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脱贫攻坚精准识别工作起始于2015年,自此开始全国各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都在致力于脱贫攻坚工作中,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在我国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对国有企业在我国脱贫攻坚伟大战略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国有企业;脱贫攻坚;作用;影响
引言
脱贫攻坚是我国在新时代构建小康社会的一项伟大战略,是党和国家对农村贫困地区发展推出的重大举措。脱贫攻坚工作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关注。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形势,在企业不断深化改革,扩大经营规模的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应有的担当,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为企业创造更加宽广的市场空间。针对我国脱贫攻坚工作中国有企业发挥出何种作用进行研究,对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如何实现企业和贫困地区的双赢有积极作用。
一、脱贫攻坚中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在我国全面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将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及国资监管部门相关要求进行综合后,根据帮扶对象实际情况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对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有积极作用。
(一)严格落实和执行党政工作部署
社会主义制度决定我国必然要全面消除贫困,不断改善民生,并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我国制定了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目前小康社会建设已经进入尾声,脱贫攻坚工作也进入了关键阶段,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将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实施[1]。在我国脱贫攻坚工作中国有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支柱应该体现出政治责任担当,在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做更大贡献,发挥出国有企业的带动作用。
(二)努力承担社会责任
我国国有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社会责任担当制度,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担当的具体表现。在新时期下,脱贫攻坚已经成为了国有企业一项重要的社会担当。国有企业只有努力践行脱贫攻坚社会责任,才能够真正实现企业社会形象的有效提升,同时在我国社会和谐发展过程中作出贡献,并谋求企业可持续发展。在我国脱贫攻坚工作中,国有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同时也是体现企业软实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另外,通过严格履行社会责任,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也能得以提升,并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实现持续发展。
(三)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新世纪以来我国党和政府一直将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而这项任务的完成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其中,集中社会各方力量才能够共同完成,在此过程中,具备政治优势的大型国有企业应该发挥出表率作用[2];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体现出国有企业的力量,同时在脱贫攻坚战中做好引导作用;国有企业要将自身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对社会各界力量形成积极引导,促进社会力量的集中,从而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在我国脱贫攻坚工作面临难点和痛点的时候,国有企业要发挥出冲锋陷阵作用。
二、国有企业在脱贫攻坚方向分析
(一) 深化产业融合
产业深度融合是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的基础,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只有实现产业的长远发展才能对经济形成有效支撑,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推动贫困户经济收入稳步增长,产业深度融合是脱贫攻坚工作在贫困乡村地区全面铺开的基础。我国要想实现贫困地区全面小康,首先必须要构建起大农业的概念,企业必须要从运营管理机制上不断实现创新,与市场经济进行良好衔接,这样才能全面带动下游产业的融合,从而实现产业共同进步,这样才能真正让贫困地区的农业链、价值链在农村发展过程中体现出集约化。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需要以贫困地区农村实际状况作为基本出发点,对农村地区各项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以农村实际环境为基础来推动农业产业和旅游资源的有效融合,以观光农业、农业体验旅游等具有创新性的农村产业载体[3],进一步实现农村貧困户与旅游产业的良好衔接,促进整个贫困地区农业和旅游行业的融合发展。另外,还要注重农业良性产业与企业之间的帮扶关系构建,对传统农业、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给予积极鼓励和支持,让区域内贫困户在产业利益方面构建起联动机制,通过贫困户之间的抱团来进一步促进产业规模扩大,构建起产业发展大格局。
(二)推动乡村基础保障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发展、社会保障系统等各项工程建设是脱贫攻坚工作取得胜利的关键,脱贫攻坚工作的这个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脱贫,而是要通过脱贫攻坚来全面推动贫困地区同步实现小康。很多乡村贫困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比较落后,因此,需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实现贫困乡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全覆盖,让各项基础设施能够在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合力。国有企业要充分体现出社会责任感,在贫困地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出影响力。另外,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要想取得健康发展,他们必须要注重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4]。作为国有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要深入乡村进行开展调研工作,全面掌握贫困乡村地区具体状况,并做出科学勘察报告,在此基础上来有针对性的推出产业发展项目。
(三)促进贫困户就业能力提升
我国很多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落后、地处偏远,因此外出务工也多数是以低技能型劳动为主,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国有企业转型升级也在进一步加速,从而使得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对低技能劳动的需求在不断降低,整个社会正在向着高质量产业发展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贫困农村地区人员就业难度进一步增加。而国有企业本身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因此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过程中,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做好乡村贫困地区贫困户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为贫困区域培养出更多技能型、知识型劳动者[5],同时在技能培训过程中要注重贫困户的创新能力培养,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乡村贫困地区劳动力与新型产业的有效衔接,同时也能够为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和建设输送更多专业化人才,在此基础上也能够进一步促进乡村地区人才结构的科学化调整,实现技能培训覆盖率的进一步拓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也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四)创新工作机制
