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超群 乔洪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44)
雷山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包含熔银、铸型、锻制、拉丝、编结、洗涤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不同的科学价值。华觉明在《论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开发》[1]中提到了传统工艺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之后在《中国手工技艺》[2]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中国手工技艺的七大价值:学术价值、经济价值、历史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现代价值和民生价值。有学者指出传统工艺的民俗文化价值与艺术审美价值[3]。雷山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是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的代表,其技法和饰品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与文化内涵,需要一一剖析和解读。
雷山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是苗族聚居区复有代表性的传统工艺,具体技艺包含三十余个步骤,这些工序包含:熔银、铸型、锻制、拉丝、编结、錾刻等环节。具体工序如图:
雷山县苗族银饰锻制流程图[4]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全套制作流程有30余个步骤,其主要的步骤为:熔银、铸型、锻制、制模、錾刻、拉丝、焊接和洗涤,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科学原理。
熔银时,准备好熔银所需的炭火和风箱,这里的炭火一般使用木炭,之后将银料倒入坩埚中,将温度加热到银的熔点961.78摄氏度以上,银熔。据国家级传承人杨光宾介绍,熔银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000摄氏度至1100摄氏度左右,待银料完全处于液态时,即熔银步骤完成。熔银之后需要为铸型,将液态的银液倒入铅制的铸型凹槽中,倒入的过程中需从凹槽中部缓慢流向两端,达到均匀的效果,有经验的师傅们会加些许菜油在沟槽中,这样做的理由是增加流动的润滑性。
铸型成银条或银片后,需要对其进行锻制,锻制技艺是苗族银饰的核心技艺,主要分为热锻和冷锻两种方式。热锻主要运用于不易成型的银饰大件加工(如银头冠、银项圈等),将银料加温三四百摄氏度,加温后的银料柔软,延展性好,这时用牛角锤在木桩上反复捶打,能较快地锤碾成片状或条状,锤制过程中,银料会徐徐变冷,需要不断对银料进行加温,反复如此,这样的过程便是热锻;而冷锻主要应用于银饰小件(银戒指、银耳环等),将银料捶打弯曲,产生变形,延展至所需造型即可,不用反复加热的这种锻打方式是为冷锻。
制模工艺的工具是铅制的阴阳凹凸坯模,分为阴模和阳模,颜色为灰色或灰黑色,制模时需要将平整的银片夹置在模具之中,阴阳二模合模,用榔头用力捶打,模压后的银片有弧度有花纹,较为美观。錾刻是用錾刀雕刻的物理过程,主要原理是运用尖锐的錾刀使银片产生物理形变,直至生成精美花纹。拉丝是将银条拉为银丝的物理过程,所用到的工具为拉丝板,拉丝板上有10-30个不同直径的细孔,拉丝步骤是使用镊子拉住银条的一端,由大孔至小孔不断地通过,银条会不断地被拉细,科学原理正是利用银条延展性好的特性,使银条变为银丝。
