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婷
【摘 要】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8月收治的行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患者68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SF-36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可缩短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关键词】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术后康复;生活质量
慢性鼻窦炎是鼻部常见疾病,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效果不佳、复发率较高。近年来,鼻内镜技术不断发展,已广泛应用于鼻窦炎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彻底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但是,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口干、伤口疼痛、面部水肿等并发症,影响术后康复。相关研究[2]发现,加速康复外科护理通过给予患者一系列已被循证医学证实的围术期护理,减少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减轻围术期不适,效果良好。基于此,本文将探究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10月~2019年8月为研究时间段,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我院接收的68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各34例。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9.13±1.42)岁;对照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9.21±1.39)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经鼻内镜行鼻窦开放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术前剪鼻毛、发放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禁食禁饮6h,术后给予补液、镇痛处理等干预。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即a.术前制订快速康复方案,健康宣教,沟通、了解患者相关需求,促进康复的建议,术前给予患者进饮干预(术前2h进250~400ml蔬菜汁、果汁等)、适应性训练(堵鼻试验、呼吸及吞咽训练);b.术中:体温管理(室温维持在24℃,监测体温,输注液体加温至37℃,使用温毯仪);术中控制性输液,限制输液量。c.术后:给予患者卧位护理(去枕平卧,病人清醒改半卧位,每隔1~2h评估一次其生命体征、不适症状及活动配合度)、疼痛护理(根据疼痛程度选择处理方式,如冰敷额头、镇痛药物;术后镇痛采取自控式镇痛泵镇痛模式,以疼痛量表评估,给予个性化镇痛)、早期进食进饮及补液(术后2h多次少量进水,4h进流质食物,1d进半流质食物,3d正常饮食;术后1d补液2000ml,2d补液1000ml,3d后500~1000ml,后逐步停止补液)。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包括腰背疼痛、面部水肿、恶心呕吐和尿潴留。②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价,共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
对照组SF-36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过程中,术前进饮可减少患者口干程度,避免患者禁饮时间过长,导致其机体储备的碳水化合物耗尽,降低机体抗應激的能力,增加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术前适应性训练有利于减轻患者的术后不适感,增加其主观舒适度,从而提高痛阈值,缓解术后疼痛。研究[3]发现,术中低体温可能引起术后躁动、寒颤和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患者凝血功能,甚至延迟苏醒。因此,术中体温干预可减少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卧位护理、疼痛护理,以及早期进食进饮及补液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以及避免过度补液造成伤口水肿等并发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4]。
综上所述,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接受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可促进术后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苏晓燕,隋彦.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8):159-160.
黄菊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9,45(16):94-97.
郭晶.全程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3):274-275.
崔艳,丁倩.对接受鼻内窥镜手术的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