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理教学在非预设生成性资源中彰显创新活力

2020-09-13 10:37尚飞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预设资源课堂教学

尚飞

现代教育是开放的,发展的,具有动态生成性的。“生成性”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新理念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存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陈文华主编的《中外学前教育史》一书中提出了提倡生成性教学的思想可追溯到18世纪卢梭的自然教育,他认为教育就是要听任人身心的自由发展。可见,让学习在非预设生成性资源中彰显创新活力作用尤为重要。下面就此谈几点做法,与关心这一课题的同仁们共同研讨。

1.立足生成  开发创新活度

课堂上学生敢于大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提出心里困惑,甚至还会产生激烈的争辩,这无疑都是宝贵的资源。国内最早明确提出课堂“生成性”思想的是叶澜教授,她提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增长图”的时候,首先让学生引发质疑,生成性思维跃然呈上。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三维化提升学生对地理图册的认识。生成性教学资源是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出现的偶发性资源,利用它发挥学生主动性,照顾差异性,从而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创新活度和实践能力。

2.巧妙生成 营造活力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个既有规律可循,又兼具着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通过对课堂生成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巧妙生成,才能促进预设的教学目标高效率完成,更高价值创新目标的生成。约翰·杜威写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也提出了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强调知识的主动建构与自主生成。

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并运用适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升华。中学地理课本是国情教育的最好材料,能巧妙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如讲我国的自然资源时,先指出我国的生物、矿产资源丰富,位居世界前列,使学生知道我国有得天独厚的国土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資源。通过地形、气候、植物、景观、土壤的分析,学生了解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再从人口众多、山区面积广大、土地后备资源不足、自然灾害频繁等多种不利因素让学生讨论影响的后果,体会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力促学生树立“人均意识”、“忧患意识”、产生忧国心、危机感,明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可持续发展等国策的深远意义。让教学活动营造出具有鲜活生命力的课堂!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具智慧,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3.协调生成 活化个性课堂

现在的课堂,学生往往不顺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在每一堂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偶然的情况、脑海中的灵机一动、突发奇想等等,都为课堂教学带来生气,形成个性的课堂。在施良方编写的《课程理论》中提到了英国课程专家斯腾豪斯,他指出课程应当考虑知识的不确定性,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而不是用某种不科学的目标束缚学习活动。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做到不盲目唯本、唯上,创新使用教材。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捕捉、整合信息,互相给予恰当有效的评价,更能促进高质量课堂资源的生成。例如:如人类无节制地向大气排放有害气体,产生“温室效应”、“酸雨”,破坏“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一课让学生先查找地球被破坏的现象,结合小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思考地球所濒临灭亡的残酷现实,让学生身临其境。事实胜于雄辩,课后画出保护环境的手抄报,书写保护地球的倡议书。唤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励学生积极投身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教师在教学中要紧扣教材内容,适时恰当地使思想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的全过程,这样达到传道授惑、教书育人、文道统一的三赢目的,使学生获得进一步探索自然规律和运用实际经验解决问题的体验。

4.变换策略  研发生成课堂

课堂上要利用重组的资源来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教学步骤,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最佳发展,使学生在生成性的课堂中,发展思维、张扬个性、升华情感、完善人格。叶澜教授提出:“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且是教学资源。每个学生都是资源,且是独一无二、无法取代的教学资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无论是以语言,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4.1预设生成法:资源的生成有着很强的偶然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依靠自己灵活的教学预设,主动开发生成性资源。

4.2因地制宜法:由于班级学生不在同一层次上,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材重组、筛减、添加、创新替换,使之为学生所用。

4.3推陈出新法:一堂课经常会偶遇到各种有创意,可供开发的课堂资源,生成性资源层出不穷。然而并不都是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这需要教师慧眼识金,变“废”为“宝”。巧妙运用有效资源,不要让有价值的资源流失。

4.4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课堂生成性资源等书籍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有效,更科学。争取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突破。

4.5问题情境法:即从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活动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和实验,帮助学生参与“形成生成性资源”的全过程。

4.6创意激活法:把握住可能出现的机会。教师应该树立真正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和认识规律,善于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把握机会激活资源。

4.7启示重构法:将事故变故事。课堂上偶发事件是学生或外界环境造成的,也有教师讲课中的细微失误造成的,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教师应或从失误中引出,设法巧妙更正。

教师要通过富于智慧的教学策略,善于精心捕捉和充分利用学生非预设生成性资源,让课堂处处彰显创新活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外学前教育史》陈文华 主编(科学出版社 2007年6月)

2. 《民主主义与教育》[美] 约翰杜威 译者: 王承绪(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3. 《课程理论》施良方 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1月)

4. 《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猜你喜欢
预设资源课堂教学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资源回收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