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奥赛罗》主要人物形象向来备受热捧,但是次要人物却鲜有人问津。《奥赛罗》中次要人物伊阿古在戏剧中所起的作用似乎是不可轻视的。次要人物在戏剧中的地位和作用虽次于主要人物,但其往往仍具有独立的美学意文和独特价值,并且其对于塑造人物形象、预设背景、开启剧本、推动剧情发展、在特定时刻加重或舒缓矛盾、充当作家传声筒、吸引下层群众及引起反思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次要人物;伊阿古;功用
作者简介:吴石香(1999-),女,汉族,江西赣州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6--02
次要人物不是可有可无的,目前研究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次要人物的功用较少,尤其是中国。
国内对于《奥赛罗》中次要人物伊阿古的分析,更多是集中在伊阿古的人物形象,分析伊阿古之恶,或者将伊阿古和其他作品中的恶人做某个恶的品质的分析比较,例如《评答尔丢夫与伊阿古的伪善》。而对于他这个次要人物对于作品的功用,却很少有学者研究。国外也是粗略的对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的次要人物进行分析,没有具体而深刻地研究《奥赛罗》中次要人物伊阿古的功用。
“次要人物”是和“主要人物”相对的一个概念。“主要人物”是戏剧中的主人公,即在戏剧故事和人物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受重视程度较高的文学形象,也最大程度地左右情节发展、激化或者减缓矛盾。而次要人物在戏剧中的地位和作用虽次于主要人物,但其往往仍具有独立的美学意文和独特价值,并且其对于塑造人物形象、预设背景、开启剧本、推动剧情发展、在特定时刻加重或舒缓矛盾、 充当作家传声筒、吸引下层群众及引起反思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一、伊阿古相互映衬,塑造戏剧人物形象。
从人物关系中,看次要人物伊阿古作为陪衬,烘云托月,相互映衬,塑造戏剧人物形象。
伊阿古一直以来,从善的对立和主角的陪衬而存在的,是恶魔的化身。恶魔思想是来自人性深处的根本欲念。精神分析学派学者埃里希弗洛姆( Erich :Fromm), 在其专著《恶的本性》中论述道“人类恶的能力主要有三种倾向构成,即爱死(或恋死)、恶性自恋、共生性乱伦固恋。”[1]自恋是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概念,也是他认为自己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并用来解释包括嫉妒和暴虐等在内的诸多现象。伊阿古即属此恶性自恋型的恶魔,这位自恋者已经到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欲望和权力。他所期望的,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到了几近疯狂的状态。表里不一人面兽心,表面上彬彬有礼,事实上污秽不堪。在悲剧发生的整个过程中,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做手脚的细节,并据此设计了一个又一个阴狠毒辣的陷阱,把每一个善良的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他也为此感到巨大的快感。他作恶的技巧性极强,对任何人都是恶意的,是利己主义最极端的代表。
