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兆华
秋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季节,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们。每个人的经历和心境各不相同,其对秋的感觉也不同,既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感伤,也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还有“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提到秋天,人们总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心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但是,郁达夫先生对故都的秋天似乎有着别样的感受。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体会《故都的秋》中的情感。
一、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故都的秋》中,作者笔下的景物非常特别。他笔下的秋,并非贵族人士眼中的秋,而是平民百姓眼中的秋,是“破屋”里、“小院”中、“大街”上的“秋”,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结合文本来看,在第三至十一自然段中,作者为我們描绘了五幅秋景图。第一幅图是“秋园静观图”,作者描写了一缘破屋,一杯浓茶,一个院子,驯鸽的声音,丝丝的日光,碧绿的天色以及破壁腰中的蓝朵、秋草和牵牛花,有一丝惬意,却也有自己对故都的秋的思念之情。第二幅图是“秋槐落蕊图”,槐树本有迁民怀祖之义,此时的作者却远离故乡,他想象着自己正在北平的院子里看着秋槐树,看落蕊,满地的落蕊被打扫干净,地面只留下扫帚扫过的痕迹,这一扫,似乎把他对故乡的思念也扫去了,回归现实,作者倍感凄凉。第三幅图是“秋蝉残声图”,作者写了秋蝉衰弱的残声,说这是北国的特产,并将其与南方的蝉声作对比,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眷念之情。第四幅图是“秋雨话凉图”,作者仔细地描写了秋雨到来和离去的场景,“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还写人们的穿着,且用一组对话来表现秋之凉。最后一幅图是“秋果奇景图”,作者写了秋天的枣子、柿子、葡萄,想到满树的秋果,他的心里有了些许的安慰,有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在《故都的秋》中,作者的情感是悲凉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秋的悲凉、清静、深沉,又何尝不是郁达夫的内心情感呢?南国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是“润”与“淡”的,而“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通过比较南方之秋与北国之秋,作者表达了对故都的向往和眷恋之情。
二、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除了要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我们还要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故都的秋》写的大多是故都的秋景,如果单看这篇文章,我们可能会以为作者只是表达了自己对故都的秋的喜爱与思念之情。其实,这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景中还隐藏着浓浓的爱国之情。《故都的秋》创作于1934年8月17日。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东北沦陷;1933年,山海关沦陷;1935年,“察东事件”使热河省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拥有五千年文明的祖国此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郁达夫从杭州到北平,深感国事危机,触景伤情,于是写下了《故都的秋》。
在《故都的秋》中,作者将自己的爱国之情融入景物描写之中。作者在第一段中说自己不远千里从杭州到青岛,再从青岛到北平,要“尝一尝”秋的味道,为何?北平是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作者来北平品尝故都的秋味,一是缓解相思之苦,二是为了看一看满目疮痍的祖国。作者写秋园、秋槐、秋蝉、秋雨,写的都是寻常景物,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故都是多么的熟悉。作者不仅将这一景一物收于眼底,更是将其藏于内心,表达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这种爱是一种深沉的爱,是藏于心底的爱,是不可言传的爱。作者如果不热爱祖国,不热爱故都,又怎么会如此熟悉祖国土地上的一草一木呢?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是这样写的:“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表明作者对故都、对祖国的爱已经到了极致。我们都知道,健康长寿是最美好的祝愿,是世世代代的人都憧憬的。但是作者却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只为“留住北国的秋天”,这足以表明“北国的秋天”在作者心中的分量。
总之,在《故都的秋》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故都秋景图,让我们感受到了故都的美,也体会到了他对故都、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作者单位:山东省北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