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继承路径的选择

2020-09-10 01:25季广如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建筑风格

季广如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楼大厦已经成为了大城市的象征,但与此同时也导致我国城市面貌呈现出千城一面的情况,并没有凸显出地域特色。从城市大多建筑情况看,形式过于崇洋西化,缺乏我国文化气息。为此,本文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继承的历史出发,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继承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继承路径的选择方法。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建筑风格;继承路径

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继承情况看,虽然现代中国建筑师不断对继承进行探索,但仍然面临很多问题,一方面,不知如何发掘和提炼出传统建筑要素,另一方面,并没有对建筑内在的空间思想进行深度挖掘。因此,在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不断冲击下,我国建筑对传统建筑风格继承失去了文化自信,导致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逐步被丢失,为此,如何继承传统建筑风格,成为了现阶段探寻的主要问题。可见,本文对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继承路径的选择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继承历史分析

(一)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

在这一时期,由于盛行教会传教,所以西方建筑师开始在设计教会大学校舍建筑时融合了中国建筑元素[1]。早期来华西方建筑师在设计之处,就将西方建筑体量构成的设计手法运用到中国民族形式建筑中。由于中西思维差异,西方建筑师的理念对后期我国第一代建筑师产生了重要启发。比如南京金陵大学北楼,就是遗留下的典型的民族建筑形式建筑作品。

(二)1927年到1937年

1927年正是国民政府成立之处,中华民族处于亡国危机。这一时期强调“中国固有文化”,所以民族热情高涨。为此,中国建筑师树立民族自尊自强观念,提高了对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但是后期留学归来的中国建筑师,由;于受到美国流行的复古主义、折衷主义建筑观念影响,所以在创作思想上体现出了折衷主义建筑范畴的中国民族形式建筑。由于受到中国建筑民族形式探索时间局限性,所以当时的中国建筑师并未形成固定模式,其中广州中山纪念堂,可以作为典型的代表。

(三)解放后

解放后,我国受到了苏联帮助,开始逐步发展经济建设,这促使建筑工作者改变了固有体系,开始学习苏联俄罗斯古典主义和巴洛克作风。以梁思成为典型代表,提出了以中国传统形式为依据的民族形式建筑设想[2]。在此后,中国特色建筑形式开始以大屋顶为突出特点。对于传统宫殿建筑中屋顶形式和木构架柔和曲线,大家并不陌生,大屋顶的传统建筑样式受到了广泛应用,以北京友谊宾馆为典型代表。

(四)改革开放

隨着改革开放后的政策推行,国家提高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发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大量的西方建筑,这便促使我国建筑师开始逐渐回顾中国建筑民族形式问题,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讨又一次成为建筑界的执点。不仅有黄鹤楼、天津文化街等仿古建外,还有在传统建筑文化基础上结合不同条件进一步探讨新形势的努力,例如,山东省曲阜闻里宾舍,此建筑就是充分结合了现代和传统形式。

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继承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考虑到城市内在空间

对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继承,人们仅仅站在建筑角度思考问题,从其承载的文化、技艺等方面的实际价值进行思考。但是却忽视了城市整体风貌继承与保护情况[3],例如,空间从属关系、城市中轴线、城市山水格局、路网布局等实际问题。要知道,体现城市风貌格局最为关键的内容就是城市各个要素,所以不能仅仅局限在单纯的建筑层面。

(二)偏重于形态导致经济浪费

从近现代传承传统建筑风格看,提到的“民族主义复兴”,从本质上讲,属于片面的“形式”追求,并没有从整体上认识传统建筑。比如大屋顶建筑,就是华而不实,并且此种设计会占有较大的空间资源浪费。就算在当今时代下,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外在的建筑形式上。

(三)缺乏对文化的足够重视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生活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中国人自己对中国文化遗产缺乏足够的重视度,而过多的崇洋媚外,这严重影响了中华文化的继承。政府、企业部门一直处于推求新颖,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们认识文化不足[4]。

(四)受到时代发展影响

一方面,钢筋水泥取代了中国传统的木结构体系,目前只有部分偏远的山区还保留着木结构。在社会不断发展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受到城市用地的限制,人们越来越到重视高层建筑。所以以往的建筑体系不再适用现代社会。另一方面,传统木结构体系下的工匠体系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为传统材料被替代,所以会木结构的工匠并没有地方发挥作用。

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继承路径

(一)全面融合传统空间思想,赋予现代城市建设意义

从我国传统建筑体现的价值情况看,除了其特殊的外在形式之外,在传统建筑中体现的文化内涵更为重要。分析和研究传统建筑,不难发现其群体组合、院落空间组合、园林空间等体现了序列性、内向性、含蓄性等特性,充分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崇尚,对于建筑朝向、居民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给了人们研究的方向。

在古人建造智慧下与当代建造理念、建筑材料以及建造技术进行充分融合,可以很好的解决当代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继承困境。为此,建筑相关工作者应当立足于传统建筑空间,通过不断探索,形成新建筑空间思想[5],在近现代建筑基础上注重内涵,巧妙融合传统内容,将传统建筑风格空间上进行继承,并赋予传统形式新内涵,从而进一步拓宽建筑创作之路。

(二)挖掘传统建筑元素,抽象化继承

不同时期的建筑体现了人文精神,其中不仅包含了文化内容,还体现了技艺。可以说任何一种建筑类型形式都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为了让传统建筑融入时代,需要与时俱进,但其中原始的人文精神不能改变,所以,在继承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时,需要看到传统的特殊性、历史性,在此基础上,需要看到传统的时代性,并且传统融入时代,以抽象化进行继承。其中所谓的抽象继承,主要指的就是,充分运用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中的精华,此外,提取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因此,当代建筑师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将传统建筑中体现的风格,不断吸收、抽象化处理,充分与时代相融合,促使现代建筑更加赋予民族特色。

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建筑工作者需要在吸取西方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本土出发,这样才可以在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下扎稳脚跟。可见,在当今世界文化潮流下,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己成为必然趋势,但需要注意的是,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的模仿,需要更加注重重文化思想以及技术精神的传承,通过不断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内涵,将其体现在现代建筑中,从而推动中国的现代建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文兵,李晓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继承路径选择[J].建材与装饰,2018,56(47):137-138.

[2]孙首康. 中国传统建筑檐廊空间在当代建筑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23(23):100-101.

[3]王丙赛,杜义明,赵雷,仲丽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新中式”建筑风格发展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7,56(23):151-153.

[4]赵倩倩. 中国传统建筑檐廊空间及其应用的分析研究[D].南京大学,2016,67(14):100-101.

[5]张海桐. 中国传统建筑中垂花门的装饰艺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6,67(56):123-124.

[6]林教龙.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园林建筑中的运用[J].中外建筑,2014,56(06):187-188.

猜你喜欢
建筑风格
土楼的建筑风格格局与四合院建筑风格格局的关系研究
论湘西侗族传统建筑风格及其保护
中西方传统建筑风格的差异与交融
浅析云阳彭氏宗祠的建筑风格和文物保护
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角度分析
北魏和盛唐中原地区佛塔建筑风格的异同
“新古典主义”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室内空间设计中现代装饰材料的合理选择与应用
宜居社区规划设计探讨
电厂建筑风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