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张峻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生气勃勃的景象。素质拓展训练作为新时期的一种全新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被应用到体育教学当中,受到学校师生的青睐。然而,目前我国体育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以为重。本文从当前高校体育的教学现状入手,分析高校体育教学进行素质拓展训练的必要性,并探索两者相融合的路径,以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路径
引言: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作为高校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体育教育在提高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等素质作用不容小觑。但在教学实践中,仍有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使得体育教育改革步伐放缓,这些问题需要高校教学部门引起重视,以便能够分析探讨出一条适合其发展的应用路径。
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在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体育教学成效突显,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一些优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被引入到体育教学中,使得体育教学不再单调乏味。然而,受诸多客观因素影响,我国的体育教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高校进行完善和优化。
首先,部分高校仍将体育作为副课进行教学,在认知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高校还是将体育当作学生锻炼身体的课程,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教育,尤出现了学生心理承受力不强、抗压力不高、应变力以及社会生存力比较弱的现象,这不仅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能力的提升,也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其次,教师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没有与时俱进,更没有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形式上的创新,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收为辅,使得高校体育课堂毫无生气可言,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被打消,体育训练参与度不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与改革。最后,体育教学评估方式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以成绩定乾坤,这种片面的、单一的教学评估方式,无法真实地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导致体育教学水平很难得到提升[1]。
二、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进行素质拓展训练的必要性
素质拓展训练是由军队训练演变而来,20世纪90年代,内地从香港引入,目前已经被应用到企业、社会团队以及学校当中。素质拓展训练通过一系列情景的设置,让参与者能够快速适应环境,并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去理解与感悟,旨在提高其综合能力。而高校体育教学为了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以及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其教学目的也已经由单纯的强身健体上升到了包括心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都是高校体育教学与素质拓展训练的共同之处,两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方面,两者的目的都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前提,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两者在教学方式上也都更注重学生体验式学习方式的培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温故知新、提升技能的目的。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更好融合,通过情景互动,加入体验式因素,强化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从而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2]。
三、素质拓展训练与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的路径
(一)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教学资源
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应该加大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在资金上给予足够的支持。在师资培训、体育设备投放以及社会实践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尤其在引入素质拓展训练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后,学校要根据自身及学生实际需求,量体裁衣,拓展和整合课程资源,实现其有效结合。如学校可以根据运动场地面积的大小,在学校内部建立自己的素质拓展训练基地,通过场景的搭建,实现资源的整合。也可以与其他学校进行联合教学,实现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资源整合。如在有条件的学校建立拓展基地,供其他学校有偿使用,这样既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又为学校带来一批可观的收入,最终达到双赢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寻求社会的帮助,来拓展教学资源。如可以与社会上的拓展机构进行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现资源的再次利用。此外,学生也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在学校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如去运动中心、俱乐部等设备丰富的运动场所进行体育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拓展了教学资源的渠道,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3]。
(二)创新教学模式,构建拓展教学体系
高校体育在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时,创新教学模式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教学任务。高校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多做创新,建立健全素质拓展训练教学体系,从而提升学校体育教育的整体水平。如学校在不改变整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可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实际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加强素质拓展训练,锻炼学生的心理抗压、紧急应变以及团结互助等综合能力。教师在进行拓展训练时,也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和积极性[4]。
此外,在高校在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时,也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通过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辅助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平台搭建,实现每一次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学习的同时体验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
(三)加强教师培训,优化教学评估模式
教师由于其自身素质不同,在教学效果呈現上也会千差万别。因此,高校在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时,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项舶来训练模式,应用到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一定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而教师身在一线,对学生出现的各种教学反馈最为及时和准确,因此,转变教师固有的教学偏见,加强教师素质拓展训练相关的培训意义重大。学校可根据教学进度的快慢,结合教师的实际授课能力,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强化教师对拓展训练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对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外引才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具有实践经验的素质拓展人才,充实学校师资队伍,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5]。
此外,通过引入先进的教学评估模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在传统的教学中,多数学校都以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能力的高低,往往忽视了社会实践操作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新时期,学校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模式,注重素质拓展训练对培养学生自控力、创造力、团队凝聚力的重要影响,加大这部分分数的比重,来优化体育教学的评估模式。
结论:素质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是新课改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推动我国体育素质教育的一个新路径,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意义重大。因此,在新时期的体育教学中,学校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思维,积极创新,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现状,通过融合教学资源、搭建拓展训练体系、加大师资投入,注重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探索出一条素质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的路径,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课堂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最终实现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薛莲.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1):77-78.
[2]侯良.素质拓展训练与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融合路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209-210.
[3]李丽.探讨素质拓展训练与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路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1):88-90.
[4]勾凤云.素质拓展训练与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的路径探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1):81-82.
[5]刘亚静.体育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综述[J].田径,2020(0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