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边缘区是由于城市扩张而吞并周围乡村所产生的一个城郊区域,也是自然环境和城市的统一体,它和内城区域一样信息化生活丰富,但是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布局拥挤”、“空间变异”、“交通混乱”、“古迹毁坏”等问题,以南宁市四联村为例,探索景观如何共存和补充这种瞬时生活空间,挖掘景观的功能和利益,将景观融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空间,把自然环境引入城中村居民生活空间所在的城市边缘区域的社区中,在对原有景观保护、保存、开发的基础上多方面结合物联网设备的使用,优化社区活动的公共空间,基于城市边缘地区景观空间优化的居民生存环境的改善,为未来城市扩张下的城市边缘社区公共景观空间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景观;物联网;城市边缘;公共空间;社区优化
人们的生活与网络的关系日益密切,物联网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社交、娱乐方式,信息交流方式从最早的人与人的交流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已经发展到物品与物品、人与物品、人与人之間的连接,物联网具备多种类型的传感器能够感应环境的变化,它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连接,根据需求实时为人们传递信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各种便利。社区在德国的社会学家F·滕尼斯在《社区和社会》中是“基于亲族血缘关系而结成的社会联合,在其中情感的、自然的意志占优势,个体的或个人的意志被感情的、共同的意志所抑制”,现代社区的含义演变为生活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具有共同意识和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城市边缘地区的社区中由于人口大量向城市涌入的原因造成复杂多样的社会结构,居民之间缺乏凝聚力、归属感不足,底层人民生活空间不足,精神压力大。笔者希望探索一种新方式,在物联网的大环境下保持景观空间和信息决策保持一致,同时对物联网技术所缺乏的开放空间、 自然环境、团体生活。通过两者的结合达到提升空间质量和人们的生活体验是空间优化的最终目的。以南宁市四联村为研究对象,旨在社区里打造以物联网为主题的互动景观空间,探索城市边缘社区在居民互动和参与的景观模式,在重叠杂乱的生活空间中依托邻里互动、数据共享,营造居民参与的、具有多功能的和能够提供便利的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环境绿化氛围,实现家庭、邻里、社区的交流互动,对城边村社区地区进行景观优化。
一、南宁市四联村概况
四联村位于广西南宁市,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夏季炎热潮湿。居住区新建房屋密集,新旧建筑交错,村落建筑由村民自发性建造,具有随机性的特点。新建一些房屋内常采光和空气流通状况以及视线不佳,生活空间狭窄压抑,长期生活使人产生各种不良情绪。低矮建筑多为清末民初时期建造,年久失修不宜居住,老建筑由于以下几种原因而存在:1.属于受到保护的历史文化建筑。2.仍然有人居住的房屋。3.由于产权不清问题没有处理。4.被售出作商业用途。5.屋主个人希望保留。村庄整体房屋布局呈现新、旧房屋交错的形式。整个村庄经历着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模式向以工业和商业为主的转变,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居住用地的紧缺是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次,居住区域自然环境缺失,交通现状混乱,内部道路复杂混乱,人与电动摩托车混行,居民电动摩托车大多停放在楼道内,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缺乏管理的电动摩托车还助长了偷盗犯罪行为的发生。村内还存在种、养农业景观,属私人用地。村庄整体缺乏供团体生活的开放空间,街道空间缺乏连续性,经常出现断头路。排水系统存在问题,雨后雨水淤积。基础设施缺乏,流动人口占据总人口的很大比重。
二、城市边缘景观空间优化研究
(一)研究与策略
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将空间句法运用到人类聚落的分析当中,现选取当下四联村总平面图,通过Depthmap软件进行运算(图5),为空间认知提供帮助,对社区空间进行少量的改动争取获得最大的效益,通过空间句法分析结合现场观察得出视域面积,参数值越大表明空间的可达性越高、视觉更开阔,它结合空间的整合度分析得出社区南部的农业生产区域作为公共活动空间的可能性,可以将具有污染性的养殖场取缔并将广场搬到原有的养殖场位置。街巷内空间狭窄,利用率高,缺乏专门的活动空间,约翰·O·西蒙兹说:设计较好的道路和场所,要能接纳每一个人。但是这种经历不常发生,因此在建筑之间或较开阔处有意识地采用嵌入式活动空间,以8-12幢房屋为一个组群,打造社区邻里交流空间,鼓励所有住户参加群体活动。以人们的活动内容为依据作为空间设计的依据。前期采用调查法制作表格并且记录在人员聚集点和人员最活跃的地方在社区的商业区域以及内部的街巷空间,得出改造主要在于道路空间的景观提升的结论。