗效更佳,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静脉溶栓;阿替普酶;急性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脑组织坏死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1]。其诱发原因为脑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部分神经功能障碍、头晕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将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临床治疗主要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且往往采用低剂量治疗以此降低风险。为探究最有效、安全的阿替普酶治疗剂量,对此,本研究对我院96例患者给予不同剂量治疗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诊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6例,根据阿替普酶剂量的不同治疗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年龄在43~80岁,平均(63.95±4.62)岁;男25例,女23例;研究组年龄在42~81岁,平均(64.75±4.30)岁,男28例,女20例。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检测,包括: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措施,再根据阿替普酶(德国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10051,产品规格:50mg/支/盒)剂量的不同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予0.6mg·kg-1,研究组予0.9mg·kg-1。取药物总量的10%静脉推注,剩余将其溶解于100mL0.9%生理盐水注射液中,持续静脉滴注1h.
1.3 觀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经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治疗后的NIHSS评分(治疗期、治疗后1天/1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荨麻疹、黑便、心律失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不同时间段的NIHSS评分
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的研究组在1天和1月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疗效对比
研究组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5/48(52.08%)、18/48(37.50%)、5/48(10.42%);对照组分别为:19/48(52.08%)、16/48(33.33%)、13/48(27.0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92%)低于研究组(89.58%),组间差异显著(=4.38,P=0.04)。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对照组出现荨麻疹、黑便、心律失常例数分别为:1、1、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6.25%);研究组则分别为:1、0、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8(4.17%),两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为常见的脑卒中类型,诱发原因为脑动脉供血不足。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加重,患该病群体数量也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其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等症状,同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治疗主要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且是唯一被批准用以治疗。该药物能有效溶解血栓,疏通阻塞血管,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3]。由于其具有较强溶栓抗凝作用,剂量的不同导致就诊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对此,本研究给予两组患者不同剂量的阿替普酶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组予0.9mg·kg-1,对照组予0.6mg·kg-1。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92%)低于研究组(89.58%),组间差异显著(=4.38,P=0.04);治疗后的研究组在1天和1月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0.9mg·kg-1的剂量治疗其疗效更佳,有效疏通阻塞血管,降低致死率。
参考文献
王满利, 章晓富, 樊玉香. 不同剂量阿替普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中的效果对比[J]. 海峡药学, 2019.31(03):100-101.
李凤进, 郑晓红, 徐立明.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最佳剂量探讨[J]. 当代医学, 2019(16).
余利生, 宋宏中, 饶俊平.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13):24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