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孩子、学生的责任感

2020-09-10 13:28黄丽鹏
高考·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责任感

黄丽鹏

摘 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学生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提高很多,可是学习动力、学习主动性却有下滑的趋势,责任感没有发展,如何让孩子们、学生有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一些心理学观点论述了如何培养孩子、学生的责任感。

关键词:责任感;归还责任;温和而坚定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学生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提高很多,可是学习动力、学习主动性却有下滑的趋势,学生们还没有责任感,更无社会责任感[1],还不知道自己需要承担什么责任,自己为什么要读书,当然就没有学习动力了。责任感没有发展,如何让孩子们、学生有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一些心理学观点论述了如何培养孩子、学生的责任感。

我所教的高中的学生们从年龄上来说,大多已经满16周岁了,为什么责任感还很缺乏呢?我想到这几年参加心理学体验式工作坊时老师们提到的“归还责任”。在《游戏治疗》一书中提到[2]:责任感无法被教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学会。若替孩子做决定,就会剥夺了孩子展现其潜在创造力的机会,妨碍了孩子责任感的发展。实际上,家长、老师等身边的人可能会不经意的给予孩子答案,替孩子做出选择,提供不必要的帮助,过度的引导等等都是剥夺了孩子发展责任感的机会。这个归还责任,我所理解的就是把属于孩子、学生的责任交还给孩子、学生,不剥夺孩子承担自己的自我照顾责任、社会责任等的责任。那么到底孩子、学生的责任感该如何养成呢?

当今社会,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物质条件不错,家长们也很爱孩子,很想给到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所以从物质层面上来说,大多数学生并不匮乏,也不需要自己去努力争取,甚至有的学生觉得那些东西理所应当是自己的、一定会有的,当哪一日突然没有的时候就会开始咒骂家长甚至于社会,觉得是家长甚至是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而不是自己的责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我觉得我们应该吸取经验教训,从娃娃抓起,从小就要告知孩子所有东西都不是理所应当是自己的,想得到就必须付出,比如有的家长在娃还小的时候就以身作则示范告知孩子想要有钱就需要付出劳动,当别人帮了我们时我们就要跟他们道谢,即使是父母也没有那么理所应当地需要为我们做什么。我的一个心理学朋友说,在她儿子小的时候她在帮他穿纸尿裤时,她会跟孩子说:“宝贝,现在你还小,妈妈帮你穿,等你再长大一些了你就得自己穿了。”“宝贝,现在你还没到自己可以叫尿的时候,妈妈花钱帮你买纸尿裤,等你会自己叫尿了我们就可以不用穿纸尿裤了,就可以省一些钱了。”有一天,她儿子很兴奋地拿了一片纸尿裤说:“妈妈,你看,我昨晚没有尿尿,帮你省钱了。”我朋友的这个例子我觉得就是很好的一个从娃娃抓起告知宝贝他的责任的例子。在《游戏治疗》一书中提到[2]:将责任交还给了孩子,才能让孩子感到一切由自己做主,从而从本质上被激发。信赖孩子,乐于让他们自己做决定,避免妨碍孩子,从而给予了他们自主的机会。

