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旺
摘要:近年来,网络教学已逐渐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证其学习自主性是保证网络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基于动机理论思考如何从多方面提升网络教学效果。
关键词:动机理论;网络教学
引言
总书记在2020年9月22日的《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講话》中指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关键问题。实现这一切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提升高校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近年来,教育部加强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各高校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对接,尝试开展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已逐渐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促使各高校采用了一整个学期的全网络线上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全网络教学实践,多数教师却认为学习效果差强人意,无法同传统的线下教学效果相提并论。
一、原因分析
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媒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各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习效果,其中,学生和教师是整个系统正常运作的最为重要的主体。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效果欠佳,其原因自然同教学环节中的这两大主体息息相关。教师方面,存在部分教师的教学思维没有与时俱进,教学设计方面存在缺失,简单地认为将网络教学等同于将课堂教学内容录成视频,放到网上让学生自行播放收看即可。学生方面,关键在于缺乏学习的自主性,离开了实际课堂,没了教师的面对面监督管理,部分学生任性放飞自我,无法有效地保证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
二、解决措施
提升网络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证其学习自主性。动机是一种能激励、维持,并将行为导向某一特定目标的力量,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动机是学习过程的关键要素,学习动机包括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两大类,外部动机将学习活动当作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内部动机则来源于对学习科目自身的兴趣。作为学生,学习是其完成学业,习得本领的基础,所以他(她)们决不会没有学习动机。如何全面激励学生的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使其能积极高效地参与网络学习,有效完成学习目标,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努力。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多年来,心理学家对于人类动机的认识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诸多学者相继提出了许多动机理论,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赫兹伯格的两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等。其中,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心理学领域被广泛运用的动机理论,该理论由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亚伯拉罕·马斯洛于20世纪40年代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1]。马斯洛认为,可以将人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需求构成如图1所示的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生理需求是级别最低、最为急迫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气、睡眠等。安全需求同样属于较低层次的需求,包括人身安全、生活稳定、身体健康、财产等与自身安全感相关的东西。社交需求属于较高层的需求,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尊重需求也属于较高层的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的需求,只有当前面四项需求都得到滿足,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方能相继产生,这是一种衍生性需求,包括追求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的需求,如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等。这五种需求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缺失需求和成长需求。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计划和实施网络教学时,必须超越传统课堂通常使用的激励材料和方法,应该主动吸收动机理论的有关观点,深刻学习与理解动机的基本元素,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预先思考教学计划,确定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决定培养这些知识和能力的适当顺序,明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任务分析,制订适合网络教学的课堂计划,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教学设计、考核方式、目标驱动、临场感养成、情感激励与交流、课程思政等五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教学设计
按知识点将所有授课内容切割成一个个的碎片小单元,课程视频长度以 5-15 分钟为宜,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个性化学习,也方便在视频间插入随堂测验、阅读材料、课堂讨论等。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方便实现有效的远程课堂管理,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理需求。
2.考核方式与目标驱动
确立合理的成绩考核评定标准,并在授课计划里明确体现,授课计划里明确学习完成时间、学习要求及要求掌握的内容,并在课程开始初期向学生公布,让学生明白只需付出一定努力可以达到本课程的考核目标,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安全需求。
3.临场感养成
适时地设计和抛出讨论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线上讨论,加强师生间、学习者间的互动和交流,注意网络教学过程中临场感的养成,满足学生学习中的社交需求。
4.情感激励与交流
除了提供教学资料和视频,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提供足够的答疑时间,在交流中注意多使用情感激励,教师的期望会对一个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多激励与表扬学生,以满足学生的尊重需求。
5.课程思政
课程教学中注意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建设总的目标就是,立足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利用课程思政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努力去追求超越,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实现需求。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或线上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个大趋势,教师应该尽快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要求,积极探索线上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方式,综合和准确运用各种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始终保持旺盛学习的动力,主动学习知识,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为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美国)亚伯拉罕·马斯洛著;石磊编译. 马斯洛论自我超越 珍藏本[M].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