焊接老师傅一般采用传统的人工点焊模式,即掺入少许硼砂的水滴在所焊处,点燃煤油灯,用吹管加热使其焊接。使用硼砂水的原理是利用硼化物在锻制过程中去除金属表面杂质,点焊之时提高金属的耐热性能,使银饰能进行更好的焊接。焊接过程中点焊的温度可达三四百度,选用的焊料一般为高纯银丝或锡料。洗涤所用的试剂是明矾(KAl(SO4)2·12H2O)和五倍子花果(所含主要成分五倍子鞣质,又称单宁)混合液,具体化学原理是利用还原反应破坏银器表面的氧化膜,去除黑色氧化物,还原银器表色的亮白色。
在苗医看来,佩戴银饰有“保健康”的效用,具体分析其科学原理,可以找到答案。银器银饰含有银离子,银离子可以干扰微生物的生存状态,具体来说可以干扰细胞壁的合成,可损伤细胞膜,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干扰核酸的合成。在一升水中仅需含亿万分之二毫克的银离子,即可达到大规模杀菌的效果。
在苗族人民的传统观念里,银或银制饰品历来被认为有驱鬼辟邪之用,可以验证、抵御一切妖魔。具体科学原理为毒遇银则黑(这里的毒通常是含三氧化二砷的砒霜),健康者佩戴的银则光亮,含毒者佩戴的银则灰黑,以此鉴别中毒情况。当苗民在大山里饮水时,先将银条放入水中,再抽出后看银色。现在来看此法是测试水中是否含有大量的汞元素。含汞物质遇水后再暴露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黑色氧化物,苗民们正是以此判定水质是否有毒。
一些民族在历史发展和变迁当中,会产生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或用具[5]。银器及其加工技术成为苗族人民用具与技术的代表。苗族的传统观念里认为,佩戴银饰有驱魔辟邪的功用,同时也是身份权力的象征。蚩尤是苗族的图腾之一,苗民们有信奉蚩尤战神的传统,早在《史记·五帝本纪》[6]中就有记载:“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逐鹿之野。”《世本·作篇》[7]记载:“蚩尤以金作兵。”(这里的金一般指的是青铜兵器)在苗族先民时期,蚩尤为苗蛮部落的首领,会铸兵器,被称作“兵祖”,与黄帝大战以保护苗民部落,战败后依旧被苗族先民纪念信奉。从中可知,在苗族上古时期,很可能就已经出现了金属冶炼的技术。而后,金属冶炼与加工,尤其是银金属的加工在历史的变迁中逐渐成为苗族人民的代表性技艺。在这时,苗族人民也开始产生了金属崇拜的思想,苗族先民爱好使用金属作为装饰。早在范晔《南齐书》[8]卷五十八中就有提到:“蛮俗,布艺徒跣,或锥髻或剪发,兵器以金银为饰。”随着金属冶炼水平的提高,苗族人民逐渐发现了银的熔点低、延展性好、耐腐蚀、易于加工等特点,在审美观提高的同时加工银饰品。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9]中记载:“仡佬妻女年十五六,敲去左边一齿。以竹筒五寸长三寸裹镶,穿之两耳,名简环。”这是苗族人民加工天然饰品的开始。明代郭子章的《黔记》[10]中记载有关于贵州少数民族银饰的内容:“富者以金银耳珥,多者至五六如连环”“未娶者以银环饰耳,号曰马郎,婚姻脱之”等。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在明朝出现了以“银环饰耳”来做“未娶者”的标识,以此区分婚否,它说明了苗族银饰已经初步具备了社会习俗功能。
清朝,有关少数民族银饰的记载明显增多。如清代龚柴《苗民考》[11]中记载:“富者用网巾束发,贯以银簪四五支,长如匕,上扁下圆,左耳贯银环如碗大,项围银圈,手戴银钏”。这表明在清代银饰种类的逐步增多。而“无老少,腕皆约环,皆环银”等记载表明了银饰的逐渐普及,不论性别,不论老少,“有贫者以红铜为之”体现了苗族人民对银饰的热忱。
