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间性理论影响下的视觉艺术

2020-09-10 07:22陈强
摄影与摄像 2020年1期
关键词:视觉艺术媒介融合

陈强

摘  要:当今社会,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为旧媒体探索如何在数字时代生存并对自身模式进行革命性变化找到了出路。近年来,不难看出新媒体一统天下,传统媒介、传统文化传播形式无一不被数字化、网络化。可以肯定的是,依靠传统媒介来传播某一艺术价值观或者理想观念,已经不被当下这个快速发展的大时代所青睐,传统文化媒介也必须吸纳新技术才能赢得更大的影响力。而在此大环境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媒介中最具表现力且最能表达内心的视觉艺术领域,是否能够开辟符合媒介融合理论或者基于媒介间性理论而形成的跨媒介艺术理论,从而使视觉艺术更具影响力,是本文探讨的方向。

关键词:视觉艺术;媒介间性;媒介;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1 媒介间性理论与艺术理论之间的联系

媒介间性(intermediality)并非新词,在学术界也有二十年的历史了,但媒介间性与媒介融合(intermedium)之间的互动却是在近几年才有的现象[1]。而让原本传统的文化媒介转化形式进而喷发式传播,致使其非常自然的电子化数字化才成功开启了艺术文化传播的新模式,这些现象是媒介融合与媒介间性得以产生联系并得到关注的决定性因素。简言之即是:传统传播媒介的数字化得以让艺术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普及、涉及面更加广阔,这进一步佐证了近年来新启的媒介融合与媒介间性理论的科学性。无论何种形式的艺术,都遵从某一特定的艺术理论,因为艺术的发展并不是断崖式发展,而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然而对于是“何种”艺术却又有不同的区分,其区分的方式则是不同所属艺术形式所独有的艺术工具——也就是展现艺术作品的媒介的不同来定[2]。因此在某一层面上来看,媒介间性与艺术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1 媒介间性与媒介融合

媒介间性的起源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来源于激浪艺术家迪克·黑根斯(Dick Higgins)的跨媒介(intermedia)创作理念及相关论著[3]。媒介融合和媒介间性基本含义:媒介融合对应“聚合在一起”、媒介间性对应“不同媒介有相似性”。针对媒介间性与媒介融合,存在着不同关系的说法,其中有几种是根据媒介载体的属性与其最终表现形式的差异来界定的。有人提出媒介间性是媒介融合的补充的“补充”说,也有认为媒介间性在解释传播研究的能力上超越媒介融合的“超越”说。但无论何种说法,都强调两者在传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实影视艺术领域的媒介研究的中心都是媒介的载体属性与形式差异:一方面在个性中求共性,即在诸多的形式(如影视、艺术、媒体等)中有共同的特质;一方面又在共性中求个性,即不同的表现形式都能归于统一文化主旨。这两个方面是研究媒介领域的不同方向,前者被称之为“媒介融合”,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传播介质都趋于兼容化,是一对一的更新亦或是一对多的吸收。而后者即是“媒介间性”,其强调延续性与同根缘性,强调无论何种形式的艺术与表现方法,都是经过不断的历史演化而来的,都是持续性发展和继承性发展的[4]。简言之,媒介融合更加注重于处理媒介技术上的问题,媒介间性则更加注重于媒介承载的文化维度的关系。

1.2 媒介间性理论与艺术理论的关系

在谈论此两者的关系之前,先要理解托马斯·库恩有关科学与艺术发展模式的理论。库恩认为科学是更新式发展的,也就是说科学发展的模式就是新的事物取代旧的事物,一旦某一领域有新的科学成果发现那么之前旧的科学成果就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意义和价值,所以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更迭史。这与前文提到的“媒介融合”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以“更新”为特征。而艺术的发展则不同,他认为艺术发展的源动力并非是更替,而是继承式的持续不断的完善。即使我们在艺术的分类上有不同的模式,但也只是形式的变化,内在核心还是人对“美”的追求,也就是艺术的发展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这与前文说的“媒介间性”有着相同的含义,它不否认传播媒介在持续不断的完善,承认其外在迭代过程的形式变化,但内核只有一个即是寻求文化同一性。库恩的看法解释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差别,但相较于艺术领域而言,艺术理论其实也是有一条明确的边界的,艺术理论的特性与媒介间性理论是相互关联的。艺术理论的边界即是传统的造型艺术与现代的视觉艺术之间的分别,艺术的侧重点不同,形成了区分于两种艺术的界线。