再者,家长们个人的成长经历里家庭物质条件并不好,甚至是连温饱都难以保证,很多是需要自己付出很大的辛苦和努力才能获得,家长们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去经历那些痛苦和磨难,一看到孩子受点苦和伤、遇到点困难就心疼,就要立马出手行动代替他、帮助他,忍不住用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自我锻炼和经历的机会,从而间接地让孩子们以为那些事情本来就是父母必须要做的事,那是父母的责任,责任界线模糊错位了。这个点,我自己也特别有体会。比如,我娃明明會自己穿鞋子了,在孩子没有提出帮忙她穿时,她爷爷奶奶都会主动过去蹲下去帮她穿,甚至我自己有时候也会不自觉地帮她穿,过后自己反思:咦,刚才娃提出让我帮她穿鞋了吗?没有啊,那我为什么要帮她穿呢,她自己都已经会穿鞋了啊!在她没提出我帮她穿鞋时我主动帮她穿,这是我的需求还是她的需求呢?再比如很典型的幼儿吃饭、穿衣的问题,作为家长的我们特别是爷爷奶奶辈老担心宝宝没吃饱,总是要追着孩子、喂着孩子吃我们觉得足够多的饭,甚至再不吃就大喊大叫、大打出手;关于穿衣更是有一个经典的说法叫“有一种冷,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觉得我冷!”起点风就说:“外面风大,外面很冷,不能出去!会着凉的!”当作为本能的吃饭、穿衣孩子都自己无法主宰时,孩子也会觉得吃饭、穿衣都不是自己的责任了,而是大人们的责任了,你们不把饭菜煮好端到我面前,甚至是喂到我嘴里,那就是你们没有尽到照顾好我的吃的责任。大人因为自己的原因过度照顾、剥夺了孩子自我照顾的机会和能力,导致孩子没有自我照顾的意识和责任感,没有自我照顾的能力。所以,作为爱孩子的我们这些家长们,我觉得很需要经常做做自我反思和自我觉察,每日一思:想想哪些事情是孩子必须要学会的事情必须给他机会去实践锻炼的;哪些事情是出于满足大人自己的需求而非孩子的需求的,若是基于满足大人自己的需求而非孩子的需求,怎样才能自我觉察到,怎样才能在那个当下hold住自己的那个急需透过孩子满足自己的需求的欲望,做真正有利于孩子的事情?

上面是我自己当了母亲后所经历过的一些感想推及到当今高中生的家长们可能也会有的一些经历和感受。在做母亲的同时我也是一个高中生物老师,站在老师的角色里,也有一些经历和感受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有一些联系。看到学生非常基础的都不会还不配合去读时就更焦虑更火大了,开始讲话大声、责备了,可是过后回到家里冷静下来反思:我为什么那么火大呢?是因为我焦虑了?是因为担心没有达到学校的要求被批评吗?我反思其实是我自己害怕考试通过率没达到学校的要求,被学校、被同事批评、嫌弃,然后把这部分焦虑火大投射到学生的身上,拿掉我自己的这部分焦虑、害怕,把考试通过与否的权利和责任归还给学生,我依然可以叮嘱学生要读书,我尽我所能,但我不强求,不过度干涉,就能以更平和的方式去跟学生交涉,让他们知道他们自己的责任。由此,我也联想到现在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看着身边的同事朋友还有网上的家长陪做作业的段子,我觉得小学生们的压力一部分是来自教师和家长自身的压力投射,有些小学教师的教学压力甚至比中学大,因为跟工资、职称挂钩涉及到切身利益,于是老师们就布置很多的作业给学生们做,家长们也担心自己的孩子落后、觉得自己的孩子老被老师公布作业没做很丢脸等的压力,也开始给孩子施压,于是读书就成了老师、家长的需要和责任了,不是孩子的责任和需要了,孩子们压根就搞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也不明白老师、家长们为何要因为读书这么对待自己的,甚至与家长、老师的那份焦虑投射抗争,结果导致学生们从小学开始就厌学,甚至逃离到手机、电脑等网络虚拟世界里。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也是需要经常自我反思和自我觉察[3],哪些措施是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哪些是因为自己的焦虑而做出的?还有如何向领导层面反馈意见可以更好地缓解自己的压力?如何把属于学生的责任归还给学生?

综上所述,我觉得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应该从娃娃抓起,家校合作,家长、老师做好自我反思,分清责任与界限[4],把属于孩子、学生的责任归还给孩子、学生,尊重、理解孩子、学生,hold住属于自己的焦虑等负面情绪,温和而坚定[5]地做一些必要的规则的界定和遵守,同时又有恰当的弹性,做好个人的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2018年1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2]《游戏治疗》,(美)加利·兰德雷斯,重庆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16年

[3]《熙琄叙语:一个咨询师的成长历程》,吴熙琄,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出版

[4]《妈妈的心灵课--孩子、家庭和大千世界》,(美)温尼科特,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08-01

[5]《正面管教》,(美)简·尼尔森,琳·洛特,斯蒂芬·格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出版

标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高中生生物学科社会责任核心素养养成研究”(FJJKXB19-410)研究文章

猜你喜欢
责任感
初中生责任感发展的差异性调查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这就尴尬了
责任感等2则
如何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如何培养有责任感的好少年
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试论责任感的评价与培养