苗族银饰的美学形象由早期贝类记号、自然景物现象、花卉动物形象逐渐演化而来。苗族银饰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对自然的再现、对美好事物的抽象和对生殖观念的崇拜。苗族人民崇尚自然,认为万物皆有其灵,对待自然,尽可能保持本真的原貌。银饰所表现出来的设计形象也大致如此,银饰上的日月纹云纹、水纹、鸟纹、木纹、花纹都是对自然生灵的重现,这也一定程度体现出了苗族人民“奉原始为美,以自然为敬”的美学观。
银饰纹样也是苗族人民对美好事物的抽象表达。苗族银饰纹样中有属于本民族的龙凤纹,以苗族的龙纹为例,与汉族的龙纹不同,苗龙的形象不单单是传统的龙形象,根据苗民的实际生产生活需要,会在原本龙形象中注入其他美好事物的抽象形象,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苗龙。常见的龙纹变相有:牛龙、猪龙、鸟龙等。这些形象变体是苗族人民将美好事物组合的实践体现,间接表达出民族区域具有特色的民族情感。
生殖观念的崇拜。生殖的美是一种原始的、纯粹的美,为了部族的强大,为了人丁的兴旺,苗族人民很早的时候就有着生殖崇拜的观念,这样的观念也具体体现在银饰的纹样之上。苗族银头冠、银项圈上有大量的鱼纹、石榴纹。这些生物繁衍能力超群,苗族人民也借着这样美好的寓意,祈求子孙繁盛,多子多福。
苗族部落自古就有信奉蚩尤战神的传统,蚩尤相传为苗蛮部落首领,为了保护苗蛮生民,铸神器,与黄帝大战于涿鹿之野。战败后,苗族族人四散逃离,但蚩尤依然被纪念供奉,在长达千年的过程中成为族人的精神支柱。此后,苗族的各类手制礼器、装饰皆有蚩尤纹样,苗民们相信,蚩尤战神一直保护着他们。
雷山县有信奉仰阿莎的传统,“仰”在苗语里有两种含义,广义为年,狭义为船,广义与狭义的译释契合苗族人民信奉日月的传统。译为年的时候,契合太阳、物候历;译为船的时候,契合月亮、年历。而“阿莎”意为清水、井水、凉水。仰阿莎在苗语里意为清水姑娘或井水姑娘,相传仰阿莎由水井出生,群蝶飞舞,鸟儿歌唱,是万中出一的美人,被誉为美神。太阳看中了仰阿莎,派遣乌云为使者做媒,而后仰阿莎嫁与太阳,但却因太阳日夜奔波,追名逐利,顾此失彼,仰阿莎过着孤单凄零的生活,只能和太阳家的弟弟月亮说说话。月亮勤奋老实,待人温柔善良,很同情仰阿莎,仰阿莎在月亮那儿得到了不曾有过的温暖和关怀,爱上了诚恳踏实的月亮,毅然相约月亮逃离天界。之后经过理老的评理,仰阿莎改嫁月亮,为美好的爱情和自由的追求画上了句号。由此,仰阿莎代表着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这种祈愿也是苗族人民所共有的,关于月亮、少女等纹样也常常出现在苗族银饰之上。
银制品是民族稳定的基石。苗族历来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主要以三种方式表达民族情感,即传唱于歌、刺绣于画和锻制银饰。而银作为贵金属,在漫长的历史中更易保存。在明清时期,白银开始成为市场上主要流通的货币,简单来说,白银就是经济基础。苗族人民受战乱影响,四处躲避战争,于是选择将银子熔掉后,打造成银衣银冠随身穿戴。事实证明这样的选择方式是明智的,在长时间的迁徙中,熔银制衣大大提高了迁徙的速度和效率,苗民们不必再担心厚重的银锭影响迁徙进程,也不必担心危机时刻遭遇伏兵去丢弃财物,因而失去生活的砝码。在白银大面积流通的过程中,银制品是苗族人民的财富和经济基础,也是维护民族稳定和民族情感的基石。