(一)欺朋骗妻,赶尽杀绝。
罗德利哥一直把伊阿古当作自己的唯一的衷心朋友,但伊阿古却表里不一,将其步步圈入自己的计谋中,最后将其杀死。罗德利哥是一直爱慕苔丝狄蒙娜的,着也是他与伊阿古合谋的主要原因。罗德利哥切实显得有些愚笨,但是他也曾多次怀疑他“忠诚的朋友”,但是都被伊阿古的花言巧语蒙混。而且剧中绝大多数的人都被他的表面所欺骗,只能说他的骗人技术太高超了。第一场,罗德利哥认为“这太不够朋友啦”,伊阿古巧妙转换话题,向罗德利哥说明自己的“难道我就不得做一个副将?”引得罗德利哥同情“天哪,我宁愿做他的刽子手”。紧接着就提出自己的破坏奥瑟罗和苔丝狄蒙娜的计谋。罗德利哥和伊阿古都有自己的阴谋,但是罗德利哥只能愚蠢地成为伊阿古实现自己阴谋的利刃,最后惨遭朋友暗手。伊阿古为了实现自己的阴谋的手段实在是高明,借刀杀人,一石二鸟,作恶技术炉火纯青。
伊阿古的妻子爱米利亚是一个非常善良温和富有同情心的人,也一直是个非常顺从自己的丈夫的妻子,言听计从。而伊阿古就是利用她这一点偷取到“物证”手帕。爱米利亚对奥瑟罗和苔丝狄蒙娜一直忠心耿耿,虽然因为她的“不假思索”和言听计从充当了伊阿古的帮凶。但是在苔丝狄蒙娜死后,他明白过来,斥责奥瑟罗,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说出真相,最后惨死在自己丈夫手上。爱米利亚这个小女仆出场并不多,但因为伊阿古的反衬形象更加鲜活,衷心和背叛形成强烈对比。
(二)人前鞠躬尽瘁,人后算计无穷。
伊阿古认为“只有空谈,不切实际”就是凯西奥的全部的军人资格,凯西奥根本就不配当比他高一级的副将,而他自己確实是“屈才”了。所以从始至终,他都想着设计陷害和试图杀死凯西奥。他清楚地了解到凯西奥喝多了“像小狗一样到处惹是生非”,所以一直灌酒,让他醉酒,再让罗德利哥上前挑衅他。凯西奥被革除职位便“正直”地向他提供“好主意”,让他乞求苔丝狄蒙娜在奥瑟罗面前求情,让他官复原职。这样凯西奥再次陷入计谋中,顺利地成为伊阿古的提线木偶。直到凯西奥命悬一线,他还是想求助于“正直”的伊阿古。
伊阿古作为奥瑟罗的骑官,从来没有对奥瑟罗有过忠诚之心。他的终极计划就是扳倒奥瑟罗。罗德利哥的死,凯西奥的重伤和苔丝德蒙娜的悲剧都是伊阿古在扳倒奥瑟罗过程中的阶梯。而奥瑟罗只是一个擅长打仗而轻于观察任性的将军,他正直慷慨,英勇与机智。然而伊阿古却是一个心胸狭窄,嫉妒,与善于使用奸计的小人。尤其是和奥瑟罗相比伊阿古恰恰是一个善于观察人性,并且依据他们性格上的弱点利用他们的人。因此他十分清楚奥瑟罗身上的弱点,据此设计了一系列计谋。从而让他在猜忌和独断愤怒中杀死自爱的和爱自己的苔丝狄蒙娜,酿成悲剧。
二、预设背景、开启剧本、推动剧情发展和在特定时刻加重或舒缓剧中的特定效果
剧本的开启是从伊阿古和罗德利哥的交流开始的,一开始映入观众眼帘的就是伊阿古和罗德利哥两个恶人嫉妒和欲望膨胀,紧接着就开始他们的去勃拉班修叫喊拆散奥瑟罗和苔丝狄蒙娜的计谋。戏剧情节在伊阿古的野心和计谋下发展。当醉酒的凯西奥驱逐追打罗德利哥时,伊阿古马上从“赞誉”凯西奥,说“我很爱凯西奥,要是有办法,我愿意尽力帮助他除去这一种恶癖。”到刻意讲“可是听!什么声音?”来引起大众的注意,并私自对罗德利哥说“快走!到外边去高声嚷叫,说是出了乱子啦。”进而闹大事件引起奥瑟罗及其他人的注意。在奥瑟罗愤怒时,伊阿古便“袒护”凯西奥,从而减缓矛盾和纠纷。但是又会引起观众的好奇心,伊阿古还会怎样处理凯西奥?紧接着,他就上前提供妙计。
戏剧的高潮是爱米利亚明白过来是伊阿古害死了苔丝狄蒙娜,想要揭发他的罪行,但是伊阿古在强烈地阻拦。他呵斥爱米利亚说“什么!你疯了吗?快给我回家去!”
伊阿古:放明白一些,回家去吧。
爱米利亚:我不愿回家。(伊阿古拔剑欲刺爱米利娅。)
葛莱西安诺:呸!你向一个妇人动武吗?
