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师
今年以来,各云计算厂商几乎不约而同把焦点投向了私有云,这与这一市场的规模巨大和高速成长有关。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私有云系统平台市场研究-私有云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达到817.4亿元,公有云市场为712亿元,私有云市场规模大于公有云市场;2022年私有云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相关市场未来3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以上。私有云市场潜力巨大,吸引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赛道。关于私有云,目前市场存在哪些挑战,又该如何破解其中难题,加速满足用户需求,成为焦点。
私有云面临三大挑战
互联网的发展正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上云的主力军也从原来的中小企业、互联网企业快速转向到传统大中型企业,转向政府、电信、金融、交通、能源、教育、医疗、制造等领域。
这些领域用户對数据安全性及保密性和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有极其严格的监管和合规要求,风险容忍度低、业务类型复杂、公有云很难满足这类用户上云的需求。而私有云可以将云基础设施与软硬件资源部署在数据中心的防火墙内,在安全方面相比公有云具有明显优势,作为专属资源用户能够对IT系统和数据实现有效控制。基于此,私有云迎来了增长的黄金时代。
用户市场有巨大的需求,但同样面临诸多挑战。挑战之一是如何降低私有云的诸多门槛。ZStack高级产品经理丁阔表示,目前云计算市场上私有云演进的一个主要方向是公有云向私有数据中心延伸,其优势在于企业可以在私有云环境中获得与公有云同样丰富的应用,保留与公有云一致的使用习惯和用户体验,但一大问题是私有云起步部署规模变高,而且要求和公有云建立稳定可靠的专线互联,整个方案下来价格不菲,提高了私有云的部署门槛。
曙光云计算集团总裁助理张晓辉表示:“私有云维护成本高,用户需投入相应的人力造成投入成本增加,达成业务的成本也进一步增高。”
金山云副总裁、合伙人钱一峰认为资源整合是又一道门槛。目前,私有云的边界在向多云、异构资源管理的方向演进,在多云平台下,企业级用户的多个私有云平台面临如何协同管理、资源如何统一管理等诸多问题。“客户的需求不仅在于云平台的现有功能,也包括已有异构设备的纳管以及公有云之间的联动,还要有解决方案等,这些需求也有待进一步满足。”钱一峰说。
挑战二是安全和稳定性。易捷行云EasyStack创始人陈喜伦表示,目前许多私有云缺乏掏建从芯到云的具备本质安全、过程安全的云平台建设思路。涉及国民经济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核心系统云化,需要充分考虑数据安全、交易稳定、行业监管、规模经济等因素,必须保证稳定、高效、安全运营。所以,推动新基建领域的云计算建设时,应该采用异构多云架构的新一代私有云,在关键业务上实现本质安全、过程安全的同时,保证稳定高效运营。
丁阔也表示,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要求私有平台必须具备兼容适配x86芯片、开源操作系统、国外商业操作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与操作系统的能力,真正实现从芯到云的本质安全。
挑战三是可扩展性和平滑升级。曙光云计算集团总裁助理张晓辉认为,私有云资源扩展能力不足。大多数私有云的构建,都采用固定数量的硬件和一些现有的软件许可,这样做尽管可以将私有云的价值最大化,但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私有云操作系统对硬件要求很高。如果硬件没有足够的处理能力,那么系统将开始不稳定,从而导致系统运行不佳。
赛迪顾问的私有云研究报告指出,传统私有云系统平台多数采用非产品化、定制化为主的项目交付模式,这种模式在云平台的升级和运维上存在以下问题:升级一般采用新建和割接两种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升级;运维一般采用厂商驻场运维和用户本地运维两种模式,故障俭测及维护需要运维团队现场实施。此外,传统私有云定制化程度高,产品不够标准化、不易规模化复制、版本碎片化造成运维复杂化等,厂商也很难树立规模壁垒。亟需平滑升级、自动化运维的新一代私有云系统平台,推动新一代私有云的服务化部署以自动化运维为主、本地运维为辅的轻运维模式。
多方携手破解难题
破解这诸多难题,首先需要技术设计理念的变革,必须从传统的私有云向新一代的私有云进行进化。陈喜伦表示,新一代私有云的主流形态应该以企业客户防火墙内的复杂环境和数据需求为设计初衷,建立以客户数据为中心的、具备多云管理能力的私有云。这就意味着它拥有更为广泛的硬件和软件的生态兼容性,兼顾企业级新一代应用和传统应用,同时具备应对企业复杂环境下的可进化特性,还可以提供公有云类似的消费级体验。
赛迪顾问的报告给出了两条主流的私有云演进路线,一条是以VM-ware和easystack等为代表的“私有云产品进化模式”;二是以华为云stack、阿里云Apsara Stack为代表的类似AWS omposrns模式的“公有云私有部署模式”。
解决体验一致性的问题,丁阔认为,可以通过多云管理平台来统一管理多种私有云环境、异构资源,提供统一的运维、运营界面,为企业最终用户提供一致的服务目录,来保证使用体验和使用流程的一致性,提升企业的IT管理效率。
除了技术设计理念上的变革,推动生态合作与专业分工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抓手。陈喜伦表示:“下一步要想更好地推动云计算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产业链分工,杜绝重硬轻软现象,有效地带动应用层面的产品形态、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
钱一峰认为从生态分工的角度看,云服务商需要提升自身的产品能力,引入迁移、备份等合作伙伴,同时丰富行业解决方案,引入行业ISV合作伙伴等。只有进行更多的专业协作,才有可能让用户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钱一峰认为另外一个解题的方法是:“对于私有云产品的各种功能,可先在公有云上得到充分的大规模验证,再协助客户做私有云部署。”
因为“私有”,需要企业IT部门引进专业人员对企业数据中心进行监控和管理,并且培养其职业操守,避免内部数据信息的泄露和丢失。张晓辉进一步强调,对私有云服务商进行资质认证很重要,客户在选择时可以擦亮眼睛,选择有安全认证、有资质的云服务商,保障信息安全。提前做好虚拟机的灾备工作,如按照应用级别备份,系统级备份、虚拟机级备份,单个级别进行数据备份工作。选择信誉好的相对可靠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选择集研发、生产、部署运维为一体的云服务厂商,可以输出稳定、及时而相对较低成本的运维服务。
私有云的大幕正在拉开,就像赛迪顾问在《私有云研究报告》中所言,如何“上好云、管好云、用好云”,成为私有云用户的普遍诉求,那么如何让私有云变得好用、好管,用起来舒心、省心,带来更多、更大的价值,就成为众多云计算厂商接下来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