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春鹏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工作会影响到高校的教育水平及教学质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渐应用普及,为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网络为平台,创新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工作,为高校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文章讲述了网络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双重影响,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网络背景;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工作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因为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已经在各个行业中普及。高校应该将网络环境与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并给青年教师明确网络带来的影响,要让青年教师不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应增强对网络平台及校园网络的管理,从而给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工作打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网络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影响
(一)消极影响
网络上传播的信息是没有障碍的,这使得高效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工作变得更为困难。网络上的大量信息虽然使得高校青年教师开阔了视野,但是更容易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产生冲击。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可能会通过网络接触到西方的文化思想,受到这些观点的影响,会使得价值观及理想信念紊乱等,从而不利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展开。虚拟的网络世界会使得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出现认知偏差。网络环境使高校青年教师的行为更加自由,对现实世界容易产生疏离感,长时间的沉迷于网络世界当中,会受到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网络环境下,信息出现了多元化,低俗文化、快餐文化等都相继出现,这很容易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观念、态度、情感等产生干扰,从而会影响其判断价值、理想追求以及生活方式等。多元化的信息传播会对高校青年教师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1]。
(二)积极影响
网络世界中的平等性和交互性能够加强思政教育双方的交流。基于网络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学习思政教育工作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思政教育的外部环境也更加放松、自由,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网络背景下,其进行思政教育工作平台及途径变得多元化,除了平常的思想政治学习之外,还能够通过手机、电脑、微博等进行思政学习,在网络上选择优秀的思政内容和案例等进行学习,并可以将过程及感悟等记录下来。网络上信息传播的大量性,使得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工作内容变得丰富多彩。网络世界中的大量信息使得高校青年教师开阔了视野。网络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以互联网为载体,收集优秀的思政学习内容,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使得思想政治的相关学习内容变得趣味性。高校青年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资源,对自身进行不断充实、巩固相关知识等。此外,网络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帮助青年教师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使其在进行思政学习时更加积极主动。网络环境中的便捷性为高校青年教师提供了新型的学习方式。以往都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为基础,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但在网络背景下,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到各种信息和学习资源,而高校青年教师更明确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学习方式及内容也变得多样化。
二、基于网络背景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对策
(一)构建网络平台
结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内容及要求,建立学术网站、主题网站、校园网站等,使得网站的知识性与服务型、教育性与思想性等都具备,为青年教师打造良好的思政教育平台,服务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学习。基于网络背景下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工作,需要对青年教师的微信、微博等加强建设管理,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多样化,并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及时排查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打造出一个安全、高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不但需要重视思政教育内容的科学性,而且需要保证网站的安全性[2]。
(二)开展青年教师的网络素养教育
对高校青年教师宣传文明用网,并引导高校青年教师遵守法律法规,通过主流信息的传播,扩大主流舆论,抵制低俗不良的信息以及滥用网络的行为。激励青年教师进入网络素养教育的课程研究当中,丰富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使得高校青年教师的网络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三)加强网络管理
增强高校的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对网站的管理人员可以进行相关的培训,开展网络课题等形式,使得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得以提升,从而保证高校网站的安全,为青年教师打造出安全良好的思政学习环境。通过实时监控校园网络信息,加大文明用网宣传力度,增强青年教师的网络安全及法制知识,从而净化校园网络环境,为高校青年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结:
综上所述,网络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青年教师有着较大的影响力,青年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借助网络背景,有效的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以提高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靳丹,李锃.基于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性探究[J].才智,2017(21):36.
[2]鄒星,沈革武.新媒体视阈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1):89-91.
作者单位:山东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