将单一的通行功能提升为多功能的复合空间,并对内部道路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为步行道、骑行道和车行通道,利用它们的线性空间将各个景观节点连接起来确保空间的连续性。人员活动活跃的区域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上班路线和日常生活路线相重合,调查原有空间使用方式并运用总结归纳法得出居民对此空间的使用方式并以此为依据人的行为进行空间设计。对于建筑密度大的居住区域,实现街巷空间内最大程度的绿化,使用立体绿化、搭建花架、移动花园的方式提升街道空间的绿化,同时达到削弱噪声和提升私密性的作用,有些地方由于空间进深大或是转折处多,空间复杂,容易存在安全隐患。生活区域的空间密闭度高,采光效果差。居住空间的拥挤同时带来了公共健康方面的问题,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减少道路不透水铺装的使用,增强雨水的渗透,同时利用场地地形促进场地自然排水功能的形成,从而减少雨水的淤积控制蚊虫产卵。同时引入自然环境,缓解精神压抑的心理。通过观察发现由于新建筑是在旧建筑的周边穿插建成的,有些甚至是在一些老建筑的地基上新建的,新旧建筑间没有明显的区分边界,进而导致空间界面色彩、肌理、质感的统一和谐被打破,传统界面的整体性被打乱,视觉上新旧空间的联系断裂,建议采用改造外立面的方式实现风格的过渡和视觉上的统一完整。社区的便利店只分布在商业区域,商店分布不均衡造成人们生活不便的问题,建议在生活区内部增加售卖点同时增设公共服务设施。
(二)现有公共空间调查
场地现有的景观有种、养农业景观以及一些林地自然景观,对于社区整体景观的影响较大,景色具有时令变化和气候变化的特点。新建筑包围着老建筑而建。村庄外部道路沿线有许多的商铺,形成了商业街道,入口处有一处人们自发形成的菜市场,也是居民放松活动的主要区域,房屋建造得参差不齐,因此街道有一些零落的趣味感,从空间限定的方面看,空间呈现狭长半围合状态,街道房屋参差不齐,卫生环境差。村落整体景观界限清晰,街道起着分散人流和交通的作用,内部的巷与街道空间动静形成强烈的反差。南部的四联村小学,在学生放学后的一段时间内学校门口会形成了一个流动市场。由于村落建筑年代久远,社区的公共空间又有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传统遗留下来的公共活动空间是几处祠堂和祖屋,成为社区原住居民举行祭祀和婚丧嫁娶的重要场所。以这些建筑为中心,周围散落着分布一些较小的建筑,这些建筑的公共空间的性质一直延续到现在。社区西面有一处广场,是社区唯一大型的公共活动场所,广场内有篮球场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是大家居所旁的巷道空間,做为人们生活的空间具有幽静的特点,是所有公共空间使用频率最高的空间类型,有些居民会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种植蔬菜,并且有意识地修整边界(图3),平时人们也喜欢步行于时窄时宽的巷道,呆在一些安全和颇具魅力的狭小角落休憩、谈天、观望,巷道是能够接纳每一个人的公共空间,在里面人们可以漫无目的地散步,观望,闲聊,如果通过有目的地在其中创造一些有趣、可参与的互动性绿色空间供人们停留、活动,将会让空间更有魅力(图4)。
(三)居民日常行为调查
社区内公共空间占最大比重的是内部街巷的线性空间,人们上下班需要经过这些线性空间回到自己的居处,期间就会产生交流活动,这是最基础的邻里间的互动。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居民的活动进行随机调查,在参与调查的100名居民中,其中34人会在所住楼下的巷道处进行短时间的活动,18人经常会在巷道处活动,48人没有在巷道处活动。在其中48名不在巷道处活动的居民中有10人希望在住处附近有一处公共活动空间,22人持中立态度,16人不希望居住空间被占用。在涉及到居民在空闲时间的活动调查中,70人会选择使用电子产品娱乐,10人会选择户外活动,8人会选择与邻居互动,11人选择在户内活动。这些结果中显示,多数的人们期望有一个就近的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而绿地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老人和孩子对公共空间的需求较大,将绿化引入社区公共空间也能够解决车辆乱停乱放的问题。在调查中,75%的居民表示接触自然环境能使他们感到放松,但是其中只有10%的人会到社区中的菜地或树林间散步,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不方便步行,不能参与,并且需要走一段较长的路程。在社区内建造微型花园能够方便居民就近活动并且不会导致人员长期的大量聚集。
二、以四联村为对象的城市边缘景观空间结合物联网技术优化方法
(一)空间安全管理