2 造型艺术与视觉艺术

2.1 造型艺术

先来了解一下传统的造型艺术(Plastic Art)。我们所熟知的造型艺术,其核心在于一个“造”,也就是塑造,塑造对象的形体、塑造对象的形态,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描绘与再创造(这里的再创造是基于对象物体客观存在而进行的艺术加工,并非抽象艺术的再创造)。因而造型艺术也可以区分于抽象艺术,是与抽象艺术相对的现实,也可以说是具象艺术(Figural Art),所以也有人将他们归类于塑像的艺术(the art of modeling portraits)。造(modeling)有三个层面的问题,也是区分部分艺术类型的依据。首先是以“造”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的“材料”不同来划分,就形成了不同门类的标志,铅笔绘画、雕塑与小型建筑等;而“造”的客观对象即是划分不同门类的主题,如静物画、人物肖像画与风景画等;而“造”的过程中使用了什么手法则是将此造型艺术划分为何种风格的依据,如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古典主义等。如此也明确了,造型艺术是基于某种客观事物而存在的艺术,它塑造出來的艺术实体无论是基于二维平面还是三维世界,都是根据不同媒介(材料、主题)而不断改变与更新的。更进一步说,即是媒介为风格设定了严格的界限,从而让媒介的形式与风格特征能够相互对应,但这种关系较为脆弱,如果既定的形式媒介不再起作用,那么造型艺术的相对应的风格也就不复存在了[5]。

2.2 视觉艺术

视觉艺术与造型艺术从字面上来看,就很容易对两者有个基本的理解和判断。上文已经提到,造型艺术是基于自身形式媒介(材料、主题)的艺术,而视觉艺术则更多来源于感官层面的方式。无论是以何种媒介为主的、以何种表达形式为主的艺术,只要是通过感官(尤其是视觉)来感知的艺术,即可归纳到视觉艺术的范畴里,其理论来源于康德的美学“共通感”(sensus communis)[6]。在视觉艺术的定义范畴内,客观实在已经不再是艺术的核心,艺术的核心 为个人,也就是艺术都是服务于人而因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情感,也就迸发出不同的视觉艺术体验。转换到艺术理论领域,基于共通感这个定义之下,最为核心的是超越私人情感的共同性。艺术对个人感官的体验只取决于稳定的个人审美情趣,而不再受制于某一种媒介带来的某一种特定风格,从康德的美学“共通感”开始,明确了造型艺术与视觉艺术的界线。当然,这是一个长期而且持久的过程,并且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之中,艺术的形式媒介不断地被削弱,取而代之的则是同样也经历长时间的演变和人们对某一部分进行归纳和总结而形成的各种学说(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史等),这也是“将艺术显现的感官特性,以智性概念的模式予以呈现”,符合艺术科学的界定。

2.3 视觉艺术向艺术科学的转变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传统媒体的成熟阶段,同时传统媒体带动新兴媒体发展;二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共同发展阶段,也可以称之为互动式发展阶段;三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阶段。当前社会处于第三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划分表明了媒介间性与媒介融合的三个阶段与历程,以上文提到过的媒介间性理论与艺术理论实质上有关联这一结论中,不难看出视觉艺术到科学艺术的发展转变也会有三个不同的阶段。

