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细胞骨架重塑促进肠上皮细胞AJC组装探讨揉腹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机制

2020-09-11 00:51董桦张玮荣兵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17期
关键词:染色黏膜蛋白

董桦 张玮 荣兵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天津 300193)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具有患病率高、病情复杂、缺乏标志物等特点〔1〕。NAFL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肝脏脂质代谢紊乱、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等,目前,尚缺少治疗NAFLD的特异性药物〔2〕。药物治疗是当前治疗NAFLD的首选,但研究发现,不论是西药还是中药在治疗NAFLD的过程中均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因而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和疗效。因此,积极探索副作用小且疗效确切的新方法,对NAFLD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揉腹法作为传统中医外治法中的重要一员,可通过刺激腹部胃肠神经,调节胃肠激素分泌和免疫功能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其具有创伤小、易接受且效果确切等优势,已广泛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小儿积滞、痛经、便秘等疾病的治疗〔3~5〕。张玮等〔6〕通过对61例NAFLD患者分组进行治疗后发现,与西药组相比,揉腹法组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和肝功能水平、提高NAFLD的临床疗效,提示揉腹法对NAFLD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见报道。顶端连接复合体(AJC)在调节肠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其结构被破坏时,会引起肠道炎症反应,使肠道屏障通透性增加,导致细菌脂多糖/内毒素(LPS)入血,从而破坏胰岛细胞,诱发机体胰岛素抵抗(IR),最终造成NAFLD〔7〕。本研究拟在确定揉腹法治疗NAFLD大鼠具有确切疗效的基础上,考察其对大鼠肠黏膜中AJC水平的影响;同时对闭合小环蛋白(ZO)-1,咬合蛋白(Occludin),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β-连环蛋白(catenin),闭合蛋白(Claudin)1等AJC通路相关信号分子水平进行检测,以期获得揉腹法治疗NAFLD的部分可能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大鼠 选取43只健康SD大鼠,雄性,6~8 w,体重200~250 g,由成都达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川)2018-0024,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川)2018-0057,动物质量合格证号:2018071605,适应性饲养1 w,期间给予自由饮水和饮食,光照白昼各12 h。

1.1.2主要实验试剂 4%多聚甲醛(上海远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YM-MY803J);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游离脂肪酸(FF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三酰甘油(TG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武汉伊莱瑞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分别为:E-EL-R0355c、E-EL-0047c、E-EL-R0013c、E-EL-R0145c);FITC-Dextran(美国Chondrex公司,批号:4009R);抗ZO-1(单克隆兔抗)、抗Occludin(单克隆鼠抗)、抗β-catenin(单克隆兔抗)、抗E-cadherin抗体(单克隆兔抗)(美国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批号分别为:43966S、14472S、8480S、13667S);抗Claudin1(单克隆鼠抗)(美国R&D Systems公司,批号:MAB4219);免疫组化试剂盒(北京博奥龙免疫技术有限公司,批号:BF06099)。

1.1.3主要仪器和设备 SSW-3型显微外科手术器械包(上海手术器械厂);纤维素滤膜(0.22 μm)、混合纤维素滤膜(0.45 μm)(德国BM公司);-80℃超低温冰箱(青岛海尔集团有限公司);4℃、-20℃冰箱(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H1650-W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有限公司);TGL-20M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有限公司);CKX41倒置显微镜、IX-71荧光倒置显微镜(日本Olympus光学工业株式会社);Infinite M1000 Pro全波长酶标仪(瑞士TECAN公司);TANKPE060高纯水机(美国Millipore公司)。

1.2实验方法

1.2.1动物分组和模型建立〔8〕43只大鼠,适应性饲养1 w后,称取体重,根据体重分层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A组),造模组(33只)。造模组大鼠喂养高脂饲料进行造模;A组大鼠喂养普通饲料,两组均给予自由饮水。喂养10 w后,从造模组随机取3只,验证造模效果,再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模型组(B组)、揉腹法组(C组)和药物治疗组(D组)各10只。

