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矛盾观设问对象中具体分析答题技巧

2020-09-10 13:55张玉肖朝海
高考·中 2020年11期

张玉 肖朝海

摘 要:矛盾观的设问对象可能有多重含义,不同的设问方式带来的含义自然不同,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审核清楚,否则就会不符合题目范围,从而造成失分。本文根据一些题目,站在命题人的角度分析了矛盾观的常见答题范围。

关键词:矛盾观;设问对象;答题角度

矛盾观设问的角度从知识范围大小来看,一般分为宏观设问、中观设问、微观设问三个层次。

宏观设问,例如: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习近平对当前经济形式分析内容的理解。

中观设问,例如:上述材料中,我党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是如何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

微观设问,例如: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同一性的知识说明沿线国家应如何处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而在处理“矛盾观”为知识范围的宏观设問时,学生往往容易和一些中观设问相混淆。

较为容易混淆的设问大致如下:矛盾观的有关知识、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矛盾的基本属性。

以下将通过一些实际的题目例子来分析如何区分它们。

一、矛盾观的有关知识

例1:有人认为,只要能“叫座”的电影就是好电影。请运用矛盾的观点对此加以评析。

本例的回答为“叫座”与“叫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叫座”固然重要,但离开“叫好”,“叫座”将不能持续,好电影应该既“叫座”又“叫好”。在“叫座”与“叫好”两个方面中,“叫好”体现了电影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题中观点不仅割裂了矛盾双方的依存关系,也颠倒了主次。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从本题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分析的对象主要为“评价电影“这1个矛盾,然后分析这1个矛盾中存在的两面性,从而得出我们要一分为二全面地看待问题这一方法论。因这两个方面中还有侧重,所以加上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例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的相关知识,综合说明同学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搜题APP软件。

本例的参考答案回答了三大方面①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矛盾分析法,承认矛盾、揭露矛盾。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这两道题目的答案对比我们发现,在同样的设问条件之下,答案回答除的范围确有大有小,一个宏观答法一个中观答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不妨再分析一下题目的设问对象,例1的设问对象为“人肉搜索“,它是1个矛盾,并且侧重于如何看待它;例2的设问对象为“对待和使用搜题APP”,它是多个矛盾的综合题,不仅要看待问题,也要找办法解决问题,对象范围更大,所以说用到了矛盾观中多个原理和方法论。如果仅从设问的角度来分析答题范围的话,是非常容易出现错误的。

二、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例3: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关系。

本例的答案构成为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求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②摊点问题既涉及城市形象又涉及民生问题,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③在二者关系问题上,应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将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例4: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我们党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

本例的答案构成为①把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②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把握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统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通过比对我们发现它们的设问范围完全一致,但是答案范围却大相径庭。原因还是在于设问的对象上,例3的对象为“城是形象和解决民生“这1个矛盾,所以,侧重于回答分析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如这两个方面中还有侧重,还可以加上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例4的对象为”党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这是由多个矛盾构成的复杂事物,所以依据材料回答了涉及矛盾观的诸多原理及方法论。

三、矛盾的基本属性

此设问方式,在答题范围方面无太多异议,一般都指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关知识,答案范围通常包括:矛盾的含义及方法论,矛盾的同一性及方法论,矛盾的斗争性及方法论,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辨证关系。

常见设问如:

1、从“矛盾基本属性”的角度说明,山东在发展蓝色经济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2、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3、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

4、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原理,分析各国文化要“在差别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

当然,由于知识点本身具有复杂性,不同的人对同一设问对象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遇到具体题目时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作者简介:

张玉(1987—),女,汉族,重庆秀山,中学一级教师,本科,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政治学科教学。

肖朝海(1987—),男,汉族,重庆璧山,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政治学科教学/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