社区的安全决定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边缘的犯罪问题一直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监控不完善,人口组成复杂,管理体制缺位,治安相对薄弱以及人车同道导致社区安全问题隐患,同时由于电瓶车的乱停乱放问题产生了消防隐患。将安全系统运用到街巷空间设计中,通过传感系统对车辆到达的区域进行车速监控,排除大型车辆穿越社区的可能性;确保车辆在安全的车速范围内行驶,机动车辆进入社区时可以自动连接社区区域网络识别车辆周围是否有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公共空间增加监控的使用和报警系统的设置,使人们在隐蔽的空间内也可以获得救助。由于小场所居多且分散,无法建设大面积的公共绿地,因此不存在大量人口聚集的现象,反而在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的大环境下人们还能在小范围的绿地内活动,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在巷道内的绿化以体积小、不过分遮挡光线和视线的富有季相变化的当地爬藤植物、花架、小乔木、小灌木为主,既能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又不会妨碍居民的活动,同时植物可以起到阻隔空间、限制固定类型车辆驶入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植物可以缓解人焦虑的情绪,能有效较少过激行为的发生。对社区的电车以建筑组群为单位,就近统一停放管理和充电,解决电车停放在楼道居民私拉电线充电造成的消防安全隐患和被盗的问题。由于现有房屋的建造模式已经造成了消防安全隐患,内部没有消防车道,因此要配备完善的消防器材,加强消防警报系统的建设,安装智能感应的热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疏通逃生通道,当消防通道被堵塞时消防警报系统应当有效识别并发出噪音警报。
(二)环境监控与改善
城边村居住区内道路大多是由房屋外轮廓之间留出的空地形成的,路网在村民造房的过程中形成,具有随机性和复杂性,空间蜿蜒曲折,甚至有多处断头路。利用废弃地,增加公共空间等方法尽可能增加城中村的绿化面积,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不能忽视不同时期的建筑特点,将村庄内部的建筑进行统一建设,会掩盖村庄的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改造时在尊重历史,保留历史特色的前提下对功能和结构进行改良与更新。疏通村庄断头路,方便居民的出行。通过对空间实时的温度、空气质量、噪音进行监控,并且以物联网为平台,终端系统以微控制器为核心,传感器模块为感知点,以报警器为控制模块。主控制器模块负责采集巷道中的各种环境参数,经通信模块发送到环境监控服务器,同时接收远程服务器下发指令,并分析当前温湿度值和设计之间的差异,控制报警器的启停。里面的绿化就是人们能感知到的所有自然环境,也是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柔化,并通过建造公共活动空间的方式来抑制建筑无限制的扩张。
(三)以物联网为媒介的场所营造
将已经废弃的老房屋进行改造,转变成公共活动场所,不仅能使老建筑免于被拆除,保留社区的历史文脉,同时也能弥补社区公共活动场所的数量不足的问题。以位于村庄西部的清代住宅为例,其建筑规模大,并且现在已经不做任何功能来使用,由于长期的空置导致资源的浪费,通过改造作为活动空间使用,依托物联网为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服务,传统戏剧、特色餐饮、文化活动,促进社区的活力再生。不同类型的人群对空间的需求有所不同,通过物联网完善空间更多的功能,达到激活人气的目的。儿童和年轻人对网络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兴趣,并且喜欢在就近的区域进行聚集性活动,而老年人更倾向于聊天,期待拥有一个能够提供见面的场所,并且有一些娱乐设施和娱乐节目供他们交流,并且强调自然的环境和用于安静散步的空间。女性追求舒适、解脱、安全、节制、放松的体验,而男性追求公开、社会交流、参与的体验。营造特定的场所的目的在于吸引一部分人和排斥一部分人,利用物联网实现人与空间的连接来打造空间特点是比较容易的,依据人群特点对场所进行个性化设计。
(四)物联网打造休闲空间
相较于城市公共空间固定的功能划分,城中村的公共空间功能更具有灵活性和不可预测性,它随时都能够发生着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事件物联网也有着类似的特点。青少年、儿童、老人常是休闲空间的主要使用者,研究表明游憩空间的缺乏与青少年犯罪之间存在联系,当开放空间和休闲机会充分时,犯罪率通常会降低。开放休闲空间的安全与可达是这些地方建成的前提条件。根据调查,社区仍然缺乏邻里公园、儿童游乐区域等基础设施。通过GIS地理位置信息系统以及依靠移动设备导航,能够让人快速找到这些户外开放空间的位置,高密度的社区公共空间更适合于观察人,可将不同收入、不同工作、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分为不同的群体,他们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某些群体喜欢将某些地块作为自己的专用领地,儿童喜欢在家附近200米的半径内玩耍,并且活动轨迹呈连续性的特点,老人喜欢聚集在一起聊天、唱歌,年轻人喜欢跟自己志趣相投的同龄人聚集在一起,运用物联网满足这些人群的活动需求,甚至是扩展他们的活动内容,能使他们感觉到团体强大的凝聚力,并且能很快找到他们的朋友们。由于城边村空间的局限性,能够承载的休闲活动有限,通过物联网能够使有限的活动能够无限地延伸,塑造空间特点。在空间内,移动设备、RFID、摄像头等智能感应终端能从多角度感知使用者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通过智能化的数据处理,人们可以更优化和更个性化的方式来获得服务。
(五)以物联网为依托的多方共治共享
