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练习题是一道大餐

2020-09-12 14:03杨燕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作用

杨燕

摘要:课后练习题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处处体现着编者的智慧。重视课后练习题的作用,用其牵动整篇课文,教学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课后练习题;作用;教学效果

课后练习题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前面的课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特殊的位置,决定了它具有一般练习题所没有的功能。大多数课后练习题为教师的教学指明了目标,提供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暗示了教学的方法和思路,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之一。因此,重视课后练习题的作用,用其牵动整篇课文,教学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要认真钻研课后练习题

(一)把握课文的重点

如三年级下册的《守株待兔》课后练习1:“注意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指导朗读古文的断句和节奏,教师可通过重点句的教学和朗读,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古文的韵律和断句的重要性,再让其朗读背诵全文,逐渐学会学习古文的方法,实现自我知识的建构。

(二)发现知识的生成点

课后练习里都有知识的生成点,教师在教学准备时要善于捕捉,及时引发,让其成为课堂操作的抓手。如《荷花》的课后练习:“第2自然段写出来荷花不同的样子,仿照着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我在教学中这样处理——

师:这段话写了荷花的什么呢?

生:写了荷花开放的形态。

师: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

我相机板书:形状,颜色。然后指导学生:要想文章传神,還需用上一定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我又链接了苏教版《广玉兰》的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如何写植物的特点和顺序。最后,我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我紧扣三年级学生作文刚刚起步的特点,引导学生依托文本,品味语言文字,进行仿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外,将课后练习作为课堂的抓手,所以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要运用落实课后练习题

(一)课堂气氛的激发点

如《守株待兔》的课后练习:“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我将其引入课文,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情绪激动,纷纷举手说:“他太愚蠢了,只想捡兔子。”“他太懒了,不想到田里劳作。”“他最后什么也没捡到,空手而归。”“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用守株待兔为题?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我在教学中,紧扣书后练习,以“笑话”来充分挖掘寓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层层深入,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深化阅读的感悟点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动态、开放的感悟观,引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和领悟,在阅读活动中进行多元的思维碰撞。课后的很多练习题就是我们教师要寻找的感悟切入点,如果运用恰当,就会使阅读教学精彩而有效。如《我变成了一棵树》的练习1:“默读课文,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我以此把学生引入课文,让学生充分说说课文写了哪些想象、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这样的想象。学生对这一问题既能适应,又感兴趣。在教师的进一步引领下,学生通过语言理解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观点,就会水到渠成。

三、要拓展延伸课后练习题

(一)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语文课本内容丰富,但不能包含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各种知识,特别是现在的统编教材,每个单元都适时安排了“作家卡片”“阅读链接”“快乐读书吧”等专栏。“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视角放大一点、思路放宽一点,通过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广泛挖掘课外“宝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在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引导学生去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

(二)引导学生自主习作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基本功。统编语文教材的很多课文后都安排了说话和仿写的练习,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习作。如《花钟》的课后练习: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你喜欢的花。这些编排紧密地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的课文给读者留下了“空白点”,为学生的想象和习作提供了机会。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要求学生写后来又会有谁来求助老屋……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巩固了本单元所强调的推测能力,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锻炼了写作,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课后练习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处处体现着编者的智慧,广大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盘“美味”,让自己的语文课更加有滋有味。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作用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