爱米利亚:你这愚笨的摩尔人啊! 你所说起的那方手帕,是我偶然拾到,把它给了我的丈夫的;虽然那只是一件小小的东西,他却几次三番恳求我替他偷出来。
伊阿古:长舌的淫妇!
爱米利亚:她送给凯西奥!唉!不,是我拾到了,把它交给我的丈夫的。
伊阿古:贱人,你说谎!
爱米利亚:苍天在上,我没有说谎;我没有说谎,各位先生。杀人的傻瓜啊!像你这样一个蠢才,怎么配得上这样好的一位妻子呢?
奥瑟罗:天上没有石块,可以像雷霆一样打下来吗?好一个奸贼!(向伊阿古扑奔;伊阿古刺爱米利亚逃下。)[2]
爱米利亚想要揭发,想让大家知晓真相,但伊阿古不断的阻挠,到底能不能成功揭发呢?戏剧也在激烈的争吵中走向高潮,然后落幕。
根据检索结果,“奥瑟罗”在戏剧中出现的次数为330次(包括他人对他的称呼,以下同),“苔丝狄蒙娜”出现的次数是229次,而“伊阿古”出现的次数是365次,全戏剧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由此可见,伊阿古在戏剧中穿针引线推动情节而发展功能不亚于主人公奥瑟罗。
三、揭示和深化剧中主题
《奥瑟罗》公认的主题一般有四种,“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中人的意义”“种族问题”“爱情和婚姻”和“关于人性的无奈”。[3]
《奥瑟罗》所描写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也正是莎士比亚生活时代的社会。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即是人文主义精神。而人文主义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追求自由平等和人性的解放。热爱生活,追求知识和浪漫,让人格自由发展是其直接表现,反封建思想是其根本动力。主要代表还是奥瑟罗和苔丝狄蒙娜。但在种族问题,伊阿古是不依不饶的,他扳倒奥瑟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他“摩尔人”的身份。关于人性的无奈,莎士比亚通过这个悲剧,表明了人怎样由于自身的缺点,在邪恶的诱惑下,亲手毁掉了自己的理想,在肯定我们人的价值和尊严,反思追求欲望时的破坏性。这一点是对拉伯雷《巨人传》等肯定人的欲望和重视知识和教育的进一步反思。
四、作为莎士比亚的传声筒而存在的。
莎士比亚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非常具有剧作家的责任感。在创作戏剧时,深刻地揭露了现实的黑暗和讽刺了那些为了追求自己欲望的人不择手段。但这些难以通过正直勇敢的主要人物奥瑟罗来表现。所以这个重任就落在次要人物伊阿古身上。伊阿古洞察时事并对人性有清晰的认识,而这就是作者的深刻认识。他毫不留情且面不改色揭示现状,而且承认自己的卑鄙行径。例如他开篇和罗德利哥直言不讳。
“啊,老兄,你放心吧;我之所以跟随他,不过是要利用他达到我自己的目的。” [4]
由恶人揭露社会的污濁现象,恶人评价恶的现象,恶人自己承认自己的恶。而这些都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观众也不由得和现实联系,开始反思。而这些就是莎士比亚所想要达到的效果。
五、迎合来自下层社会观众。
次要人物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合来自下层社会观众,因为下层劳动人民构成了他的观众群的主体。伊阿古是一个两面三刀的人,多层性格特点,也一定程度上满足观众。也正因此,他的言论语词可以时而官方正式高雅,时而粗鄙不堪,接近于现实。伊阿古的恶并不是伊阿古一个人的,而是所有观众群众的集合体。每一位观众,他心中都曾会有一个伊阿古,尤其是在鼓吹人类欲望的时代,都会有“不择手段”念头,只是事情或大或小,有的人在实施手段的时候得逞或者失败。伊阿古形象也是一个新的文学形象,不同于崇高威武勇敢的英雄,增添了审美趣味,也符合下层社会观众欣赏水平。
参考文献:
[1][美]埃利希·弗洛姆.恶的本性[M].薛冬,译.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1989.
[2]阮昆主编,朱生豪翻译. 奥瑟罗[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于健夫,简析奥赛罗主要人物形象、悲剧主题及其成因,2012.
[4]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