當前我国扶贫工作已经全面进入攻坚时期,因此脱贫攻坚工作也应该从过去“输血”逐渐向“造血”的方向转变,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也应该以此为主线。但是从我国近年来脱贫攻坚的实际状况来看,全国目前有680个贫困片区县和152个片区外重点贫困县,这些贫困区域在脱贫攻坚方面存在资金缺口巨大的问题,严重制约着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而社会资本在脱贫攻坚战之中并没有被完全唤醒。因此国有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出扶贫资金催化剂的作用,这样才能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突破。
国家在2016年时综合了51家中央企业共同募集将近1,000亿元的扶贫基金[6]。在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的形势下,扶贫资金在有效兼顾政策目标的情况下完全实现市场化运作机制。为贫困地区扶贫资金筹集打开了新的渠道。国有企业作为微观主体在扶贫攻坚工作中要充分借鉴这种资金的使用机制。例如中国石化集团西北石油局有限公司在定点扶贫点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结合柯坪县当地生态补偿的就业特征,全面推出了“生态补偿就业扶贫基金”,西北油田投入资金数百万元来积极引导该扶贫点区域内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来担当护林员、护草员,从而使得扶贫基金使用在发挥出扶贫作用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了生态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提升了当地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水平。
(五)塑造品牌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2016年我国开展的第3个扶贫日全面推出《中国石化精准扶贫白皮书(2002~2016)》。这也是整个石油行业首次推出的扶贫白皮书,完全契合了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在这篇白皮书中充分展示了中石化在全国8个对口支援和定点扶贫县、750个村所开展的创新实践。中石化集团公司在我国扶贫事业方面已经有30多年的经历,也属于整个中央企业中扶贫攻坚的典范企业。自2016年以来,中国石化集团在中国攻坚脱贫工作中先后获得了“2016中国社会责任精准扶贫奖”、“精准扶贫典范企业、2018年度能源精准扶贫责任奖”等多个荣誉称号,这也充分体现出国有企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工作力度,而且逐渐成为了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主力军。在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定点扶贫的柯坪县,集团公司总部定点扶贫的新疆岳普湖、西藏班戈、青海泽库、甘肃东乡、安徽岳西、湖南泸溪县等很多地方都留下了石化员工投身脱贫攻坚的忙碌身影,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干部员工积极踊跃,不断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扶贫模式,从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人才扶贫等方面全面推进,帮助贫困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回应社会各界对能源央企的更高期待。2018年荣获“年度责任企业”,成为唯一一家连续八年获得该荣誉的央企。从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国有企业扶贫不仅在资金筹措和运作方式上更具有灵活性,而且脱贫资金使用也体现出了多样化,并形成了一种特色,真正塑造出来社会品牌形象,在脱贫攻坚中体现出了正能量,也真正肩负起了社会责任担当。
三、国有企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积极影响
国有企业在我国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所有经营项目的开展都是有国有资产增值和保值为最终目标,而且作为国有企业在做好生产经营工作之外,还必须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我国全面开展脱贫工作过程中,不少研究人员将企业参与脱贫工作的目标设定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也有人将国有企业的脱贫工作界定为受政治制度影响。无论从任何一个层面来讲,国有企业全面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实实在在的对地方经济发展形成了促进作用,贫困乡村地区就业率也得到全面提升,而且国有企业全面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进一步促进企业与政府关系实现良性发展。
另外,国有企业作为大型和超大型企业,与贫困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帮扶关系之后,切实为我国扶贫工作全面推进作出了巨大贡献。从区域经济学角度来看,国有企业全面介入脱贫攻坚工作对区域经济学快速发展形成巨大推动作用。在扶贫工作实践中,国有企业在参与、传递、项目管理和监督等各个方面机制建设过程中都体现出了正面作用。而且作为国有企业在产业生产引导、产品加工增值、市场拓展、提供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其他企业不可比拟的综合实力,因此对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也能够很好的发挥出市场流通的引导作用,国有企业通过与贫困农户建立联动机制,积极为贫困地区农产品进入市场搭好桥梁,实现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的良好衔接,在此基础上农村地区扶贫工作也真正体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在脱贫工作中,贫困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和国有企业经济也能够充分体现出互相促进的作用。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说法。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脱贫工作更加偏重于“造血”,而国有企业在贫困地区持续造血能力的生存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通过国有企业的引导能够积极帮扶贫困地区实现产业孵化,同时也能够为贫困地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全面带动贫困地区人口走上致富之路。国有企业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仍然是竞争主体,而且国有企业具有民营企业所不具备的政治优势,在产业扶贫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出天然优势。但是,国有企业在给贫困地区带去资金、项目的同时,也应该将技术、市场带到贫困地区。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在网络渠道电商扶贫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进展。利用国有企业的巨大资源优势,并充分借助“互联网+农业”的模式,在国家政府部门的扶持下构建贫困地区电商项目,让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与客户之间的距离拉近,利用“互联网+”使得精准扶贫工作更加高效。
四、结束语
脱贫攻坚工作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战略任务,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也在不断推动过程中。脱贫攻坚任务应该充分借助国企深化改革的契机,从政策方面对国有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给予积极引导,真正发挥出国有企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巨大作用。此外,作为国有企业在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目标的前提下,更要履行好社会责任,而国有企业积极的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契机,而且国有企业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能够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起到很好推动作用,对国有经济发展也能形成有效刺激,更加有利于国有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从本质上真正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法.金融创新赋予脱贫攻坚新动能[J].当代贵州,2019(36):8-9.
[2]员姣.浅议脱贫攻坚对城市燃气企业的影响[J].城市燃气,2019(08):41-43.
[3]申利娜,王泽如,卫凯.电力音符奏响振兴强音——省电力公司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综述[J].河南电力,2019(07):14-15.
[4]陈举,王春山.为贵州撕下贫困标签贡献电网力量——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1+3”模式助力脱贫攻坚[J].中国电业,2019(07):50-51.
[5]龚明.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投身精准扶贫的作用与机制探索[J].办公室业务,2019(13):165-166.
[6]陈玲.脱贫攻坚 农垦担当——云南农垦集团政企分开四周年脱贫攻坚工作综述[J].中国农垦,2019(05):16-18.
作者简介:
杨清茂(1985—),男,籍贯四川巴中市,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市),单位邮编:830011,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