物联网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以公众参与、邻里和谐为目标,村庄的人口由不同学历、不同技能、不同层次的人混居交往,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管理为核心目的,基层政府进行主导,对社区所有的常住居民一视同仁,使居民广泛参与规划,完善管理评价体系。同时居民作为公共景观空间的受益者和使用者,应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管理者、参与者、监督者通过物联网平台为设计和管理献计献策,尤其使对功能和植物种植方面鼓励引导居民积极发言,并且提倡居民在建设中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例如场地色彩搭配,营造场地与居民之间的情感。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主要管理据点,构建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管理模式,将区域管理权力划分到住户身上,能够使空间得到更加妥善有效的管理,通过手机app,居民可以通过将自家附近的空间加入共享平台,通过物联网的应用层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共享,他们将会平等获得所需求的资源,可以实现空间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社区的凝聚力。
(六)资源管理
在城中村发展过程中,原住民通过房屋出租获得了较大收益,因此对房屋的改造意愿强,改造能力强,往往希望最大可能地占用公共空间,将社区场地的公共部分和非公共部分进行明确的界定划分,保证能源、交通、水利、文物保护、市政、防灾用地进行清晰的界定,并录入系统,场地的自然资源包括水体、土壤、空气、气候、动植物,人文资源包括传统遗留人文资源和新生人文资源。把现有的自然资源进行统计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综合管控管理,加强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建设,并有智能监控,实行资源共享模式,对土地进行合理利用防止土壤流失,同时土壤的渗透性直接关系到地下水的存储量。水资源的管理包括利用、保护、再发现、恢复、节约、补充和预规划,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农业生产、场地景观、微气候调节和生境都有积极的意义,对自然资源的限制利用有利于保留乡土环境,也有利于场地的健康发展。运用物联网进行自然资源的利用管理具有高效性的优势,而对于空气、气候和动植物的监测是判断社区宜居性的重要参考,健康的自然环境更加益于居民的生活质量。人文资源的管理则有益于村落文脉的延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社区内还有用于农业生产的场地,由于社区内租户多,可以将农产品信息发布到物联网上,可以方便居民售卖产品。
三、结论
景观设计已经进入了信息文明阶段,在城市化急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建造新的人居空间,同时需要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生活空间,从大拆大建的方式转移到选择性的空间节点的改造和建筑的更新和再利用,不仅能够节约时间和资金的成本、塑造多元化城市,而且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https://baike.so.com/doc/5327834-5563006.html[OL]
[2]汪康.基于NB-LOT的智能楼宇环境监控系统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9
[3]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4]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5]克莱尔·库珀·马库斯.人性场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田原.城郊“混住化社会”的存在形态及治理困境研究[D]吉林大学,2019
[7]劉炜绯.北京老城失落空间里的社区花园实践[J]中国园林,2019,17-22
[8]宋红阳,潘茗敏.低收入人群夜间公共空间设计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5,94-100
[9]黄晨燕,邹叶枫,童心.“城市修补”理念下的城中村整治模式的思考[J]规划师,2017,66-70
[10]李苗裔.基于社交网络数据的智慧景区客流分析与情感探测[J]中国园林,2018,52-56
[11]杨丽,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资源共享管理系统建设[J]软件,2019,169-172
[12]车亚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校园综治安全系统研究[J]网络与信息工程,2018,59-60
[13]王波,董鸿安.海洋休闲旅游营销中物联网应用探析[J]宁波经济,2013,21-25
[14]Albert J.Rutledge.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
周书真(1994-)女,壮族,来宾人,研究生,广西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城市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