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助力广西灵山荔枝产业发展研究

2020-09-10 00:55李春妮陈珊珊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

李春妮 陈珊珊

摘要:通过对灵山荔枝产业发展的融资现状和互联网金融在灵山荔枝产业的发展状况分析,认为金融服务的狭窄、荔枝经营主体自身的局限性等因素造成的金融供应不足是限制着荔枝产业经营发展障碍的原因,互联网金融创新融资模式对灵山荔枝产业走出经营的金融困境,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灵山荔枝 融资模式

荔枝产业的发展是灵山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随着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开展出现资金融资困难的问题。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提供的融资方式可以为灵山荔枝解决融资困难,促进该产业健康发展。

一、研究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较多,研究角度较广。Merton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在于其以信息集合和处理能力为基础的融资、信息分解和风险监控功能的有效运转。Mishkin表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新技术解决了银行和贷款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促使贷款者更容易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上获得融资贷款。

王维国、李立清认为金融改革和融资模式的改革能加快农村金融的深化发展。周明明表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新型的农业经营体逐渐地取代了传统农户经营的主导权,占据了我国农业经济中的主要地位。

李一鸣认为融资困难的问题成为了农业经营主体在经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在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农业经营的风险大,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等,这些问题阻碍着农村经营主体的发展,成为了农村经济和农业转型的一大障碍,而互联网金融的融资优势可为农业经营发展融资难的问题提供新出路。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广西灵山荔枝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一)当前广西灵山荔枝产业的融资现状分析

1、融资渠道狭窄和传统金融体系的阻碍

荔枝产业通常是由小微型企业运作,在创业初期时资金需求不大,较难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当企业发展壮大,内部融资无法满足时就会对外寻求新的融资方式。

内部融资是企业利用自有资源,将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效益转化为投资的融资过程,其内部融资主要是自筹资金、折旧变卖、增加合伙人等方式。自筹资金通常基于对借款者的信任提供的资金借款是融资成本最低的方式,也是常见的和经常使用的融资方式。荔枝产业经营固定资产主要有荔枝树及荔枝生产销售服务机械设备的固定资产。折旧变卖在会计核算上无法对荔枝树进行折旧,而机械设备又不可缺少。折旧变卖的内部融资方式对荔枝产业的经营来说不可取。

经营荔枝产业的小微企业外部融资主要有发行债券、股票、银行贷款、民间融资等方式。荔枝产业经营的小微型企业不符合发行债券的条件,发行股票融资更不可行。银行贷款是小型企业常用的外部融资方式,但从事农业经营方面的企业,由于管理者缺乏企业管理经营,资产状况无法有效衡量。银行为了趋利避害,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和贷款回收的有效性,往往会以审批条件不合格、缺乏担保物等理由降低荔枝经营主的贷款申请成功率。

(二)互联网金融进入广西灵山荔枝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互联网金融缺乏有效的宣传。通过对灵山荔枝产业经营主体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得知,当地经营者的对互联网金融的了解途径大多数以网络新闻为主,了解程度仅停留在这一名词之上,只有极少部分的人能够对互联网金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说明互联网金融在灵山荔枝产业的宣传上还有待增强。

二是当地经营主体对互联网金融持有怀疑的态度。荔枝经营者作为在网络新闻的接收者,在自身缺乏对该事情判断的可靠知识和经验时,为避免风险,减少损失,因此当地经营主体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上基本保持一致,存在着质疑并不敢接受。

三是互联网金融在灵山荔枝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尚未完善。虽然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能冲击传统金融在灵山荔枝市场的影响程度,给灵山荔枝产业的规模化农场、小微型企业的金融融资方式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但是作为发展成长期的互联网金融在进入灵山市场时显得有些后劲不足。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广西灵山荔枝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改善荔枝产业发展的融资环境

1. 拓宽融资渠道和突破传统金融体系的障碍

灵山荔枝经营者除了向传统的外部融资渠道寻找资金之外,可以多方面寻求合规融资资金。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给荔枝产业的融资渠道带来新的契机,主要有P2P网络贷款、股权众筹。P2P网络贷款交易便捷、金额较小、频率高的特点,正好在传统金融机构融资模式下荔枝经营主体获取贷款时手续复杂、耗时耗力,借贷成本高的不足之上形成互补,能够满足荔枝经营主体日常的成产运营和扩大规模生产所需要的资金。

不以是否拥有成熟商业价值作为放贷的唯一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经营呈现系数高、收益回报期限时间长而无法得到传统金融融资的困难,适合处于转型初期的荔枝产业经营主体对资金的需求,代表平台:众筹网、大家凑等。

2. 荔枝产业经营主体的融资观念的转变

首先,荔枝经营主体需要提升自身的学历,升高文化知识素养,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将被动化为主动,了解和掌握多种消费方式。其次,提高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建立一个合理的投资组合,分散化投资,不仅可以规避风险还可能有一定的收益性。同时,金融机构联合主办的以政府为引导的金融教育交流会,引导荔枝经营主体对金融知识的学习,普及金融机构为普惠农业金融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为他们在融资渠道的上多一个选择。

(二)互联网金融全面进入广西灵山荔枝产业

1. 加大互联网金融对广西灵山荔枝产业的积极宣传力度

第一,靈山金融市场上的银行金融机构将自己在当地的优势充分展现,使得农业金融服务产品的种类和质量在互联网技术上得到提升,满足灵山荔枝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第二,做好互联网金融惠农产品的宣传,普及互联网金融知识,让更多的荔枝经营主体了解除传统金融贷款之外的融资方式,互联网金融工作人员帮助荔枝经营主体解决申请贷款时的难题,形成一个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促进互联网金融在灵山荔枝产业的普遍性宣传。

2. 经营主对互联网金融要保持审慎性原则

荔枝经营主体在接受一个新的融资方式时,要主动的通过互联网上融资公司的官网、监管管理部门等方面了解该融资渠道是否可靠。荔枝经营主体要密切关注融资资金的还款期限,主动贷款平台说明产业经营情况,资金的用途,按时付息还款,提高企业的征信水平。

3. 完善互联网金融在广西灵山荔枝产业的基础设施

第一、建立一个有政府、央行等金融监管机构为主导,以大数据为背景的互联网金融在灵山市场上的征信系统,联系灵山当地传统金融机构,将征信信息共享化,将个人征信与企业征信结合。第二,政府积极引进法律监管合规,经营可靠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进入灵山荔枝产业,政府监管,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借贷款双方利益保护、信用体系和信息披露等准则,鼓励各方各界参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建设之中。政府要主动及时打击非法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取缔造谣、恶意宣传的行为。

四、结论

互联网金融进入灵山荔枝市场需要增加宣传力度,提高人们金融文化素养,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符合农村金融征信系统,在政府指导下积极促进灵山荔枝产业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立君.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分析[D].烟台大学,2019.

[2] 李萍.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8.

[3] 朱吉鹏.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8.

作者简介:

李春妮(1984.06-),女,壮族,广西天等县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金融政策与金融创新。

课题信息:服务“三农”视角下的广西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2016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编号KY2016YB866

猜你喜欢
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
贵州省XX市新型城镇化试点融资模式探索
浅析公租房融资模式
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讨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