1.2.2实验动物治疗 A组和B组均不做任何处理。C组〔4〕:采用的推拿方法是和解肝脾腹部推拿法,操作步骤:(1)将大鼠以仰卧位固定于实验台上;(2)操作者站立于大鼠左侧,微屈右手指关节使其呈拱手状,同步弯曲腕关节,并拢食指和中指,保持好手型扣于大鼠腹部;(3)来回绕动腕关节,由食指桡侧和中指指面向食指指面和中指尺侧方向部揉触腹部,并不停重复;(4)揉动频率:20~30次/min,10 min/(只·d),共持续28 d。D组灌胃给予多烯磷脂酸胆碱0.12 ml/(100 g·d)〔9〕,6次/w,连续28 d。

1.2.3取材 依照实验设计方案,称重后,采用7%浓度水合氯醛对大鼠进行麻醉,利用股动脉放血处死大鼠,血液静置30 min后,4℃,2 000 r/min,离心半径8 cm,进行离心,取上清液保存备用。快速开腹,分离肝脏,称重,切取肝上叶保存于-80℃冰箱备用,剩余肝组织保存于4%多聚甲醛溶液。分离肠黏膜组织,保存于-80℃冰箱备用。

1.2.4ELISA (1)在微量反应板每孔加入待检标本50 μl,设阳性、阴性对照各2孔,每孔加入阳性(或阴性)对照各1滴,并设空白对照1孔;(2)每孔加入酶结合物1滴(空白对照除外),充分混匀,封板,置37℃孵育30 min;(3)弃去孔内液体,洗涤液注满各孔,静置5 s,甩干,重复5次后拍干;(4)每孔加显色剂A液、B液各1滴,充分混匀,封板,置37℃孵育15 min;(5)每孔加终止液1滴,充分混匀;(6)用酶标仪读数,取波长450 nm,先用空白孔校零,然后读取各孔OD值;(7)实验结果与评价样品OD值≥2.1阴性对照平均OD值,判断为阳性,否则为阴性;阴性对照OD值<0.05作0.05计算,>0.05按实际OD值计算。

1.2.5苏木素-伊红(HE)染色 (1)固定:将取得的大肝组织标本放置在4%浓度的甲醛溶液中充分浸泡30~50 min;(2)脱水:分别用70%、80%、90%、95%、100%酒精进行梯度脱水;(3)透明:用二甲苯将标本透明2次,以替换标本组织内酒精,此过程需不断观察,直至标本透明似琥珀;(4)浸蜡:将透明标本组织放置在溶化好的石蜡里,置于溶蜡箱在65℃下保温2 h;(5)包埋:观察石蜡完全浸入到组织中以后进行包埋,待其冷却凝固以后便成为蜡块;(6)编号:记录为标本来源大鼠编号;(7)切片:标本组织蜡块用切片机在其中部自动横行切取3张4 μm厚的薄片;(8)贴片:将切片在热水中烫平,然后再贴在玻片上,置于烤箱58℃恒温保持4 h;(9)染色:在脱蜡和水洗之后,采用苏木素进行染色,保持3 min,继续水洗之后再蓝化,保持10 min,使用1%浓度的盐酸酒精再进行分化,保持20 s,最后伊红染色,保持5 min;(10)封片:使用70%、80%、90%、95%、100%酒精依次进行脱水,各自保持3 min,使用二甲苯进行透明,保持5 min,最后使用中性树脂胶完成封片。采用CKX41倒置显微镜精细观察肝组织和肠组织病理改变(大鼠回肠组织病理HE染色方法参考肝组织HE染色)。

