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丽克孜·艾克木 万莉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妇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宫颈是女性内生殖器的一部分,宫颈病变指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理性改变,主要包括炎症、损伤、肿瘤及癌前病变等,是女性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宫颈最严重的疾病是宫颈癌〔1,2〕。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但宫颈癌是唯一可以防治的癌症。宫颈转化区被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造成宫颈癌最主要的原因,HPV感染主要感染部位在子宫颈及黏膜,通过加强宫颈及阴道内的局部细胞免疫反应,以此来清除感染病毒是防治宫颈癌的有效措施〔3〕。有研究表明,在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树突细胞中有着较为广泛分布的细胞免疫因子等能够有效启动和调节宫颈及阴道内微环境的细胞免疫反应,起到很好的抗肿瘤作用〔4,5〕。本研究探讨老年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内白细胞介素(IL)-4、IL-17水平的临床意义。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40例老年宫颈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宫颈活检病理分级分为A组(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15例)、B组(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15例)、C组(宫颈癌,10例)。3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病理活检确诊为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癌;②有性生活史;③有完整子宫。排除标准:①近期接受宫颈病变药物治疗者;②合并非宫颈组织的其他恶性肿瘤者;③近期接受放疗及化疗者;④6个月前给予免疫调节剂或免疫抑制剂者;⑤7 d内有阴道给药者;⑥免疫功能缺陷者;⑦严重传染性疾病者。
1.3方法 所有患者在膀胱截石位下进行标本的采集及贮存,利用一次性窥器打开阴道,将宫颈充分暴露出来,利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10 ml,对宫颈及阴道进行多次冲洗,留存5 ml的灌洗液,在常温下以5 000 r/min的速度离心5 min后,取上层清液2 ml放于2~8℃冰箱中保存,确保IL-4、IL-17活性,并在24 h内进行检测。选择ABclonal公司生产的人IL-12p7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Kit及人IL-4 ELISA试剂盒,严格按照说明书检测IL-4、IL-17浓度。使用宫颈刷将脱落的细胞收集并在4℃下保存,选取美国Digene公司生产的设备,利用杂交捕获2代基因杂交信号放大系统检测DNA及HPV分型。
1.4评价指标 ①3组阴道内IL-4、IL-17水平:比较3组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患者IL-4、IL-17水平。②IL-4、IL-17指标预测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价值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患者IL-4、IL-17曲线下面积(AUC)。③3组宫颈病变感染分布情况:统计并比较3组宫颈病变感染情况。④不同感染类型下IL-4、IL-17水平比较:比较不同感染类型下IL-4、IL-17水平。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SNK-q检验、χ2检验,绘制ROC曲线。
2.13组阴道内IL-4、IL-17水平比较 C组IL-4、IL-17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46、7.051,P=0.000、0.000);C组IL-4、IL-17水平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77、29.241,P=0.000、0.000);B组IL-4、IL-17水平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39、24.809,P=0.000、0.000)。见表2。
表2 3组阴道内IL-4、IL-17水平比较
2.2IL-4、IL-17指标预测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价值 将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作为状态变量,将IL-4、IL-17作为自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IL-4指标预测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AUC为0.935(95%CI:0.880~0.991),>0.7,预测价值好。IL-4最佳截断值取88.000 pg/ml,可获得理想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分别为0.314、0.975。IL-17指标预测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AUC为0.874(95%CI:0.793~0.955),>0.7,预测价值好。IL-17最佳截断值取94.788 pg/ml,可获得理想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分别为0.455、0.933。见图1,2。
图1 IL-4预测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ROC曲线
2.33组宫颈病变感染分布情况 40例患者中HPV16型感染、HPV18型感染、其他型感染人数分别为16例、14例、10例。HPV16型HPV18型感染比例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宫颈病变感染分布情况〔n(%)〕
2.4不同HPV感染类型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内IL-4、IL-17水平比较 各型HPV感染、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内IL-4、IL-17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不同HPV感染类型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内IL-4、IL-17水平比较
宫颈病变按照其病情发展的程度可分为低级别、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宫颈病变的高危因素包括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史、性传播性疾病史、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或患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史等,最为主要的原因是HPV感染〔6,7〕。目前已知HPV共有160多个型别,40余种和生殖道感染有关,其中13~15种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发病密切相关。已在接近90%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和99%的宫颈癌组织中发现有高危型的HPV感染,其中约有70%与HPV16和18型相关〔8〕。伴随着宫颈病变的病情发展到宫颈癌阶段,此时癌灶超出真骨盆或扩散至邻近器官如浸润膀胱或直肠黏膜,患者多有阴道出血和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出血可表现为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接触性出血,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绝经后出血〔9〕。晚期患者可出现盆腔疼痛、尿频、尿急、血尿、肛门坠胀、便血、下肢水肿及下腹部明显疼痛。终末期患者会出现发热、贫血、消瘦等恶病质临床症状。宫颈癌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但是当前宫颈癌逐渐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严重损害女性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10,11〕。宫颈及管黏膜有着较为广泛的单层柱状上皮组织分布,复层鳞状上皮覆盖在宫颈表面,其含有钙黏附蛋白,该蛋白在保持细胞与细胞间黏附作用及细胞膜完整性方面起到良好作用,能够针对病毒侵袭形成良好的防御屏障,较好地保护宫颈〔12,13〕。但若宫颈外口外移时,宫颈管内单层柱状上皮极易受损,HPV会在暴露的基底细胞层中潜伏,通过黏膜或皮肤损伤感染基底层细胞〔14〕。而外源染色体DNA在细胞核内游离,然后会在宿主细胞内整合并使其出现突变,最后发展为宫颈癌〔15〕。本研究3组均存在HPV感染,其中以HPV16型感染占比较高,故临床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情况,避免病情恶化,
吞噬细胞第一时间获取并且对抗原予以处理,使细胞内部的抗原完全将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被呈递给T细胞,T细胞在受到抗原细胞的刺激后,会做出增殖分化反应,生成及分泌大量的效应T细胞,其中有小部分会变成记忆细胞,在同种抗原再次侵袭机体时,记忆细胞会生成较多的效应T细胞,发挥着更为强大的特异性免疫反应〔16〕。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侵袭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分泌并释放出免疫活性物质,使得宿主细胞的渗透压出现改变,使其裂解死亡。在整个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Th细胞)为T细胞的一个亚群,参与并协助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T细胞〔17〕。Th细胞能够有效协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进行免疫防御,根据合成的细胞因子的不同,又分为Th2细胞和Th17细胞。其中Th2细胞能合成IL-4,Th17细胞分泌IL-17,且IL-4能加速Th细胞往Th2细胞分化,阻碍合成Th1型细胞因子,抑制细胞免疫,继而抑制抗肿瘤作用〔18〕;IL-17水平的升高会进一步造成免疫功能的下降,使得HPV更容易侵袭机体。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宫颈恶性病变程度的不断加重,IL-4、IL-17水平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