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
在现代散文中,史铁生创作的《我与地坛》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以清新质朴、优美精致的语言,讲述了作者在双腿残疾后复杂的内心感受及曲折的人生经历,抒写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体验,对生与死的深邃思考以及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作者所写的内容其实十分普通,但在创作时采用了独特的技巧,赋予了作品巨大的魔力,感动了读者。下面,笔者就详细谈谈《我与地坛》的艺术特色。
一、语言质朴,清新优美
《我与地坛》用语质朴清新,与其他散文作品有着极大的不同。
在文章中,无论是写地坛还是写“母亲”,作者所用的语言都十分质朴、恳切,这种恳切使得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感激之情,再加上作者独特的处理手法,即“一唱三叹”,增强了这种情感,不仅赋予作品以形式上的美感,还使作品的内容更加真实感人。“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段话可以说十分普通,毫无出奇之处,如同作者的内心独白,但恰恰是这样浅白的语言,最接近人的心,闪烁着璞玉般的光彩,真情流露,溢于言表。作品的语言美还体现在修辞语的使用上。比如“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安详的落叶”等,形容词与主体之间看似不搭,仔细体会却又能觉出两者在神韵上极其相似,能给人带来无比新奇的体验。除此之外,文章中还有大量具有创造性的比喻,如“蜂儿如同一朵小雾”“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作者敏锐地抓住了不同事物最为典型的特征,并用独特的比喻进行描绘,使文章语言具有了极强的表现力,令人读之回味无穷。
二、细节描写,感人至深
作者为了展现母爱的伟大以及母子之间深沉的情感,还在文章中描写了很多细节,使得“母亲”的形象更加丰满。
沉重的打击让“我”失去理智,不仅“脾气坏到了极点”,还经常“发了疯一样离开家”,每当这个时候,“母亲”便心中充满了担忧,经常悄悄一个人跟在“我”身后,进入园中找寻“我”,作者重点描写了这样一个细节:“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在这段话中,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母亲”的心理活动,而是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母亲”的心理活动,写出了“母亲”因儿子残废而承受的痛苦和忧虑,充分展现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此外,作者还详细地描写了“母亲”进入地坛找寻自己的情形:“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这处细节描写以动作描写为主,语言朴实无华,写出了“母亲”的隐忍、“母亲”的痛苦、“母亲”的无奈以及她对儿子毫无保留的信任和关爱。正是“母亲”这种不计代价的付出,才让多年以后的“我”幡然醒悟,并对曾经的种种行为深感愧疚。这些细节描写均选自作者平常的生活琐事,看似平淡无奇,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母亲”对“我”的爱,“从细微处见真情”。
三、以景托情,寓情于景
在景物描写方面,《我与地坛》也相当成功,作者在讲述故事、抒发情感的过程当中,时而以优美的景物描写来烘托情感,时而将情感与景物融合在一起。
作者笔下的景物多以群体形象出现,根据景物的特征,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组。第一组景物充分展现了地坛的沧桑。第二组景物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作者从细微处着眼,通过描写微小的生命,展现了自然界的蓬勃生机,进而得出了“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结论。第三组景物传达出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作者调动多种感官,描写了与地坛相关的各种生命形态,借以表达自己心中丰富的情感。作者擅长抓住地坛最具魅力的景物,充分展现出地坛的厚重、母爱的深沉。景物与情感相互融合,文章中的每一处景物描写,都是作者自身腈感的传达,如“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古旧而苍凉的画面充分展现了作者在遭受打击之后的绝望,而有关地坛的描写则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作者的情感。“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沉重的打击让作者失去了对生命的热情,极度悲观的他摇着轮椅,进入地坛,在地坛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发现了栖居在地坛的微小生命。它们对世间的一切毫不知情,自在而坦然地活着。看着它们,作者原本浮躁的心灵也渐渐变得平静,开始不由自主地思考生与死的问题,最终走出了困境,获得了新生。
四、明暗双线,相互映衬
《我与地坛》篇幅较长,共分为七个小节,所涉及的人物、事件较多。作者自身的感受也比较复杂,很难用三言两语交代清楚,因此,文章的线索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优劣。
为更好地组织材料,作者在创作时采用了“双线法”,第一条线是讲述“我”在残废后十五年里的经历及感受,再由“我”引出“母亲”,或者说,是由“我”与地坛之间的故事来引出“我”与“母亲”之间的故事。第二条线索则是连接两个故事的情感线索,从刚刚残废时的“失魂落魄”,到悟透生死之后的“安心多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如同經历过一场烈火的洗礼,最终成功涅磐,并对这种新生充满了感激与庆幸。而这个过程则浸透了“母亲”的痛苦与关爱,由此引出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意。前一条线索是明线,也是文章的故事线,后一条线索则是暗线,是文章的情感线。明线把“我”“地坛”和“母亲”联系起来,暗线则把“地坛”和“母亲”密切联系起来。对于“我”而言,“地坛”如同精神家园,寄托了“我”的种种思绪,也抚平了“我”内心的创伤;而“母亲”则是“我”的生命家园,是“母亲”赐予了“我”生命,也是“母亲”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人世间的真爱。作者正是通过写“地坛”来表达内心的独特感受。两条线索相互交织,使文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
五、多重视角,巧妙构思
在讲述故事或者描写事物时,往往需要一个切人点,也就是视角。只有找准了视角,才能准确地表述,进而抒发情感。
在《我与地坛》中,作者分别从“历史”和“现在”这两个不同的视角对“地坛”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地坛”的过去与现状。“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地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作者写“地坛”的过去,正是为了充分地体现“地坛”深厚的底蕴,进而引出“地坛”的现在,再从“地坛”的现在引出现在的“我”。历史上的“地坛”曾经是那样的金碧辉煌,而现在,所有的辉煌都已经消逝,留下的只有残垣断壁,满目苍凉。恰恰在这个时候,“我”在宿命的安排下走进了“地坛”,“地坛”从辉煌变得残颓,而“我”从风华正茂跌入人生的深渊,两者之间何其相似!作者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将“我”和“地坛”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综上所述,《我与地坛》的写作手法新颖而别致,在带给读者以丰富体验的同时,深深地震撼了他们的心灵。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反复品读来学习作者独特的创作手法,从而掌握阅读与鉴赏散文的技巧。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