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云勇
摘要:在人类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语言是一个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文化认知和了解的过程。初中阶段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后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本文也是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视角,重点了解到初中阶段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策略,希望能够有效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文化意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前言: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得体的语言,是一个人文化意识形成的重要保证,更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关键性的核心素养。所以想要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和文化意识,就可以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视角,有针对性的对其最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意识内涵进行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所以本文也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角度,重点了解到初中阶段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希望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质量,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一、文化意识的内涵、目标与培养路径
文化意识主要指的就是,对于中外文化所具有的理解,以及优秀文化给与的认同,这也是学生在英语知识学习过程之中,对于全球化背景下所表现出的跨文化内容的认知态度,以及行为的取向。
文化意识主要的目标指的就是,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理解文化的内涵,学会分析文化之间存在的异同,并且汲取不同文化所具有的精华,帮助学生真正地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坚定自己的文化信仰。
想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就需要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通过文化立场的取向、文化对比的评价、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等三个层面。在不同的环境中,接受复杂的文化领域带给自己的知识内容,并且学会从容得体的交流和交往,这样才能够保持中华文化的自信,也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在英语课堂上,阅读知识学习过程中,获取正确的文化意识。
二、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一)创设交际语境,进行文化交流
最新课程标准曾经提出过,想要让学生在比较深入的跨文化的背景下进行沟通,正确的对他人的态度和情感、观念等方面有所理解,就需要根据交际的场合,有效的调整交际的策略,并且要求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会利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跨文化方面的沟通和交流。所以在初中阶段英语阅读知识学习的过程之中,教师想要保证学生文化意识的形成,就需要努力地为学生创造出最为接近真实世界的文明交际用语,并且明确每一个不同交际的场合和人员的身份,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景中,真正的选择合适的语言,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为学生创造出人与社会的,一个主题语言环境讲述的就是英国人的举止习惯,以及公共礼仪等知识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为了能够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到中外文化存在的差异,教师就可以在举止习惯不同之处提出问题,例如:两个国家的人员聊天的开场白内容,就可以针对其进行提问:“How do we start a conversation in China? How do the British People start a conversation?”两个国家人在公开场合的行为举止,也可以提出问题:“Do the British people like talking loudly in public? Do they always queue? Do they behave politely in public? What about the Chinese?”在这些问题进行回答时,学生就能够充分的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以及历史的积淀,对于不同国家人言行和举止,以及思想态度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学生了解了这些文化背景之后,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具体的交际模式进行创造,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跨文化的交流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良好文化意识。
(二)重视迁移拓展,坚定文化自信
在英语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之中,想要真正的保证初中学生文化意识和人文修养得到培养,就需要在课堂上融入最新的思想和要求,不仅仅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积累,还需要在知识层面上进行拓展,利用更有层次的多种语言实践活动,丰富课堂学生文化的体验,感悟优秀的文化内涵,坚定自己的文化信念。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英语的诗歌,把四季变幻中人与自然和谐的美感进行展示,教师在教学阶段,由于考虑到语言中的美感是相通的,就可以以汉语诗歌的韵脚和韵律,作为教学工作主要的切入点,让学生诵读脍炙人口的《春晓》这首诗歌,感受到其中的韵律和韵脚的古诗词美感,因为文化属于一个载体民族文化特征,能夠孕育出这一个民族自身独特的语言,第二类语言也能够推动民族文化进行交融和发展。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诗歌与中国诗歌之间的联系,进而了解其中文化的内涵,以及文化的意蕴,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意识。
(三)关注精神启迪,感悟文化内涵
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之中,教师就需要学会充分的利用整个语篇进行文化价值的承载关注,阅读文章中语篇的美文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启迪,让学生通过文本的探究,发展学生所具有的文化鉴赏能力,以此让学生能够学会对课堂上所学习内容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进行欣赏。
例如:教师就可以在课堂阅读过程中,引入赞美他人美好品质的文章,其中音乐家谭盾的生平事迹和他对音乐的理解,能够有效的让学生感受到美好品质的优点和内涵。但是,由于英文的文章中有很多不可以直接翻译的经典美句,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这些语言进行品味,教师就可以找出让学生印象比较深刻的句子,如,“My music is to dream without boundaries.”帮助学生真正的感悟这句话中所包含的语言,还有文化的内涵。按照谭盾音乐风格进行语言的理解,然后提出问题:“What is Tans music?”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就可以利用简笔画的方法,画出五线谱,变成一座桥,桥的两边连接着past and present,common objects and musical instruments,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学生直接的翻译,导致破坏语言意境美的现象,也能够让学生在这篇文章学习的过程之中,真正的欣赏音乐的语言之美,学会鉴赏他国的语言文化,同时,也培养自己良好的文化意识。
结论:综上所述,纵观我国初中校园内部英语课堂教育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能够了解到,长久以来,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理念的影响,课堂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过程中,仅仅限制于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但是却完全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和掌握状况。所以,本文在以上内容中,也就文化意识培养的基础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具体实践策略,希望能够在根本上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海华.语篇分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5 SectionA 3a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9(05):118-120.
[2]赵昱,吴晓威,姜雯琪.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例研究——以Unit 7 Western Dining Custom教学为例[J].英语教师,2018,18(12):63-67+76.
[3]金璐.文化意识视角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3 Reading第一课时为例[J].江苏教育,2018(27):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