1.2.6Masson染色法 (1)切片常规脱蜡至水,用配制好的Weigert铁苏木素染色5~10 min;(2)用酸性乙醇分化液分化,水洗;(3)用Masson蓝化液返蓝,水洗;(4)蒸馏水洗1 min;(5)丽春红品红染色液染色5~10 min;(6)在上述操作过程中按蒸馏水:弱酸溶液=2∶1比例配制弱酸工作液,用弱酸工作液洗1 min;(7)磷钼酸溶液洗1~2 min;(8)用配制好的弱酸工作液洗1 min;(9)直接入苯胺蓝染色液中染色1~2 min;(10)用配制好的弱酸工作液洗1 min;(11)95%乙醇快速脱水,无水乙醇脱水3次,每次5~10 s;(12)二甲苯透明3次,每次1~2 min,中性树胶封固。采用CKX41倒置显微镜精细观察并记录。

1.2.7用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 示踪法 分离大鼠肠道,磷酸盐缓冲液(PBS)冲洗3次,使用丝线回肠末端进行结扎,然后向肠腔注入FITC-Dextran溶液(使用前利用0.1 mmol/L PBS,配制成20 mg/ml)0.5 ml,再对升结肠末端进行结扎。操作时要注意轻柔,防止肠系膜血管损伤和FITC-Dextran液体泄漏。将包扎好的肠袋放于10 ml生理盐水中,37℃水浴,60 min。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荧光值,计算生理盐水中FITC-Dextran含量(含量越高,肠道通透性好)。

1.2.8Western印迹法 采用Western印迹法对肠黏膜组织中ZO-1,Occludin,E-cadherin,β-catenin,Claudin1中的表达进行定量检测。具体步骤:(1)取出大鼠的肠黏膜组织,立即在研磨器内加细胞裂解液放置在冰上进行研磨,持续30 min,将混合液小心吸入到离心管中;(2)将离心管置于低温高速离心机内,11 000 r/min,4℃离心,持续15 min,弃沉淀,取上清;(3)将上清液收集起来,二喹啉甲酸(BCA)法定量检测蛋白浓度,依照3∶1的比例加入上样缓冲液,再经过沸水浴持续5 min,进行灭活,在-20℃下储存,以备后续使用;(4)在110 mV下,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进行蛋白质的分离,溴酚蓝区带到达分离胶以后,电压调至200 mA,持续2 h,溴酚蓝区带进入分离胶末端,并即将泳出分离胶底部,转至硝酸纤维膜上;(5)按照20∶1的比例在磷酸盐缓冲液-吐温20溶液(PBST)溶液中加脱脂奶粉,室温条件下封闭1 h;依照一抗的推荐浓度和用量,加入奶粉对一抗进行稀释。将硝酸纤维膜置于杂交袋,加一抗工作液在袋中,然后封口,4℃条件下,孵育过夜;(6)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好的二抗(抗兔IgG抗体,1∶2 000稀释)工作液,再封口,37℃条件下,孵育1 h;(7)凝胶成像分析仪扫描并分析结果。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浓度,结果用相对灰度值进行表示。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Bonferroni校正的t检验。

2 结 果

2.1各组肝组织病理学 A组肝脏细胞完整且排列整齐,肝小叶等结构清晰,肝窦清晰可见,无变性坏死,可见少量细胞脂质沉积。B组可见大量脂肪细胞变性,呈气球样变,肝小叶存在坏死灶和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间隔。C组和D组可见少量脂肪细胞变性和炎细胞浸润,但较B组明显减轻,且C组减轻更为明显。见图1。

2.2各组体重、肝湿重比较 与A组比较,B、C、D组大鼠体重和肝湿重均明显增加,且C、D组大鼠较B组体重和肝湿重明显降低(P<0.05),但C和D组之间对比,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D组干湿重下降更为显著(P<0.05)。见表1。

2.3各组AST、FFA、ALT和TG水平比较 与A组比较,B、C、D组AST、FFA、ALT和TG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B组相比,C、D组AST、FFA、ALT和TG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C和D组各血清学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各组AST、FFA、ALT和TG水平比较

2.4各组肠道黏膜通透性 与A组〔(0.00±0.00)μg/ml〕比较,B、C、D组FITC-Dextran含量均明显升高〔(0.82±0.10)、(0.56±0.07)、(0.67±0.06)μg/ml,P<0.05〕;与B组相比,C、D组FITC-Dextran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C和D组之间对比,C组FITC-Dextran下降更为明显(P<0.05)。