银制品是民族生活的写照。在清中期以前,苗族经历多钟社会动荡,为躲避战乱而频繁迁徙。在迁徙的路程中,炼制银衣的边角料银散落在坩埚旁,这些边角料又达不到重新炼制的重量。故而被银匠吹吹打打给自家夫人做成簪子耳环以作装饰。最初,银制品通常不分性别佩戴,苗族人民皆可佩戴。因苗家男儿会被征兵参与战争,所以财物通常由女人保管,打制的银制品也逐渐向女性倾斜。因银饰品闪闪发亮,受到了苗族男女老少的喜爱。民国时期以后,社会相较清朝安定了些许,在苗寨定居下来的苗民们生产劳作逐渐规律,闲逸时间增多。在这段时间内,苗寨内始终保持着聚居的生活方式,相对富裕的家庭开始摆弄起银物件,将具有民风民情的劳作图、浣纱图用银料复制出来,装裱于室。大户人家婚丧嫁娶更是大规模地用到了整套的银嫁衣、银碗筷,用以凸显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象征。这些民风民俗都是苗族人民真实的生活写照,银制品也作为表现的形式将民风民俗物化。新中国成立后,苗族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银制品逐渐转为银饰品。许多苗族银匠赶着发展的势头,打制银器银饰,获取生活收入。尤其是在春节前后、三月开春后、七夕乞巧节前后的时间段内,是苗族少男少女订婚的高峰时段,这时,银饰品的需求量大,银匠往往忙得不亦乐乎。改革开放后,交通条件极大改善,旅游市场的开发给雷山、西江等旅游区的带来了莫大的发展空间,大批的银匠制作的银饰不仅售卖给同乡老少,还在旅游区做起了银饰生意。一个个银饰作坊、银楼拔地而起,成为许多家庭收入的大头。这都是苗族人民的真实生活写照。
银饰是民俗节日里的“明珠”。雷山县比较有代表性的民族节日芦笙节、鼓藏节、姊妹节都是银饰品大放异彩的表现场所。芦笙节一般以坡会的名称命名(如十三坡、古龙坡)。各地芦笙节的时间不尽相同,在举行芦笙节之时,家家户户出门热闹,一般会邀请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芦笙节开节前的仪式,敬畏神灵和祖先,苗族人家会准备祭典饭食酒饮。祭典结束后,青年男子会吹芦笙游街,在此过程中邀请苗族着盛装的少女们,载歌载舞,由四面八方涌入位于村寨中心的芦笙场欢度佳节。而这时的苗族少女们,浑身皆着银装,银光熠熠,成为民俗节日中最璀璨的明珠。
雷山县是当地著名的苗族聚居区,下辖着西江千户苗寨。银器银饰的需求量不小,银器银饰能体现出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每逢佳节,祭祀祖先和神灵时需要用到银碗银筷,篝火聚会时需要身着全套银装,年轻男女在婚嫁求偶时需要大量的银器银饰,新生幼子时需要佩戴银锁银环……有了对生产生活的民俗讲究,催生出了银器银饰的经济价值。
在明清时期,迁往都匀府、贵阳府的苗民们会拿银制品银饰品按重量计算价值,前往“赶场”上交易所需的生活必需品,市场上也出现了专门的当铺和老妪,用以鉴定银饰的价值和真伪。在这时间段内,雷山的控拜村、乌高村的银匠涌现了出来,杨氏、顾氏和穆氏三大姓氏的银饰品牌也逐渐传播。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银匠的数量是供不应求的,所有打制银子的人家,总有接不完的活儿。改革开放后,雷山县控拜村的杨光宾、乌高村的顾永冲分别称为国家级、省级银饰传承人,他们的经济收入也主要来自银饰制作和售卖。如今,依旧有数量不少的苗族人家定制、购买大量银饰。政府也利用雷山县、西乡镇等地区的旅游区位优势,逐渐形成了银饰制作、加工、售卖的产业链。如今在互联网的传播背景下,雷山银饰的招牌也越来越响,经济价值也愈发明显。
雷山银饰锻制技艺是在历史的惊涛骇浪和细水长流中所凝结出的民族精华,从制作到成品,雷山银饰代表着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承载着苗族人民的美好祝愿和心灵寄托,体现了一代代手工制作者的匠人精神。如今,雷山银饰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苗族人民精神的图腾,作为历史的浓缩,任何人都不想这块文化瑰宝消失于历史的长河。面对当前这种工业化的冲击,我们必须给予足够多的关注,让地方重视起传统工艺来;同时,我们应该挖掘出传统工艺的更多价值,一起参与到传统工艺的保护中去,使历史的凝结能发挥更大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