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助力初中生心理健康成长

2020-09-10 07:22龙济军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初中生心理健康

龙济军

【摘要】家校共育是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板块之一。近年来,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暴露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其成长过程中,升学、家庭、社会等各方面都会对其心理成长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将从多角度分析初中生的心理问题,探讨家校共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关键词】家校共育;初中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衡量人身体健康的标准之一。近年来,因心理健康问题发生在初中生群体中的极端事件并不少见。类似于因和父母意见不和,引发矛盾,甚至拔刀相向、轻生等事件,令人触目惊心。因此,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被重视起来,这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责任。为了学生的成长发展,家校应该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造成初中生群体心理问题的几大原因

1、学习成绩

初中生承接了小学阶段的学习,又处于升高中的准备阶段,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很多学生都面临着极大的升学压力,再加之父母的殷切期盼。除了升学压力,还有成绩落差也是引起初中生心理问题的一大原因。有的学生在升初中前,成绩都名列前茅。但在小升初后,同学群体人数增多,学习科目也增多不少,学习难度上升,一时无法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对于心理抗压能力差的同学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很可能因此一蹶不振。面对此等情况,对于过于关注孩子成绩的父母就会担忧、焦虑,甚至一昧的责骂批评,没有适时给予鼓励与关心。长此以往,初中生心理问题就愈加严重。

2、家庭问题

家庭是影响孩子成长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相处方式以及观念思想等各方面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产生影响。有人曾这样说:“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在实际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更加善良、友善、谦让,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在不和谐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会更加冷漠、自私、缺乏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这些对以后的成长发展都是很不利的。有的父母当着孩子的面打架和争吵,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给孩子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这些做法可能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婚姻观。在近几年来,我国的离婚率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出现。很多孩子因家庭原因,缺少父爱或者母爱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有的家庭属于儿童留守家庭,父母外出打工,自己独自在家。这些家庭爱的缺失都会造成孩子的性格或者心理缺陷。

3、学校教育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一直推行素质教育,但一直以來的应试教育并不是马上就能被替代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依旧存在。在学校教育中,思政课程以及其他心理教育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方式。但很多学校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也只是应对检查,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起到推动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也很少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以至于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4、人际交往

不良的人际交往也是导致初中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之一。初中时期的学生到了叛逆期,情绪不稳定,自我意识增强。这时若与社会上不良人员交往,很容易受不良风气影响,走向不归之路。除此之外,就是初中生的早恋问题。青春期的孩子对爱情产生了憧憬,有了初步的认识。男女同学彼此之间产生好感,互相欣赏,这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发展成早恋的话,对初中生来说就弊大于利了。初中生对于爱情的认识还很幼稚,如果一直盲目追求爱情很可能造成学业负担,引起成绩下滑。家长教师的激烈反对也都可能引起初中生的严重抵触,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二、家校共育措施

1、加强学校教育

家校共育自然是先以学校为主体,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首先要完善相关心理课程设置,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作为教师也要逐步改变成绩至上的思想。在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适当地给予学生心理关怀与安慰,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因此除了课程设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方便学生们自行咨询,尽最大可能地推动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另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普及:心理问题≠神经病,正确地认识心理疾病,及时寻求心理疏导或就医,而不是对心理疾病讳莫如深,讳疾忌医。

2、亲子活动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通常处于被动地位,较少地会主动参与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甚至意识不到自己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学校就要和家长进一步合作,共同设计更加新颖、实用、有趣的亲子活动。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又能密切家校交流,改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效仿电视剧《小欢喜》中的情节。为了缓解高考前学生们各种不良情绪以及与父母的矛盾,学校邀请学生的家长来到学校参与活动。学校设置相应的时间和空间,让家长和学生一起独处,以背对背的方式面对彼此。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和孩子说出各自的心里话,倾吐心中的不快与烦闷牢骚等。也可以尽情的哭出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这就是家校沟通的一个典范,学校可以借鉴这种模式。

3、家风建设

家风是促进家庭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家庭成长是十分有帮助的。弘扬优秀家风也是国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家庭教育能够影响孩子的性格、品质、三观等。因此,在传承良好家风的同时,家长要给孩子做好表率,正确的言传身教。家长不要溺爱孩子,避免让孩子形成唯我独尊的个性。不要过于专断或者过度放任,过于专断的家庭教育容易让孩子性格懦弱,缺乏自信;过度放任式教育则可能会让孩子没有规则意识,很可能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结语

家校合作共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需要双方密切配合,这种教育模式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中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1]马静涛.针对初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家校合作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2]邹强.国外家校合作问题研究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10).

[3]郑雯婷,杜锐,冯秀梅.源于生活,智慧成长——构建生活化的德育课堂[J].教育界,2020,(37):80-81.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初中生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