对于艺术科学的理解,因不同时期而所不同。艺术科学的提出是在19世纪初,以鲁莫尔为旗帜的柏林艺术史学派最先开始,并引領了几乎跨越整个世纪的学术思潮,也就是视觉艺术到艺术科学转变的第一个阶段:以视觉艺术的现代艺术概念替代造型艺术。思潮表示艺术科学的侧重点不应该为“科学”而在于“艺术”,它确定了研究艺术旨在了解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以及艺术发展的总方向,而不是研究艺术理论中的主客体关系。这点也确定了以主体对客体的描述即造型艺术此时已经逐步被以艺术共通感为主即视觉艺术的概念所替代。第二个阶段:从艺术到感知的逻辑倒转。19世纪末,维也纳艺术史学派崛起不仅标志着以视觉艺术为核心的艺术科学的确立,而且也明确地将视觉感知置于主导地位。从康德的美学为参照理论开始,艺术理论与艺术研究几乎就开始了从基于自身形式媒介的造型艺术,到尽管有形式媒介的差异,但有感官同一性的视觉艺术之间的倒转。第三个阶段:艺术科学划分视觉艺术与造型艺术,直至维克霍夫首次完全地越出了艺术自身媒介形式的局限,而就人对艺术的感知体验来进行定义,从而将造型艺术与视觉艺术进行了的明确界分。此次划分跳脱出传统艺术理论以造型艺术来划分艺术风格的界限,完全以人的感觉为主,单以人对艺术的感知体验来划分,是极具历史意义的[7]。

上述简单地阐述了视觉艺术逐步替代造型艺术,并重新定义艺术科学的三个阶段,其过程也是以康德以来的理论为依据,从造型艺术到视觉艺术,正是施玛索对艺术科学的定义。

3 媒介间性理论与视觉艺术

对媒介间性与媒介融合理论、造型艺术到视觉艺术理论的分析,为在当下数字化信息化冲击下视觉艺术发展能够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打下理论基础提供了可能。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所要面对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这种改变也是良性发展的,将数字技术融合在视觉艺术中,不仅增加了视觉艺术的感染力,也增加了个人的感官体验。同时打破了传统视觉艺术局限于二维媒介之中,将视觉艺术推向三维世界之中[8]。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变革,不仅增加了视觉艺术的宽度也增加了视觉艺术的维度。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上,视觉艺术还保存了艺术本身的文化底蕴,也就是通过媒介的改变扩大了传播广度,又依托媒介间性保留了同一性。简言之,媒介间性与媒介融合的关系与发展促进了视觉艺术的更新,数字化技术的革新既改变了传统视觉艺术的单一表现、静止的设计体验,也增加了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艺术领域长期被引用的一句话。这里面的“高于”指的就是“创新”,艺术并不仅仅只是对客观事物的映射,它还存在个人对这个客观事物的感受并将这种感受添入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中。从这一点看,视觉艺术的根本也是创新,视觉艺术不仅要求艺术工作者有敏锐的艺术嗅觉,也要求其拥有一定的时新理念。很多时候,部分艺术工作者会陷入一种“非此即彼”的误区,认为时新的理念即是对新事物的接纳与对旧事物的抛弃,这就陷入了“媒介融合”的处境之中,当然媒介融合也是快节奏的大时代很多领域需要去贯彻的,如科学领域,但绝不会是艺术领域。因此我们在接纳新的观念去处理新的问题或者新的受众时,需要考虑到对原有的理念和观点首先要继承,否则盲目的创新就是无源之水。也就是视觉艺术不仅要求艺术工作者继承前人的文化理念与艺术理念,还需要持续不断的吸纳新的媒介、新的技术,来扩充视觉艺术领域的维度和内容。

4 结语

在各行业都被媒介间性理论影响大环境下,视觉艺术的发展也不例外地受到冲击,但基于当代中国艺术学界现状,也必然会开辟一条符合媒介融合理论或者基于媒介间性理论而形成的跨媒介艺术理论,从而使得视觉艺术领域能更具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杨霜.危机事件中的科学传播与民意——基于“互媒体性”视点的考察与分析[J].新闻大学,2013(6):83-90.

[2]杨霜.试论"互媒体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4):11-17.

[3]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媒介社会发展理论的阐释[J].新闻传播,2007(2):14-16.

[4]刘毅 从造型到视觉:跨媒介艺术理论的基本问题[J].当代文坛,2020(1).

[5]张琪.现代版画创作的平面构成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8(6):25.

[6]李东.再论版画的平面[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4):157-159.

[7]袁上杰.民间木版画视觉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3):65-66.

[8]刘奇葆.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N].人民日报,2014-4-23(6).

猜你喜欢
视觉艺术媒介融合
陈科磊、路畅、吕金鸿、于孟祺作品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融椅
爱“拼”有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