2.5各组回肠组织病理学 A组小肠细胞形态正常,B组可见细胞水肿严重,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能够见到坏死脱落细胞。C组、D组炎症细胞减少,水肿程度减轻,未见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其中C组尤为明显。见图1。

2.6Western印迹检测大鼠肠黏膜组织中ZO-1,Occludin,E-cadherin,β-catenin,Claudin1蛋白表达 B、C、D组肠黏膜组织中ZO-1、Occludin、E-cadherin、β-catenin、Claudin1表达较A组明显减少,而C、D组ZO-1、Occludin、E-cadherin、β-catenin、Claudin1表达量较B组明显增加(均P<0.05)。见图2,表3。

图2 Western印迹检测肠黏膜组织ZO-1,Occludin,E-cadherin,β-catenin,Claudin1蛋白表达

表3 各组目标蛋白与GAPDH荧光强度比值

3 讨 论

胃肠道的上皮黏膜是一道具有调节和选择性渗透的屏障,可允许营养物质,离子和水被动进入,同时限制病原体进入皮下组织。肠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大量生理和病理因素影响,同时受到一种顶端细胞间连接蛋白复合物的动态调节,该复合物简称AJC。AJC由紧密连接(TJ)及其下面的顶部的黏附连接(AJ)构成。AJ主要作用是防止外来抗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等肠腔内的有害物通过,同时允许必要的电解质,营养素和水由肠腔进入机体循环系统〔10〕。TJ主要是通过调节细胞间的间隙,限制大分子和病原体的通过〔11〕。AJC发生破坏时,易引发炎症加重、感染和肠道吸收障碍等,与胃炎、肝病、腹泻及克罗恩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2~14〕。

Claudin、Occludin及ZO家族蛋白是构成TJ的主要蛋白,而AJs的结构主要由β-catenins和E-cadherin等蛋白组成。陈景杰等〔15〕研究发现,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在氧化应激状态下细胞中Occludin、Claudin和ZO-1基因表达水平会明显下降。姜永帅等〔16〕通过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肠道中Claudin-1、Occludin和ZO-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减少。Yang等〔17〕研究也发现,自发性高血压神经炎性白质损伤大鼠的血管紧密连接破坏被破坏,TJ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边志斌等〔18〕研究发现,在结肠癌中β-catenin、c-myc表达与细胞分化呈正相关,E-cadherin表达与其呈负相关。Harosh-Davidovich等〔19〕研究也发现,直肠癌患者肠组织中的β-catenins和E-cadherin水平明显下降,且与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密切相关。以上研究表明,AJC相关蛋白的水平改变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揉腹法作为传统中医外治法中的重要一员,可通过刺激腹部胃肠神经,调节胃肠激素分泌和免疫功能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其具有创伤小、易接受且效果确切等优势,已广泛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小儿积滞、痛经、便秘等疾病的治疗。张玮等〔6〕通过对61例NAFLD患者分组进行治疗后发现,与西药组相比,揉腹法组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和肝功能水平、提高NAFLD的临床疗效,提示揉腹法对NAFLD也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研究结果证明揉腹法在治疗NAFLD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同时,本研究结果提示揉腹法治疗NAFLD的机制可能与激活ZO-1信号通路,促进AJC组装有关。

综上,揉腹法可改善NAFLD诱导的大鼠肝脏损伤,其机制可能可能与激活ZO-1信号通路,促进AJC组装有关。本研究虽证实揉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治疗大鼠NAFLD作用,但由于样本量有限,实验方法单一,且NAFLD发病复杂,仍需更大的样本量、更丰富的实验方法进行验证。

猜你喜欢
染色黏膜蛋白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无限路及其笛卡尔积、直积的孪生α-距离边染色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
若干Mycielski图的邻点扩展和可区别全染色
人工驯养树鼩精子发生过程中MCM7蛋白的表达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两类图的b—染色数和研究
Numerical study of corner separation in a linear compressor cascade using various turbulence models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