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必须以知识教学为载体,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文本,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内隐在教材内容中。文章通过铝的氢氧化物与氧化物的具体教学片段设计,开展围绕化学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并就此对于如何在化学课堂上进行核心素养渗透教学、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兼应用型学科,迫切需要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以知识教学为载体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主阵地应该放到课堂教学当中,并且牢牢抓住教材这个学生学习的重要文本,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内隐在教材内容中。如何通过认真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编写者内容编排的具体含义,深入分析各部分内容渗透了怎样的化学核心素养,如何围绕化学核心素养培育开展课堂教学设计,是值得教师认真研究和学习的。
笔者始终在教学第一线,通过分析研究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如何在教学目标中確立核心素养观念,如何在问题驱动中渗透核心素养观念,如何在活动探究中显现核心素养观念,如何在问题解决中应用核心素养观念等等环节着手,开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从而为更好地进行教学做些尝试性探讨和研究,并提供更多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一、 提高认识,找出问题
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样,教师也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培养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有效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执教者的不懈追求,选择典型的教材案例,从以下几方面: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动手实验,验证猜测;优化方案,创新思维;对比分析,深入理解;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开展课堂教学设计。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可以利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等手段来实施,学生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可以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等用途进行落实,从而建立完整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教师们要努力做到:课前对某一新知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问题)设计,教学中通过对这些问题逐一解决,使学生逐步掌握化学新知识,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在掌握双基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必须分析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目前课堂探究活动存在盲目性的成因分析,造成目前课堂探究活动缺乏中心的主要原因,目前课堂探究活动缺乏主动性的表现有哪些,然后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并具体实施。
二、 精选案例,精心设计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将“做中学、用中学,在实践领悟中落实”作为一项基本策略。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观念建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先于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观念性理解,教师心中具有清晰的、高层次的化学观念能使其在审视教学内容时就能清楚地发现课程内容所承载的化学观念,从而以确定的化学观念为目标,要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创造性的开发和使用教程,进行观念为本的教学。
教学设计可以从选择典型的教材案例入手,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动手实验,验证猜测;优化方案,创新思维;对比分析,深入理解;解决问题,学以致用开展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以铝的氢氧化物与氧化物的教学片段设计为例。
导入新课:通过实物展示、动画模拟等,有关生活中的氢氧化铝你知道吗?医学中:中和胃酸的药物;生活中:明矾净水等。
实验探究一: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主要化学性质。
[小组实验1]: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注入2mLAlCl3溶液,加入适量NaOH溶液,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小组实验2]:将小组实验1后的物质一分为二,并将过量的氨水逐滴加入第一支试管中,第二支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仔细观察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探究目的:用小组实验由学生探究:分别用(1)NaOH溶液(2)适量的氨水(3)过量的氨水与AlCl3溶液进行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问题(一):要使AlCl3溶液中Al3+最大限度沉淀,用氨水好还是氢氧化钠溶液好?并展开讨论。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组分析与讨论并得出结论。
分析:因为NaOH是强碱,Al(OH)3易溶于强碱,氨水是弱碱,Al(OH)3难溶于弱碱。结论:用氨水好。
[小组实验3]:在实验1制得的Al(OH)3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仔细观察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探究目的:根据实验2和实验3分析氢氧化铝的主要化学性质(与酸、碱的反应)
实验结论: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因为氢氧化铝不仅可以与强酸溶液反应,同时也可以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小组实验4]: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NaOH溶液,并逐滴加入AlCl3溶液,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探究目的:相同的物质,所加试剂的量和先后顺序不同,现象是否有别,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问题(二):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透明溶液,只知其是AlCl3溶液和NaOH溶液,你能不用其他试剂,只用滴管和试管把它们区分开来吗?
请你和同桌商讨具体实验方案,动手实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然后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
方案:取2mL某溶液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用滴管逐滴加入另一种溶液。结论:如果现象为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消失,试管中是AlCl3溶液;如果现象为先无沉淀后有沉淀,试管中的是NaOH溶液。
实验探究二:氧化铝的主要化学性质。
提出问题:加热氢氧化铝可以得到Al2O3吗?Al2O3也会像Al(OH)3那样表现出两性吗?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并验证你的想法。
由學生设计验证方案并分析得出结论:氧化铝是一种典型的两性氧化物,它既可以与强酸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实验探究三:偏铝酸钠的有关问题。
[小组实验5]:取一支洁净的试管,注入2mLAlCl3溶液并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沉淀刚好消失为止,把溶液一分为二,在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盐酸。
另取一支洁净的试管,注入2mL盐酸并逐滴加入上述所得的偏铝酸钠溶液。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探究目的:用亲自动手实验探究并掌握偏铝酸钠的有关性质。
实验探究四:请你猜想:用偏铝酸钠溶液制备氢氧化铝,可以用盐酸吗?二氧化碳呢?
化学课堂教学,要防止知识的“碎片化”倾向,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围绕一种大观念将一些有内在联系的、用类似规律统一起来的知识内容组成一个单元(或者大主题),这样处理有利于学生发现不同化学内容之间的共同本质,有利于形成解决一类问题的认识角度,有利于化学知识形成具有良好结构的知识组块,提高组块化存储和提取功能。
要高效实用地落实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化学教师可以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利用生活情景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可以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操作、提出问题、合作探讨等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以及创新能力。根据模型、动画模拟采用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生活实际、社会生产等现实活动来帮助学生强化微观认识,并提升社会认知和责任感,形成相对比较完整的化学科学素养体系。这样,定能高效实用地落实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 课中实施,课后反思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上,学科教学是主阵地,关键是要在课堂上落实。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来考察,目前的化学课堂教学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全方位进行改革。
围绕核心内容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应将解决一类问题的认识角度、学科思想隐含其中,通过教学对话让学生自行领悟、逐步内化。只有当学科知识和活动经验转化为学生自觉主动地认识角度、认识思路和相应的认识方式后,才能成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
在围绕化学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实践后,需及时反思的内容包括:在教学目标中是否确立了核心素养观念;在问题驱动中是否渗透了核心素养观念;在活动探究中是否显现了核心素养观念;在问题解决中是否应用了核心素养观念。互动式教学的核心即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体现的如何,协同“互动”与“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即教师充分的课前预设做的是否到位,实验在课堂中的教学功能是否得到大力挖掘等等。
培养核心素养不能光靠一节课,如果坚持在教学目标中确立核心素养观念,在问题驱动中渗透核心素养观念,在活动探究中显现核心素养理念,在问题解决中应用核心素养理念,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就可以基本上得以解决。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三、 结语
坚持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必须以知识教学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以教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文本,设计好围绕化学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设计,定能高效实用地落实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J].中国教育报,2015(4):7.
[2]周业虹.基于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J].化学教学,2016(8):36.
[3]陆建新.铝的氢氧化物与氧化物的教学设计及思考[J].新课程,2011(6).
作者简介:
陆建新,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萧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